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正>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匈牙利社会经济发展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出现了一些不利的变化,如何提高效率乃是匈牙利工业当前最为突出的重大问题。早在一百五十多年以前,锐意改革的有识之士就认识到匈牙利工业化起步较晚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照拉约斯·科苏士的说法:“没有

  • 标签: 工业政策 匈牙利 社会经济发展 外部条件 工业化 必要性
  • 简介:<正>宣嚣一时的"缓和"已经过去,八十年代苏美关系空前恶化。两个超级大国疯狂的扩军备战,激烈的心理宣传战,尖锐的地区爭夺,西方舆论大叫新的冷战又要来临。本文试图就八十年代的苏美关系作一简要的回顾,并就共发展趋势发表一管之见。

  • 标签: 苏联 八十年代 苏美关系 里根政府 军备竞赛 美国政府
  • 简介:<正>十年前,乌布利希时代的新经济体制的伟大改革纲领宣布完结了。从这一段的情况来看,我们今天可以说,以控制论为基础的改革纲领的社会效果在经济政策方面并未被掌握。德国的体制斗争有利于联邦德国,因为它成功地把经济政策同社会福利政策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谋求利润的动机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为最终导致“福利国家”的福利补

  • 标签: 经济政策 社会福利政策 民主德国 新经济体制 联邦德国 消极作用
  • 简介:民主社会主义的国际政策主要是由其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制定的。40多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社会党国际的对外政策也在不断变化。50年代它奉行追随美国、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60年代随着以亚洲觉醒为标志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到来,社会党国际开...

  • 标签: 社会党国际 对外政策 八十年代以来 民主社会主义 第三世界 环境问题
  • 简介:自二战后奥地利成立社会党、人民党、共产党临时政府以来,其政治结构处于不断演变之中。战后初期由人民党和社会党长期联合把持奥地利政坛,而后联合政府让位于单独执政,先是1966—1970年人民党一党政府,接着是1970—1983年社会党一党执政,政治结构呈...

  • 标签: 社会党 奥地利 政党政治 人民党 社会民主党 自由党
  • 简介:<正>"缓和"在战后苏美关系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苏美从"冷战"走上"缓和",反映了国际关系以及两个超级大国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虽然苏美"缓和"的高潮已过,但回过头来考查一下"缓和"的由来与发展,在"缓和"中两个超级大国的你争我夺,这对我们分析今天和明天的苏美关系还是有益的。一苏联的"缓和"是它"和平共处"的翻版,是它的政治战略。苏联开始寻求"缓和",可以说是在斯大林逝世后不久。1953年8月8日,马林科夫在讲话中提出要和缓世界紧张局势,他说是为两种制度的"和平共处"而斗争。

  • 标签: 苏联外交政策 缓和 苏美关系 勃列日涅夫 和平共处 战略武器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西德)和美国在共同抗苏的基础上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但是,两国关系是不平等的主从合作关系,西德扮演的是“伙计”的角色。进入60年代,德美关系起了变化。这种变化对西德来说是痛苦的。一方面是美国不顾西德的利益寻求同苏联合作;另一方面西德与苏联关系的僵局还没打开,而对美国的背弃又无可奈何。西德对外政策已到了非变不可的关头。决定和影响这一时期德美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是以下三种因素:国际形势、实力对比和国家利益。

  • 标签: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联邦德国 美国 苏联 外交关系 国家利益
  • 简介:<正>苏联的集体农庄制度是十月革命以后,主要是在三十年,在改造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农业制度。自从创立以来它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至今仍然是史学界、经济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这里仅就三十年集体农庄制度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建立集体农业制度是苏维埃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农业制度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迟缓,农奴制残余浓厚,小农经济占主要地

  • 标签: 集体农庄 三十年代 集体化运动 苏联 农业制度 全盘集体化
  • 简介:十年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王学玉由于中国已与国际经济体系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相互依赖的格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动态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的影响作用也正在不断提高。对于十四大之后我国所确立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政策,这种国际环境有哪些推动作...

  • 标签: 国际环境 九十年代 改革开放实践 经贸关系 西方国家 深化改革
  • 简介:<正>回顾联合国的历程,它的建立、成长、发展无不与国际格局的变化紧密相联,而国际格局的变化又与各个时期大国地位的消长相关。联合国是一个充分反映大国在不同时期复杂关系的大舞台。联合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主要职能的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在解决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过程中几乎不能脱离大国干预的影子。本文仅就九十年大国在解决地区冲突中的作用作一分析,以反映在两极格局消失以后,联合国与大国的关系。

  • 标签: 联合国安理会 地区冲突 波黑冲突 预防性外交 《宪章》 九十年代
  • 简介:新文化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且在部分国民党人中间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部分国民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并从自身的阶级属性和当时的社会需要出发,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当时国民党人的选择和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历史影响.

  • 标签: 国民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 19世纪20年代 社会影响 社会主义思想
  • 简介: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整个国际关系急剧恶化和美苏关系骤然紧张。虽然作为美苏冷战的一种特殊形式,朝鲜战争只是一场有限的地区性战争,但是无论如何,这种真刀实枪的战争孕育着美苏直接发生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威胁。它同时也表明,美苏冷战进入了一个总体非...

  • 标签: 共产党情报局 陶里亚蒂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斯大林 意大利共产党 书记处
  • 简介:一、一个新的政治现象“第三条道路”并不是一个新名词,第三条道路在历史上曾有着不同的形态。“在两次战争期间,这是东欧农村平民主义者的自我描述,也是各地法西斯主义知识分子所喜爱的时髦用语—法西斯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和共产主义专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 标签: 第三条道路 资本主义 欧洲民主社会主义 经济增长 布莱尔 意识形态
  • 简介:迟到的岁月老人①。在八十年代最后一天的茫茫夜色中,敲响了九十年的第一记钟声,开启了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第一天的曙光。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是中国人民充满希望,近接二十一世纪的十年,是在党的领导下,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团结一心,艰苦奉献,为实现第二个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而奋斗的十年

  • 标签: 九十年代 青少年犯罪 首位 服务 稳定 国民生产总值
  • 简介:<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战争中增强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在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镇压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同时,又利用西欧国家和日本在战争中遭到严重损伤和削弱而不得不有求于它之机,既向这些国家进行渗透,又对其殖民地附属国大肆扩张。非洲就是美国扩张的一个目标。

  • 标签: 五十年代 西欧国家 摩洛哥 美国政府 阿尔及利亚 法国
  • 简介:陆新和:陈老师在我们学报上有篇文章,是关于1968年青年文化的书评。1968年是青年文化的大年,可以说国内外研究青年文化的话题都是从60年代开始的,更离不开1968年。今年年初以来,欧洲、美国都在搞各种50周年的纪念活动,越南也在年初搞了纪念越战春节攻势50周年的活动。我觉得整个60年代,尤其是1968年的青年文化运动,一个重要的源头是来自越战,来自1968年的春节攻势。

  • 标签: 青年文化运动 1968年 60年代 纪念活动 国内外 攻势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联合国居于主导地位,是现有秩序下的既得利益国家,面对新兴地区大国和区域联盟扩大安理会,增加安理会代表性的要求,美国将做出何种选择?本文根据美国外交档案,探讨了美国在1962-1965年间围绕联合国安理会扩大的问题采取的政策。这一个案例袁明,既得利益国家面对变革要求很可能作出次优选择,接受损失最小的变革。

  • 标签: 联合国安理会 既得利益国家 次优选择 美国
  • 简介:196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关系恶化,东欧国家中只有阿尔巴尼亚选择支持中国,与中国建立了友好深厚的友谊。中国方面,除了对阿尔巴尼亚经济资助、政治支持外,还签订了文化援助合同,派遣优秀文化教育工作者到阿尔巴尼亚进行文化支援。本文是对到阿尔巴尼亚教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蒋祖慧编导、教钢琴的陈比纲教授和教授英语的张载梁教授的口述实录。三位文化教育工作者从工作经历、异国印象、与阿方关系、生活娱乐等方面回忆了文化支援阿尔巴尼亚的历史事实与体会感触,从文化层面展示了特殊历史时期两国的“蜜月”关系。

  • 标签: 文化援助 芭蕾舞剧 友谊
  • 简介:1月20日,延庆团县委书记叶东同志带领团县委机关干部一行5人,到康庄镇看望获得2008年度“北京优秀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的创业青年徐海珠,并为他颁发了获奖证书,赠送了节日慰问品。叶东同志表示,要利用团组织的人才资源优势,和优秀企业家对接,来帮助有创业激情而且需要帮助的青年创业者。

  • 标签: 优秀青年 县委书记 创业致富 优秀企业家 机关干部 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