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哈尔滨市作为东北的重要工业城市,要想摆脱发展缓慢、后劲不足的困境,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就是进一步利用其优势,大力发展对俄罗斯贸易,这样不仅可以把哈尔滨市地产品打入俄罗斯市场,同时还可以刺激本市的工业生产,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 标签: 哈尔滨市 对外经贸 自我发展 活动增强 俄罗斯市场 现汇贸易
  • 简介:阿成是近年东北文坛很有特色的一位作家。在当今人们普遍被世俗生活所挤压、困扰的情况下,他始终坚持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这“诗意”也就是他对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的赞美,他对日常生活的平凡与朴素的认同。

  • 标签: 阿成小说 日常生活 诗意 人性
  • 简介:2013年5月27日,土耳其50多名环保人士在伊斯坦布尔举行抗议活动,并在公园安营扎寨,发起“占领加齐公园运动”。此后,抗议活动迅速蔓延,发展为持续13天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这次抗议示威活动具有怎样的特点,作为西方国家眼中“民主典范”的土耳其为何出现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成为近期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 标签: 抗议活动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西方国家 焦点问题 社会关注
  • 简介:国家权力的实质性内容及其表现是对重要自然地理空间的控制。随着科技的进步,太空成为人类新的地缘空间,空间技术成为21世纪的权力政治。自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紧随其后,美苏两国掀起太空争夺战,世界两极格局也扩大到太空。冷战后,国际地缘政治背景发生深刻变化,太空格局也从冷战时代的两极格局转变为多极化格局。走向太空的国家越来越多,太空探索呈现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而各国在太空展开的博弈,实际上是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在太空领域的延伸。

  • 标签: 太空 地缘政治 权力政治
  • 简介:美国佩格蒙·布拉赛出版公司和英国I.B.陶里斯出版公司分别于1985年和1988年出版了阿隆·克里曼所著《以色列的全球影响》和本杰明·贝哈莱米所著《以色列的军售对象》两书,书中一些章节揭露了以色列在拉丁美洲的武器销售和军事情报活动情况,简介如下:书中称,以色列是除美国以外拉美国家最大的武器供应者。以色列同21个拉丁美洲国家有外交关系,近年来每年向拉美地区销售价值达2.5亿美元的武器装备,累计已超过10亿美元。以色列与拉美国家的武器交易的特点是:渠道多、促销手段强;种类齐全且有针对性。例如,许多在拉丁美洲国家政府中任军事和安全顾问的以色列现役和退役军人,大多既是顾问又是军火商,以色列通过这些顾问、以驻当地使馆,以及侨居当地的犹太人,形成了一个

  • 标签: 拉美国家 拉美地区 全球影响 军事情报 陶里斯 供应者
  • 简介:缅甸将日军进犯的1941年底至日军向联军投降的1945年8月这段期间称为“日本时代”(GyapanKhit)。本文将主要根据缅甸方面的资料,对日本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或接近马克思主义者的人们的动向进行探讨。

  • 标签: 缅甸 日本 马克思主义者 左翼 军政 日军
  • 简介:为了能够进入中国开展活动,一些外国非政府组织调整策略,不按照它们在中国境外的一般做法行事。循序渐进是多数外国非政府组织所采取策略的主要考虑,即先寻求在中国站住脚、建立合作关系网、奠定活动基础,然后逐步推进以实现其战略乃至最终使命。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对华策略当前在中国通常是可接受的,但并不意味着该组织会长久保持同样策略,未来一旦其在中国的活动基础奠定或者中国社会、政治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该组织很可能会调整或变换策略。通过对外国非政府组织对华策略分析,可以了解与把握其在中国活动现状及效应,并展望与推测其未来策略调整或变换趋向,还能够认识中国有关各方应对外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外国非政府组织对华策略的形式与内容都很丰富,下面从五个方面概括论述。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外国 活动策略 组织调整 中国站 形式与内容
  • 简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投资问题,因为对每一个国家来说,它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的经验表明,大量引进国外投资者的资金,可以快速提高生产的科技水平,同时还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对外投资的规模在不断增长,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然而,实践表明,某些大量接受外国投资的国家,成为了投资国的原料附属地,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是扭曲的,而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也是非常态的。

  • 标签: 犹太自治州 投资活动 经济发展进程 社会发展进程 世界范围 国外投资者
  • 简介:暴力活动频发1994年11月以来,巴基斯坦暴力活动不断发生,已严重威胁到其政治的稳定。在信德省首府卡拉奇仅11月就有250人死于非命。12月又有170人被杀,巴前外交部长阿加·沙希65岁的姐姐和一著名的电视播音员亦被人暗杀。12月23日,警察在一个垃圾箱里发现了4具巡警的尸体。一名正在举行婚礼的新郎被打死。在卡拉奇,由巴基斯坦军队执行巡逻任务已有两年,1994年11月军队撤出卡市后,治安任务由当地警察接手,死亡人数陡然上升。1994年在街头骚乱中丧生的至少有800多人。

  • 标签: 暴力活动 巴基斯坦 卡拉奇 人民党 伊斯兰法 电视播音员
  • 简介:美国“国际评估与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理查德·费舍尔和《航空周刊》编辑比尔·斯卫特曼联合撰写的《评估中国军事能力》文章出炉,在美国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该文无视近年来中国军队的军事能力在过去基础上有所提高后在参与各国军队应对各种安全威胁、打击海盗、展开国际救援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极度夸大中国军力,竭力渲染中国军事能力对地区乃至对美国形成威胁,宣称美国需针对中国军事能力在军事战略和军事投资项目上做出调整。文章引起的反响反映了美国人那种强烈危机感、民族优越感和以权力为中心的思维特点,或许也是美国政治斗争和军队利益的需要。

  • 标签: 美国 中国军力评估 “中国军事威胁论”
  • 简介:关于接受华文教育的人数不断下降的宣传使有些人得出这样的印象,即五十年代是华文教育最繁荣的时期,而到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华文教育系统的入学率便开始下降。其结果是,接受华文教育的新加坡人现只占劳动大军的一小部分,华文书面语正在走向消亡。以下的历史调查表明情况并非如此。本文论述的是战后时期的情况。笔者认为,在接受华文教育的人中,绝大多数确实是接受华文教育而成为有文化的人(对那些只上过小学二、三年级的人来说,情况也许不是这样)。针对近年来实行的双语教学制度,笔者试图把那些名义上具有阅读两种语言能力的人与那些实际上能够运用这种能力的人加以区分。也就是说,人们实际上总是偏重于其

  • 标签: 华文教育 语言能力 双语教学 新加坡华人 五十年代 新加坡人
  • 简介:望加锡港作为印度尼西亚的重要贸易港口,在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华人早在16世纪建城之前已在望加锡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在望加锡的经济政治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主要结合华人在望加锡的一系列活动梳理了16~17世纪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前后,望加锡港由早期建立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侧面说明华人对望加锡乃至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 标签: 望加锡 发展 华人 活动
  • 简介:2003年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日趋活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各国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各国政府在有条件地支持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同时.更多地利用非政府组织举办的各类活动,为本国的对外政策服务。

  • 标签: 2003年 非政府组织 反全球运动 世界社会论坛 反战活动 对外政策
  • 简介:国家(汲取)能力对国内冲突复发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和条件性的。这个关系受到方向相反的三个机制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国家能力的提高会增加反叛者军事挑战政府的难度和机会成本;但在短期内,强化汲取能力的努力会增加纳税人的经济负担,导致他们对政府的怨恨和对潜在反叛者的同情;大量增加税收会降低国家和平承诺的可信度,危及冲突后的和平局面。作者通过大样本统计分析证实了这一基本假设。经验检验还发现国家能力对冲突复发的影响基本上是一个国内政治过程。前一轮冲突结果对之的影响尤其强烈。相反,国际维持和平行动和外来援助不仅无助于巩固国家能力对和平的积极作用,反而可能抑制国家能力独立的积极影响。

  • 标签: 国家安全 国家(汲取)能力 国内冲突 冲突复发
  • 简介: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在其西部博克兰地区连续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这是印1974年5月18日首次核爆炸24年后再度进行核试验,标志着印度已由“核门槛”国家发展为“核武器”国家。印度的核能力(一)核材料与核武器生产能力核机构与核设施早在19...

  • 标签: 核武器 印度 核能力 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原子能委员会
  • 简介: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为缔约国规定了确保其所担保的个人和实体在进行国际海底区域内活动时遵守《公约》相关规定的义务以及对所担保的承包者没有遵守其义务而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然而,担保国的此种赔偿责任并非严格责任。只有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担保国才应对其所担保的承包者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担保国未按照《公约》履行其确保遵守的义务;所担保的承包者没有遵守其义务并因此造成损害;担保国的不履行与损害发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担保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其责任的上限是其所担保的承包者的不法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害”,同时还应考虑管理局和对有关活动行使管辖或控制的国家的潜在责任。然而,担保国和承包者并不承担连带责任,担保国赔偿责任的存在并不影响承包者承担和履行其赔偿责任。承包者应先于担保国履行赔偿责任,而只有在承包者不能完全赔偿其应负责的损害时,担保国才有义务对未能赔偿的损害部分承担剩余责任。由于担保国根据《公约》承担的确保遵守的义务是一种“行为义务”,而并非杜绝损害发生的“结果义务”,因此,如果担保国已经履行了公约规定的尽责义务,那么即使发生损害,也不应要求其承担责任。

  • 标签: 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底区域 担保国 赔偿责任 国际海洋法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