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马来西亚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国家。华人占全国人口的29%,他们在马来西亚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马来西亚的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华人相比,马来西亚华人保留了最为浓重的中华文化特色。你如果想要了解海外华人,那么,你一定要去马来西亚。你如果想知道海外华人是怎样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那么,你也一定要去马来西亚。

  • 标签: 马来西亚 华人 经济 政治
  • 简介:2015年12月初,土耳其政府派出地面部队进入伊拉克境内,准备在摩苏尔附近的营地训练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武装和其他逊尼派武装。此前,尽管土耳其在伊拉克境内已有一些教官,但此次派兵却是在伊拉克政府明确表态不再接受外国增派地面部队之后。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事后表态倾向土耳其,表示类似部署早有先例。

  • 标签: 伊拉克总统 伊拉克政府 地面部队 土耳其 自治区 库尔德
  • 简介:2018年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第14届大选中,反对派政党联盟“希望联盟”击败了执政政党联盟“国民阵线”,实现了马来西亚自独立以来首次政党轮替。希盟政府执政后的中国政策将如何调整和变化,马来西亚面临怎样的经济挑战,而大选后中国在投资将会面对怎样风险,值得关注。中资在内政问题上的映射,成为马来西亚选民的最大关切和本次大选的主要课题之一。希盟执政后,权力版图的变动会引发新一轮的政商利益重构,短时期内会对中国在投资安全造成一些不确定性。但中马经贸合作的基本面从长期来看总体向好。随着希盟政府各项改革日程的逐步开展,国阵政府主导下陈旧僵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将日渐瓦解,这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也为中马未来合作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 标签: 希盟政府 第14届大选 马来西亚 中国在马投资
  • 简介:多年来,森林工业,主要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业一直是黑龙江省俄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领域。但在双方的合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俄方投资软环境不够宽松,办理劳务输入手续繁杂、费用过高、条件苛刻;中方企业资金严重不足,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沟通等问题。对此,黑龙江省应坚持互利互惠,着眼长期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做好俄罗斯方面的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并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搞好俄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领域的合作。

  • 标签: 黑龙江省 “走出去”战略 森工 经济技术合作 信息平台建设 森林采伐
  • 简介:海外华人的“认同”问题,近年来已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二次大战以来华人发展趋势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什么是“认同”?目前尚未有公认的定义。按田汝康教授的说法,这指的是华侨、华人自己的归属的确认问题,这一定义较易理解。自己的归属何在?是华侨、华人在过去历史发展中尤其是几十年来大转变时期面临的重大切身问题,也是关系着华人子子孙孙前途的问题,是必须研究的。田汝康教授指出“认同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 标签: 田汝康 马来 文化政策 转变时期 海内外学者 二次大战
  • 简介:七十年代后半期,马来西亚华人经济活动中产生了一颗新星——化控股有限公司(下简称化)。从诞生至现在的短短五年间,化已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其资本从创办时的三千万马元剧增至约十亿元的总资产,(1981年底实收资本达四亿五千万马元);其经营范围已扩展至种植园、城市建筑业、金融业、制造业、商业贸易、保险及航运业等,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公共企业集团。化的产生和发展在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华人经济活动中已引起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其产生的背景、发展状况、特点和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就教于大家。

  • 标签: 实收资本 华人经济 经济活动 城市建筑业 三千万 万马
  • 简介:<正>和巫统一样,华公会纯粹是为了代表华人的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从马来西亚的历史来看,华公会至少起着四个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占领时期,特别是日本投降和英当局重新统治马来亚之后的头几年,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令人忧虑。在马来人反对马来亚联邦的过程中,首先是来自海外的华人开始意识到他们今后所处的地位和命运。接着,华人领袖特别是陈禎禄爵士不断全力地为争取华人的权利和利益而斗争。1969年5月13日事件发生后,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1969年迄今,马来西亚人民在一些被

  • 标签: 马华公会 马来人 马来亚 马来西亚人 华人领袖 社会结构
  • 简介:西马来西地区华文教育于20世纪初期始逐渐发展.然而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的初期,西地区华文独立中学教育的发展却面临"惨淡经营"的困境,甚至有些学校还遭到被迫关闭的命运.在华人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支持下,自1973年以来,华文独立中学开展了复兴运动,从而摆脱了困境,不但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进入稳定的全面性成长阶段.

  • 标签: 西马地区 华文教育 独立中学
  • 简介:1998年9月,在俄面临政治动荡、经济危机的危难之际,众望所归的普里科夫走马上任俄政府总理。在执政的半年多时间里,普凭借丰富的政治经验和驾驭时局的能力,其政绩逐渐获得政治上层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在政治上,使政局保持了相对稳定。普组建了“中左联合政府”,杜马中主要反对派党团代表入阁,团结了国内多数党派,赢得了杜马支持,使杜马和政府间磨擦减少。普协调各党派立场,缓解相互间矛盾,他在社会各政治力量之间起到“平衡器”作用,使政局暂时得到稳定。普的上任化解了政治危机,使总统与杜马的矛盾有所缓和,他既得到

  • 标签: 普里马科夫 政府 俄美关系 经济危机 经济政策 政治力量
  • 简介:2018年5月10日,马来西亚反对派联盟希望联盟赢得全国大选。反对派领袖哈蒂尔(TunDrMahathirbinMohamad)宣誓就任内阁总理,这是哈蒂尔时隔15年之后再次担任总理职务。哈蒂尔以92岁高龄再度当选总理,马来西亚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虽然哈蒂尔威望颇高,但其领导的执政联盟缺乏经验、人才匮乏。复杂的政党关系、族群关系及其与前副总理安瓦尔的历史恩怨将成为哈蒂尔稳定执政面临的主要挑战。

  • 标签: 马哈蒂尔 马来西亚 副总理 执政联盟 人才匮乏 政党关系
  • 简介:美国绕过联合国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而发动伊战争,不但严重损害了联合国权威和现行国际秩序,而且中、美、台'两岸边'关系也将产生明显影响.

  • 标签: 美国 美伊战争 中国 台湾
  • 简介:红,李铭顺来说,没有定义,也没有终点。虽然有人说他在新加坡很红,但他最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名气带出海外。

  • 标签: 出新 亚洲 新加坡
  • 简介:前言世界文明承载者间的相互理解,不但被视作文明间互动的自然影响,而且到了需要计划并努力实现的阶段。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提出'文明冲突论'作为当今和未来的一大时代现象的预测①,但我们不应该将这一预测当作注定降临在全人类身上的自然法则而全盘接受。世界文明千差万别,任何一种价值体系、思想、全部的认识、习俗等,都不应成为加深人类文明间隔阂、造成文明危机乃至发展至爆发军事冲突或殖民的理由。为

  • 标签: 历史溯源 对话历史 文明对话
  • 简介:“马来西亚的长期问题成堆。政局的稳定还将是个问题…。不过,在短期内,哈蒂尔在从病中康复的同时,也从其权力的严重挑战中复苏过来。”由于亚西来各方致力于迎接另一次大选.因此上一次大选(1986年)以来的几年可以说是马来西亚政坛争吵不息的多事之秋,尽管这种局面受到出人意料的强劲的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影响而得到很大程度的缓和。在这几年里,哈蒂尔·穆罕默德总理证明自己是一位老练的统治者和精明的斗士,他成功地挡开本族竞争者所有的挑战,并在这一过程中大大加强了自己的实权。

  • 标签: 马哈蒂尔 国民阵线 西来 民主行动党 人民团结阵线 哈姆扎
  • 简介:铜鼓是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重器。东汉初,援征交阯,曾获骆越铜鼓,其事见《后汉书·援传》:“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阯得骆越铜鼓,乃铸为式。还,上之。”由于这是史书中有关南方铜鼓的最早记载,故颇受中外学者重视。援所获铜鼓的地点,也曾有人加以考订。近偶阅《援获骆越铜鼓地点考》一文(以下简称《地点考》),谓

  • 标签: 骆越 东汉初 林邑记 元封 交趾刺史部 元鼎六年
  • 简介:一、新加坡的外资投资[一]外资投资继续增大1985年新加坡出现了其独立后的第一次负数经济增长率,该年外资新加坡制造工业部门的外资投资(约定投资额)比1984年减少了33.5%,减至8.9亿新元;其后,新加坡政府便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上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以后的日元升值,外国资本制造工业部门的投资迅速回升,1988年达16.6亿新元、1989年达16.3亿新元。

  • 标签: 外资投资 制造工业 日元升值 工业部门 制造业部门 外资政策
  • 简介:(一)国家认同的涵义本文简论第二次大战后十二年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首先我有必要确定“国家认同”的定义。所谓“认同”,是英文“Identity”一词的中译,有“身份”、“个性”的意思,至于演衍“认同”一词,如有“归属感”的涵义。所谓“认同”或“归属感”,是指俱(即行为的主体)和个人以外的对象(即客体,包括个人、团体、观念、理想及事物等)之间,产生心理上、感情上的结合关系,

  • 标签: 国家认同 马华 马来亚 立法议会 二次大战 结合关系
  • 简介:欧盟市场是一个仅次于美国的大市场,然而我国产品要想进入欧盟市场却要受到种种贸易壁垒的限制,尤其是近年来在欧盟市场上兴起的“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我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主要阻力。本文试图从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和欧盟其运用的情况及我国造成的影响,探究其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绿色贸易壁垒” 中国 产品 欧盟市场 对策
  • 简介:美国、中国、印度是亚太区域个非常有分量的国家行为体。截至目前,国已分别在双边层面建立起了不同内涵的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大角”模式趋于明朗化。美国是“战略大角”关系的主导者,正在崛起的中国和印度都将对美关系视为本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受“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影响,印度成为中美两国竟相争取的伙伴,是中美战略竞争的最大受益者。印度亦借势发展与美国、中国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其大国意象。中国作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平衡对象,一方面需要通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来应对美国的战略挤压;另一方面还需要联合印度共同分担美国重新规制亚太的压力。当然,由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一个持续施力的过程,美国、中国、印度角关系仍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尚未完全成型,值得持续关注。

  • 标签: “亚太再平衡”战略 “战略大三角” 规制压力 美国 中国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