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南方丝绸之路,包括历史上有名的蜀身(yuán)毒(dǔ)道和茶马古道,以益州(成都)为起点,过永昌,出云南,经缅甸,到达印度,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就开始形成。蒲江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南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带来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给蒲江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对蒲江的石窟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在蒲江,大大小小的石窟群有几十处,其中,较大的飞仙阁摩崖造像最具代表性。

  • 标签: 丝绸之路蒲江 摩崖造像 石窟飞仙
  • 简介:<正>道家是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老子所创的一个哲学流派,道教是古代巫术、方术依托道家在汉代形成的,以追寻长生不死、成为"神仙"为主要目标的,人为的世俗宗教,两者显然不能混为一谈。但是,道家和道教都以"道"来命名,其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家和道教在根本理论上血脉相通。道教袭取了道家作为哲学最高范畴的"道",并将其改造成最高的宗教信仰,在道教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取道家的成果,道教越是趋向于高级和成熟,就越接近道家的老庄之学。而道家发展到后期,也不得不依托于道教,尤其是魏晋以后,更是教内之学强于教外,道教·成为道家的一个分支。本文试图从道家与道教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两者之间复杂而曲折的关系作一揭示。一道家的创始阶段可称为老学。《老子》一书奠定了道家哲学的基础,蕴含了尔后道家各派的思想因子。"道"是《老子》的核心范畴,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它既具有宇宙万物本原的含义,又具有社会规

  • 标签: 道教理论 道家学说 老子 庄子 主要目标 自然无为
  • 简介:儒学和道教的关注点虽然不同,但是,由于儒学和道教都土生土长于中华文化的母体,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面对同一种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而且两者都要回答同一个社会与人生问题,所以它们两者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至在宗教思想、伦理道德思想以及追求和谐社会等方面交融互补,具有相通性。

  • 标签: 儒学 道教 关系交融互补
  • 简介:在明代,政府对道教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文章分析了明代政府的道教观,剖析了明代政府的道教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总的说来,明代对道教的管理是卓有成效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也由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一套管理制度随着明王朝由盛至衰,逐渐丧失了其积极作用。

  • 标签: 明代 道教 管理制度
  • 简介:本文拟就《庄子》书本身及其与道教和现代文明的关系谈一点浅见,以就教于方家。从《庄子》到《南华真经》《庄子》是先秦思想家庄周及其后学的作品集,现存33篇,分成内、外、杂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根据历史上诸多注疏及今人的研究,内篇基本思...

  • 标签: 《庄子》 现代文明 道教的影响 直觉思维方式 《南华真经》 自然主义
  • 简介:关于凤冈县何坝乡“夜郎古甸”摩崖的书写人,李应祥手书之说之所以不能成立,就是因为这个李将军并不是李应祥。而应是明朝李贽的朋友李见田将军。

  • 标签: 凤冈县 夜郎古甸 见田李将军
  • 简介:近几年来,中日关系陷入低潮。导致此种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本现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对靖国神社的连连参拜,这是造成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为什么小泉执意要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问题的由来是什么?它和日本传统的神道教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很值得探究。

  • 标签: 靖国神社 神道教 日本 小泉纯一郎 中日关系 参拜
  • 简介:成都市拥有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好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客观需要,也对成都市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要梳理成都市道教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实现其综合开发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 标签: 成都市 道教 文化资源 综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