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全球伦理运动是由基督教神学界发起、得到世界各宗教团体广泛响应的一场确立并推行人类共通与基本伦理规范的运动,其目标在于从信仰、道德的层面来有效化解道德沉沦、民族宗教冲突和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难题.印度教的非暴力主义,当可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爱人如己'的道德律令鼎足而三,使构建中的全球基本伦理更加坚实有效;印度的多元宗教传统,对于各门宗教之间形成多元共存、和平竞争的正常关系,亦当具有重要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 标签: 全球伦理 印度教 非暴力 多元宗教
  • 简介:长期以来,欧盟及其成员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发展援助提供者,在人道主义援助方面更是表现突出。根据欧盟2015年最新统计数据,在2014年全球总计216亿美元的官方人道主义援助金中,欧盟国家出资占比超过1/3。①对外医疗援助是欧盟人道主义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欧盟帮扶发展中国家的直接窗口,也是欧盟对外发挥影响力、体现自身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介绍欧盟对外援助的主要机构和合作机制基础上,探讨其运作方式以及主要做法,以为中国开展对外医疗援助提供借鉴。

  • 标签: 欧盟国家 医疗 人道主义援助 发展中国家 对外发展援助 统计数据
  • 简介:卫生问题作为非传统安全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人的安全、国家安全乃至国际安全都构成了某种程度的挑战。传统的国际卫生合作基于功能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一种基于全球治理的更为开放、更具合作性的国际卫生合作方式正在诞生,卫生治理不再被主权国家行为体置于传统外交议题之外,而越来越成为全球外交的重要议题。卫生外交体现出外交关注人本身或“人的安全”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外交伦理取向正在成为当今外交界的共识。中国和美国作为医疗外交行为体的两个典型国家,其医疗外交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学界进一步探索。

  • 标签: 医疗 传统外交 卫生问题 国家行为体 中美 国际安全
  • 简介: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伦理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道德建设,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从中国传统道德中吸取积极因素

  • 标签: 市场经济 伦理道德 传统文化
  • 简介: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国际“道德重整”协会主席、前国际红十字会主席科内里奥·索马卢加率“道德重整”瑞士基金会代表团于9月20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期间代表团会见了交流协会顾问、前中联部部长李淑铮,分别拜会了外交部、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中国红十字会等,还赴西安和上海参观访问。

  • 标签: 中国 协会 参观访问 主席 瑞士 部长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在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60年来,中国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体育发展成举世公认的体育大国,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

  • 标签: 医疗卫生事业 体育发展 中国教育 中等收入国家 公共卫生体系 新中国成立
  • 简介:道德价值是个体和集体的行为、品质对于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道德上的意义.苏俄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苏俄社会道德价值观嬗变的过程均证明了道德价值的历史性和现实性.无论是作为伦理学概念本身的“道德价值”,还是作为哲学范畴、意识形态表现形式、文化传统的“道德价值”,也都包含并规定了道德价值的历史性与现实性.

  • 标签: 苏联 俄罗斯 道德
  • 简介:应国际道德重整日本协会邀请,我陪同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李扬于6月10日至18日访问了日本,并参加了“第27届道德重整小田原国际会议”,期间分别会见了该协会顾问、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名誉会长相马雪香,会长、日本瑞穗金融集团顾问、德国证券公司总经理桥本彻,会后访问了长野县和广岛县,拜会了广岛县副知事田口尚文、长野县饭田市市长田中秀典和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等。

  • 标签: 国际道德重整日本协会 青年 社会关系 交流活动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