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正念自从被卡巴金引入心理治疗领域以来,其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其中有大量研究关注正念对注意的影响。本文将正念对注意影响的相关研究做了一定的梳理,发现正念训练对注意产生向的影响,即既可以保持对单一目标的专注又可对不同刺激时刻警觉。本文认为正念对脑机制的改善和正念的两种不同训练方式这内外两个原因导致了此现象的出现。

  • 标签: 正念禅修 注意 专注 警觉
  • 简介:<正>四个50岁的卵姐妹到国立心理卫生治疗中心研究所进行检查。这是一个罕有的机会,可以使用新方法来探索复杂的心理疾病——精神分裂之谜。这四姐妹在半个世纪以前出生于失业工人亨利的家里。她们依次叫诺拉、伊丽斯、麦拉、赫丝特,彼此在许多方面都很相象,包括脑电活动。她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四胞胎 追踪研究 二十年 心理卫生 精神疾病
  • 简介:研究以12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2(心理控制源:外控型、内控型)×2(自我道德感:内疚感、羞耻感)两因素被试问实验设计,考察了外控和内控大学生在内疚感和羞耻感两种不同的自我道德情感下事实思维内容的差异。结果表明:(1)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事实思维不同内容的诱发具有重要的影响:外控者更倾向于产生行为和情境导向的事实思维,而内控者更倾向于产生自我导向的事实思维。内疚感和羞耻感对大学生事实思维内容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影响;(2)事实思维内容的产生受到了心理控制源与内疚感和羞耻感两种自我道德情感的交互影响:外控者在羞耻感的启动条件下比在内疚感的启动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多的行为和情境导向的事实思维,而内控者在内疚感的启动条件下比在羞耻感的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多的自我导向的事实思维。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以中西方不同被试而得出的内疚感和羞耻感与事实思维关系的矛盾结论。

  • 标签: 心理控制源 反事实思维 内疚感 羞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