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单位”在《民法通则》所构建的监护制度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享有监护批准权、监护指定权、撤销监护申请权,并具有担任监护人的资格。这些角色的设置是由《民法通则》出台时中国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随着“单位体制”弱化所带来的“单位社会”与“市民社会”的此消彼长,“单位”的类型渐趋多元,“单位”的社会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单位”在监护制度中的作用也已随之发生变化。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回应这种变化,对“单位”在监护制度中的角色做出适当调整。

  • 标签: 单位 单位社会 监护 民法典
  • 简介:2014年12月上旬,陈嫒受邀到北京签售新作《云上的奶奶》,并走进多所高校做励志演讲,所到之处受到了明星般的欢迎。事实上,这是一个自幼遭人嫌弃和嘲笑的脑瘫儿,离异父母差点抛弃她……是奶奶的大爱托举。将初中毕业的她培养成了传奇作家。数月前,女孩又用唯一能活动的左手食指,敲击出13万字的小说,来纪念伟大的奶奶。连《人民日报》都发文赞扬了这位80后“文坛超女”的不屈青春!

  • 标签: 《人民日报》 传奇 女孩 手指 初中毕业 奶奶
  • 简介:我国未成年人单位监护制度始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虽经《民法通则》等法律的完善,仍然未能发挥其应有功能。其原因在于立法指导思想与实际的偏离,立法技术的落后致使立法目标无法实现以及成文法自身的滞后性。将未成年人单位监护问题置于民法典视域下,可以赋予其时代特征,利用民法典丰富内涵为制度创新打开新思路,以及利用成熟的立法技术实现立法的精细化。结合外国经验,单位监护立法应当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其功能重点应当是监护救济而非直接监护;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借鉴保险、信托等制度对单位监护制度进行重构。

  • 标签: 民法典 未成年人 监护 单位
  • 简介:为贯彻中央、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北京共青团深化改革,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大讨论活动,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10月19B至29日,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团市委共同举办北京市区县局级单位团委书记培训班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主题读书班。10月29日下午,培训班圆满结束,团市委书记常宇、副书记王洪涛分别出席延安、井冈山方向学员结业式。

  • 标签: 群团工作 北京市区 团委书记 培训班 读书班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