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为了了解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对受众产生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个体性别角色、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反应的影响过程.结果发现:性别、个体性别角色(分为传统性别角色和非传统性别角色)、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可以通过女性自主性意识间接-影响受众对广告中女性模特被冒犯性描述的知觉,进而影响受众对企业的负面评价和购买欲望;研究同时发现年龄可以直接-预测受众的购买欲望.

  • 标签: 性别角色定型 广告 女性自主性意识
  • 简介:本研究采用“识别一判断”的实验范式考察面部表情识别和性别识别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使用2(任务:表情判断、性别判断)×2(图片表情:积极表情、消极表情)×2(图片人物性别:男性、女性)的被试内实验设计,以反应时和正确率为因变量,探讨人脸图片中性别和表情效价信息加工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个体对积极表情的识别速度和准确率都好于消极表情;研究中出现了同性别偏向现象,女性被试对女性面孔的加工速度更快;面孔表情和面孔性别加工间存在交互作用,表情加工对性别加工产生了影响,未发现性别加工对表情加工的影响。

  • 标签: 面孔识别 性别判断 表情判断
  • 简介:本文通过对网络交往行为的调查,考察了性别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交往行为的影响。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从网络名的使用、与网友的交往情况、对交往对象的知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网络交往行为中性别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但并不像我们设想的那么显著。很多交往方式仍然受到传统的性别角色的惯性影响,但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等因素的作用,已经使传统的影响慢慢变弱。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交往行为 性别差异 调查研究 心理压力 交往方式
  • 简介:采用中性抽象名词探测在再认测试和自由回忆条件下的自我选择权效应。实验一采用选择与迫选的方式考察抽象名词在再认条件下的自我选择权效应;实验二进一步验证被试在我选择和他选择条件下对抽象名词的自由回忆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在再认测试还是自由回忆测试,被试对自我选择的抽象名词的记忆数量都显著高于迫选和他人选择条件下的抽象名词记忆的数量,中性抽象名词表现出了自我选择权效应,拓展了前人使用假词时在自由回忆条件下未表现出自我选择权效应。因此,自我选择权效应在自由回忆条件下可以存在于抽象名词的水平上。

  • 标签: 自我 选择权 自我选择权效应 记忆 抽象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