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49年12月13日深夜,绵阳城北拱桥。一辆军车戛然而止,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军警押着18个衣衫褴缕、戴着脚镣手铐的“囚犯”走向桥下的乱石堆。随着一声声“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尖厉的枪声刺破黑夜,18名壮士轰然倒地,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挺进,国民党反动派狗急跳墙,加紧屠杀共产党人。这18名壮士就是隐蔽在敌38军的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北川地下党员韩泽荣、梓潼地下党员贾文光也先后被敌人杀害。燃烧的是热血,不屈的是信念。中共绵阳地方党组织在川北工委的领导下,带领绵阳人民,为迎接解放,不畏白色恐怖,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散布各县的35个党支部、613名中共党员,像暗夜中的支

  • 标签: 国民党 解放军 绵阳 地下党员 司令员 梓潼
  • 简介:三大战役后,中共中央发出了解放全中国的号令,人民解放军军旗所指,国民党反动政权纷纷土崩瓦解。1948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建立中国人民解

  • 标签: 起义纪略 闽西起义
  • 简介:金秋的嘱咐──小平同志巡视绵阳周朝海,蒋春玲不能忽视农业1958年10月的一天,川西北古城绵阳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书记处候补书记杨尚昆在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的陪同下,即将来绵阳地区视察。中共绵阳地委第二书记彭华赶到德...

  • 标签: 邓小平 党史研究 绵阳地区 绵阳市 关心群众生活 梓潼
  • 简介:浑河之流,有先烈的事迹流淌;沈南之巅,有英雄的旗帜高扬。素有沈阳南部桥头堡之称的苏家屯区,地处沈阳与辽阳、沈阳与抚顺、沈阳与本溪交会处,是沈阳抗日武装斗争的重要根据地。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抗日义勇军第21路军,高举抗战大旗,谱写了三打沈阳城、播撒革命星火的壮举,极大地提振了民族士气,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激励了沦陷区人民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勇气,在辽沈大地上谱写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壮丽篇章。

  • 标签: 抗日义勇军 敌人 抗日武装斗争 日本侵略者 苏家屯区 沈阳
  • 简介:合作政策”在19世60年代初由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威廉·亨利·西沃德提出,其主要内容为:支持中国的愿意“维持秩序和条约”权利的政权,联合维护“条约权利”的国家不威胁中国的“领土完整”。也就是说,要在保持商业机会均等和中国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实行与列强和清政府的合作。这一政策虽然顾及了英法各国和清政府的利益,但其最终目的还在于使美国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更多的在华特权。

  • 标签: 最惠国待遇 合作政策 威廉·亨利·西沃德 蒲安臣
  • 简介:海口市振东区是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近年来,区委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努力抓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 标签: 与时俱进可贵 党建工作 可贵探索
  • 简介:诚实劳动是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目前造成部分人劳动道德式微的主要原因,一是分配机制不够公平;二是管理机制不够科学合理;三是劳动者个人价值观出现偏差;四是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要搞好诚实劳动建设,就需要提高劳动收入的GDP占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同时还应加强对劳动者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 标签: 诚实劳动 道德规范 和谐企业
  • 简介:任弼时党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特质。内容极其丰富,归结起来主要包括:锻造坚强的党性,反对宗派主义,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本文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

  • 标签: 任弼时 党建思想 党性 当代价值
  • 简介:期刊的编辑策划是现代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文章在分析编辑策划内涵的基础上,就读者定位策划、栏目策划、选题策划、包装策划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论证。

  • 标签: 期刊 编辑策划 探讨
  • 简介:随着农业功能的多样化,运用创意产业的理念和手法可以显著地改变传统农业的形态并提高其附加值。乐山的农业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基础为乐山发展创意农业提供了现实条件,要通过农业科技研发、文化融合、城乡互动、打造品牌等手段将已经发端的创意农业做大做强。

  • 标签: 创意农业 文化 品牌 附加值
  • 简介:正初听白,就觉得挺神的:26岁,拥有朱家角最有名的游民咖啡馆;一家只有一间房的,躺在床上可以看风景晒太阳的客栈(窝1);一家手工布店;一家开在百年老房子里,有古老雕花门楼的青年旅馆(窝2)。还是艺术策划人,组织一些民间音乐演出……

  • 标签: 朱家角 青年旅馆 音乐演出 衣服 布店 游民
  • 简介:<正>公县,在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中,早已不复存在了。然而,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她是中央苏区的一个模范县,为巩固、发展和保卫中央苏区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革命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公县的建立公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黄公略的名字命名设立的一个县。黄公略,1898年生于湖南省湘乡县,1915年从军,1927年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参

  • 标签: 中央苏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苏维埃政府 工农兵代表大会 苏维埃政权建设 中国革命
  • 简介:文化花生具有特定的规则描述和形态表现。文化共生是实现和谐文化的基础条件,和谐文化则是文化共生的发展指向。

  • 标签: 文化共生 和谐文化 话语权
  • 简介:边区国防科学社由董纯才等人创办于1938年2月。虽然规模很小,存在时间不长,但它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最早的科技社团之一。文章以原始报刊、文献为史料基础,对边区国防科学社的沿革以及主要人物、活动进行了梳理分析,指出以其为代表的科技社团这一组织形态在延安边区的出现,其意义在于开创了一种在落后地区中从事科技启蒙活动的组织模式,聚集和训练了一批日后成为中共重要科技干部的人才,同时也为中共科学技术观的逐步确立,为中共科技政策思想的逐步成熟提供了最初的实践经验。

  • 标签: 边区国防科学社 陕甘宁边区 科技社团 科技启蒙
  • 简介:秦始皇设置桂林郡到朱元璋改静江为桂林,在这1600年期间,对桂林称谓的来历与涵义以及后人的解释不尽相同,特别是在民间与官方,所用表述大相径庭。在统治阶层的顶层设计中,从桂林郡的秦城开始,到后来的始安、桂州、静江,这里一直都是南国军城,彰显的都是一种军事存在。而在非官方的阶层,这里一直都称为"桂林",是一个充满着祥和与清廉的好地方。桂林府名称的最后确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郡县官僚制度与朝贡体系维持运作的需要,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 标签: 桂林郡 桂林府 始安县 桂州 静江
  • 简介:乡村治理观正确与否事关乡村治理成效的高低,乡村治理观偏差将引发诸多社会问题。20世9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治理观偏差主要表现在服务观、权力观、稳定观、政绩观、治理价值观和发展观等方面,并由此引发了公共行政精神缺失、责任心弱化、道德风险增加等问题。需从树立人本治理理念,弘扬公共精神,提升公共责任意识和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等途径加以矫正乡村治理观偏差。

  • 标签: 乡村治理观 偏差 矫正
  • 简介:邢台葛家庄玄缪戈的出土可为“由于晋人助吴制楚的政治形势,晋吴两国多相交往的局面”此说之注脚,进而可确定葛家庄遗址墓葬群M10号大墓墓主当为春秋时晋国封在故邢地之申公巫臣,而非赵襄子或赵氏家臣。

  • 标签: 葛家庄 玄鏐戈 申公巫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