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1 个结果
  • 简介:残损、撕裂古写本的修复缀接是古代文献整理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写本《佛名》为中心,通过内容、行款、书风、书迹等不同角度的比较分析,从残损补缀例、脱误补缀例、缀接错乱例、缀接颠倒例四个方面探讨了前人的修复缀接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误缀现象,说明残损、撕裂古写本的修复缀接古已有之,古人的修复缀接也未必完全正确。

  • 标签: 修复缀接 佛名经 国图藏敦煌写卷 误缀
  • 简介:"魔王"这一名词伴随着佛经的翻译而产生,它在佛经中有扰乱、障碍、破坏之义。《度人》及严东注在汉代"气"论的基础上,以"龙汉"、"赤明"等年号为劫运,以大罗、中罗、小罗为不同层级,造就了道教独特的神学体系。在这个神学体系中,"三界魔王"、"五天魔王"等各类魔王应运而生,这些魔王不仅拥有各自的名讳,还被赋予了独特的职能。总体而言,魔王统御北都之鬼神,常以洞章之谣歌考验学道者内心是否正固,以保人的身份举荐学道者入真成仙。"魔王"的这些特质展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信徒面对佛教理念时的包容心态与进取精神:他们通过原有的诠释路径对佛教名词进行新的解读,以此应对佛教的强势和寻求自身的发展。

  • 标签: 魔王 度人经 严东
  • 简介:(2016年7月5日)各位同志、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相聚在南京,隆重纪念金陵刻处成立150年,共同缅怀先贤大德、传承精神遗产、探究佛教义理、弘扬优秀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此,我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向金陵刻处全体同仁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 标签: 金陵刻经处 纪念会 精神遗产 佛教义理 优秀文化 宗教事务
  • 简介:2012年9月23日,中国天主教公益慈善与社会服务委员会驻汕办事处、汕头市天主教晨星公益慈善与社会服务中心在汕头市举行揭牌仪式。广东省政协常委蔡宗泽,汕头市领导马逸丽、余健明、林合坤及有关部门领导、嘉宾应邀参加,有20多个单位送来的花篮表示祝贺;全国人大代表、

  • 标签: 社会服务 服务中心 汕头市 慈善 公益 中国天主教
  • 简介:金陵协和神学院正式开学于1952年10月底,而我在当年7月已经毕业于金陵神学院。按理应该和新成立的金陵协和神学院无缘,只是因为华东地区十二所神学院的新生一下子涌来南京,大锏银巷校园内工作量之大不难想像,故而毕业时就将李文智和我两人留下充作帮手。新校成立时初识丁光训院长,他要

  • 标签: 金陵神学院 华东地区 副院长 校友 协和 人与人
  • 简介:<正>道教经典。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或称《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由《元始洞玄灵宝本章》、《元洞玉历章》和《前序》、《中序》、《后序》及《元始灵书》上、中、

  • 标签: 量度 道教经典 寇谦之 葛洪 太极 注解
  • 简介:一净土三(《无量寿》二卷,康僧铠译;《观无量寿》一卷,畺良耶舍译;《阿弥陀》一卷,鸠摩罗什译)是日本净土宗开祖法然上人所定该宗的根本经典,也是日本现在净土教各宗派尊奉的正依经典。中国佛教大德对《无量寿》、《观无量寿》和《阿弥陀》虽然历代都有分别疏释弘扬,但把这三并称为“净土三”,可能是在明末清初。近代中国净土教广为流传的却是《净土四》或《净土五》。《净土四》是指三之外再加上《华严·普贤行愿品》,《净土五》则是四之外再增加《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标签: 净土五经 日本净土宗 无量寿经 普贤行愿品 三经 阿弥陀
  • 简介:<正>道教经典。全称《老子西升》。撰人和成书时代不详。南宋赵希弁《昭德先生读书后志》称该系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而成。但该首称“老君西升,开道竺乾,号古先生”,明显具有老子化胡的崇道抑佛思想:且引用“三业”、“六根”等佛教用语,成书当在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之后。而葛洪《神仙传》中已提及此,可知为汉末魏晋间道士所作。

  • 标签: 老子 成书时代 道教经典 关令尹 佛教传入 神仙传
  • 简介:<正>道教经典,一般认为系道教修炼专著,全称《黄帝阴符》。《新唐书·艺文志》归入道家类,凡一卷。作者及成书年代,论说甚多,据考证,书出唐代之前,但作者并非前人所称的黄帝、寇谦之或李筌。今人王明认为,出于北朝一隐者。经文有三百余字及四百余字两种,因其主要文句一致,故两者并传。传本有分为三篇(章)者:

  • 标签: 黄帝阴符经 成书年代 寇谦之 道教经典 阴阳五行 艺文志
  • 简介:本文探讨《上清》与上清派的命名、《上清原统目注序》的撰作时间和作者以及东晋《上清》的成书等问题。着重考察了华侨、杨羲、许谧、许翽等制作的首批上清、传、诰的情况,并列书名、篇目;同时指出《上清》的某些复杂性质。本文对与经书相关的道教分派标准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标签: 《上清经》 道教派别 《上清原统经目注序》 东晋《上清经》
  • 简介:<正>道教经典。《太上黄庭外景玉》及《太上黄庭内景玉》之概称。据道教释义,黄者中央之色,喻中央”;庭者四方之中,阶前空地,喻“中空”。黄庭之景,意谓道教修炼功夫之中空景象。《黄庭》作者,传说殊多。或谓魏夫人(名华存、晋司徒魏舒之女)研审民间草本后所撰,或谓道士口授,魏氏记录而成。成书年代,《外景》始见于葛洪

  • 标签: 黄庭经 道教经典 外景 成书年代 内景 修炼
  • 简介:斗转星移,云飞山动,宇宙万物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如果你身处逆境,你不必自叹不幸,苦难只是一个转眼即逝的过程,只要你在努力中期待,在期待中奋争,无路处也会柳暗花明。

  • 标签: 《过程》 中国 当代 杂文 仁文
  • 简介:佛教徒服务社会、济度世人的行为是有教义做理论基础的,并不只是一般宗教性的善行。佛教徒的主要修行德目是六波罗蜜(六度)与四无量心。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智慧)。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四种心态的充量至极。这些德目包含两类内容:其一是促使个人解脱的智慧与修持;其二是对于众生的同情与救济。可见“舍己为人”不只是一种泛泛的宗教情操,而且是完成其宗教目标的必经途径。

  • 标签: 读经 宗教性 服务社会 人的行为 佛教徒 智慧
  • 简介:一九八五年七月十日,五台山管理局文物处在翻修显通寺清凉抄高处西边的那座妙观察智塔时,发现塔内藏着一部色泽犹新的蓝色梵箧,其内放着十六函光彩耀目的蓝底金字《大方广佛华严》。第一函为六本,其余为五本,计八十一本。

  • 标签: 《华严经》 管理局 五台山
  • 简介:律异相》,五十卷。梁天监十五年(516年),庄严寺沙门宝唱等集。载于丽藏“仙”至“傍”函、宋藏“灵”至“启”函、元藏“灵”至“启”函、明南藏“路”至“户”函、明北藏“”至“相”函、清藏“”至“相”函、频伽藏“雨”帙,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三卷。

  • 标签: 经律异相 庄严寺 频伽藏 宝唱 元藏 清藏
  • 简介:土族的“观”活动在民间也被称为“跳欠”、“跳神”等,寺院僧人称为“金刚舞”,是一种在寺院中由戴面具的僧人表演以表达宗教奥义的神舞,它也是土族地区藏传佛教祈愿法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土族地区各大寺院中大都有这一活动,但以佑宁寺的观规模最大,并且在每年的正月十四和六月初八分别举行一次,

  • 标签: 法会 僧人 寺院 藏传佛教 跳神 宗教
  • 简介:<正>道教书名。简称《龙虎》。长期被视为古于《参同契》的丹书。但宋儒朱熹和宋末元初道教学者俞琰早已存疑;据今人王明考证,此书原文与唐羊参微《金丹金碧潜通诀》相同;实为后者之异名。改易时间约在唐末五代。改易者不详。该书内容多为对《参同契》文义之演绎。所据理论同于《参同契》。即仍以乾坤象

  • 标签: 参同契 古文 道教 宋末元初 唐末五代 朱熹
  • 简介:1992年,我还是一个高中生时,曾在山西河曲县下乡实习,在河曲境内的黄河边有一座明代驻军箭楼改作的佛堂,当时有一位要去五台山朝圣的老僧借宿在那里。

  • 标签: 佛教 药师经法 《七佛经》 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