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本人成长与教育、生活支持、生活转折等方面的疏理与分析了解自我个性形成过程,明确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原因,把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努力方向,坚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信心。

  • 标签: 心理咨询工作 人的成长 个性形成 生活 信心
  • 简介:“在外竞争上岗,在家竞争上床”——这是一个40多岁女性对我说他目前处境,就在她面临职业转岗;拼命学习新技能时候,无意中发现自己丈夫有了外遇……像她这样内外交困中中年女性在人群中占有一个不容忽视比例。她们内心充满了委屈、不安和恐惧,她们能控制自己情绪,最受伤害往往是成长中孩子。维护婚姻意义已经不仅局限于夫妻双方了。

  • 标签: 智慧 爱情 女人 竞争上岗 中年女性 夫妻双方
  • 简介:本文对自己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成长经历,以及参加工作和建立家庭成熟经历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对求学、工作和生活中重要事件进行了回顾总结。同时,分析、整理了自己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动机,以及从事心理咨询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努力目标。

  • 标签: 成长经历 自我分析 职业动机 心理咨询
  • 简介:<正>偶尔听到人们这样说:“确实光阴似箭,我年龄也是40啦。”从感叹者语气中,我们能体会出这位年纪40之士或多或少悲观与消极。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想法,我们不妨去听一听心理学家分析。进入40岁,就处于人生壮年期。这个阶段,也是人平生道路走了一半。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就工作而言,由于目前非常强调年轻化,在我们迅速发展工业和电脑时代里,人们会认为壮年的人年龄“过头了”,40岁的人大都被拒之门外。各行各业都让年轻人接手,导致壮年人萧条,许多家庭也因此破裂了。

  • 标签: 电脑时代 壮年期
  • 简介:在紧张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通过报纸、电视会天天看到关于我国自成为WTO成员国之后相继开放零售业、保险业,以及即将开放银行业等方面的新闻。这些对我们家庭生活有影响吗?答案谁能否定呢!把自己快得几乎无法控制工作生活节奏放慢下来,环顾四周,你会发现原来身边发生了那么多变化,至于我所看到变化,最大莫过于自先后结婚至今十多年时间内,

  • 标签: 女人 人心 WTO成员国 日常生活 家庭生活 生活节奏
  • 简介:本研究采用情境故事法,对154名9-16岁儿童合作倾向与合作意图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年级升高,儿童合作倾向逐渐减小,初二到高一之间是儿童合作倾向发展转折期,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合作倾向稳定因素;儿童合作意图随年龄增长日趋复杂和分化,维系良好同伴关系意图随年龄增长变化不大,自利意图逐渐减弱,利他意图逐渐增强。

  • 标签: 9-16岁 儿童 合作倾向 合作意图 同伴关系 自利意图
  • 简介:一名16花季少年,正是充满梦想年龄,只因为自己出生农村,过度自卑,让他在父母目光灼灼之下,决绝、精准地将一把长水果刀捅进了自己胸膛……少年死后,父母在他QQ空间里发现,早在两个多月前,儿子就已经写下了遗书,安排了自己后事,显示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沧桑和绝望。透过少年畸形心灵路程,我们感到这是一个多么沉重故事——

  • 标签: 自戕 少女 少年 年龄 父母 绝望
  • 简介:<正>在临床心理咨询中,经常接待这样一些女人,她们刚过40岁,却感到心力憔悴、忧虑、不平、悲哀、委屈、懊恼、愤怒等等。她们认为自己丈夫、孩子或其他家人不理解自己,不喜欢自己,丈夫不爱自己,因此她们无暇舒展自己紧锁眉头,她们拿别人错误折磨自己,又拿

  • 标签: 心力憔悴 临床心理 说不尽 一朵花 就是你 嫉妒心理
  • 简介:<正>一、引言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是他们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情感不断丰富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儿童品德发展有着不可低估作用。国外关于亲社会行为实验研究始于60年代末,近年来倾向于多因素实验研究。国内有关此领域研究刚刚起步,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探索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实验研究更为罕见。本实验研究试图从被助者自助能力、移情能力与12~1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

  • 标签: 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亲社会行为 品德 实验研究 三年级 移情
  • 简介:一、我们未来并不决定于我们过去爸爸从小跟我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以后就不要像我这样辛苦做生意了。虽然现在我们日子好了,但总过得很累。

  • 标签: 自信 自我意识 成功方法 人才培养
  • 简介:<正>有的同志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教师通过言语行为对学生施加系统影响。其实不然。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结论:言语行为只占学生获得信息总效果38%,非语言行为则占信息总效果62%。这一结论说明非言语行为在教学过程

  • 标签: 教师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非言语行为 情绪
  • 简介: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高级复杂社会性消极情绪。文章根据张洁海(1999)对事件类型划分,在kahneman关于后悔做/不做效应(1982)和标准理论(1986)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证据,认为一类事件后悔表现为“做效应”,二类事件后悔表现为“不做效应”。

  • 标签: 后悔 做/不做 事件类型
  • 简介:在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等各门科学中,都存在有不少历史上遗留下来重大问题,有待后人去解决。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也不例外,研究人心理基本方法问题,就是其中一个。

  • 标签: 心理学 自我分析 内省 方法问题 科学
  • 简介:对于面子渴望和追求是全人类共有的基本心理特质,面子在个体行为选择过程中所发挥作用实质上可归结为一种行为激励。本文沿着面子运作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两条径路,对于面子激励作用形成机制做出了深入剖析。

  • 标签: 面子 特殊自我价值 公众自我觉知 价值观 社会文化
  • 简介:基于机会同化模型,采用催化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比较有准备阶段和无准备阶段汉字字谜理解过程中准备效应脑内变化。结果发现,在200ms-900ms内,准备效应引起了一个正ERP成分(P200—900),大部分脑区得到激活;在900ms-1400ms内,准备效应主要在额区、中央区引起了一个P900—1400成分,在枕区引起了一个N900—1400成分。结果表明,准备期加工影响了对字谜理解,准备效应对字谜理解作用是促进与抑制作用并存。

  • 标签: 准备效应 理解 字谜 ERP
  • 简介:通过仔细回顾自己成长过程,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和分析自我个性形成过程和心理变化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进一步分析自己职业能力,明确今后从事心理咨询努力方向,坚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信心。

  • 标签: 个人成长 职业行为 分析报告
  • 简介:为探讨大学生冒险性、感知创业文化与创业意向之间关系,采用Kogan—Wallach困境选择问卷(CDQ)、感知创业文化问卷和大学生创业意向量表调查了996名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结果表明:男大学生创业目标意向和创业执行意向水平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冒险性、感知创业文化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创业目标意向;感知创业文化能够调节冒险性与创业目标意向之间关系,具体来讲,对于感知创业文化水平较高大学生,冒险性能够积极预测创业目标意向,而对于感知创业文化水平较低大学生,冒险性与创业目标意向之间不存在联系。

  • 标签: 大学生 冒险性 感知的创业文化 创业意向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城市适应关系,并探讨心理韧性在其中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采用城市适应问卷、亲子依恋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对北京市3所小学三到六年级665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发现:(1)女生、低年级、父母教育水平高、公立学校、未转学流动儿童能更好地城市适应;(2)亲子依恋、城市适应和心理韧性各维度两两相关;(3)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对城市适应均有直接预测效应。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父母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可以共同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心理韧性在其中均起到显著部分中介作用。总的来说,亲子依恋可以直接影响城市适应,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城市适应。

  • 标签: 流动儿童 亲子依恋 城市适应 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