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伊斯兰推崇知识和理性,故而学者在伊斯兰里的地位非同一般。安萨里作为一名著名学者,他当然认识到了学者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清醒地看到了品行不佳的学者对一个民族的危害。所以,他在《圣学复苏》的“知识卷”中,以大量的篇幅对学者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论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那个时代里学者的弊病,对于一个“真正的伊斯兰学者”——后世学者应具备哪些品质,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论述之尖锐、犀利,

  • 标签: 安萨里 圣学复苏 火狱 穆圣 后世学者 圣门弟子
  • 简介:1月5日,“在全球化世界中科学与宗教的对话”研讨会在印度洛瑙拉闭幕,包括大学教授、研究员在内的近百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的印度学者提出,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科学与宗教将一起担当重要角色,使全球化更合乎人性。学者们认为,宗教价值能够赋予全球化人性面貌,可使全人类将自己视为与全球贸易、技术和新社会文化理念有关的社会一员。

  • 标签: 科学与宗教 宗教对话 学者 印度 一体化过程 全球化
  • 简介:半个世纪前,我出生在博爱县城——清化小镇上一个非常世俗化的家庭里。祖上薄有田产,父亲精通文墨,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也算得上个人物。然而他的那点“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在当时既不能入科举致仕之途,更不能负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之责.唯有在茶余饭后、月下灯前,为街坊们读点三国,讲段水浒之类。看来,那点知识也使他早已失去了祖业,后来虽然获得了贫农的殊荣,

  • 标签: 三国 观音阁 科学救国 致仕 科举 学者
  • 简介:半个世纪前,我出生在博爱县城——清化小镇上一个非常世俗化的家庭里祖上薄有田产,父亲精通文墨,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也算得上个人物。然而他的那点“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在当时既不能入科举致仕之途,更不能负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之责,唯有在茶余饭后、月下灯前,为街坊们读点三国,讲段水浒之类。看来,那点知识也使他早已失去了祖业,后来虽然获得了贫农的殊荣,却无躬耕陇亩的筋力。民以食为天,父亲尽管不以劳力者为耻而拒入贩夫走卒之流,但毕竟是那点书卷气害了他,经营生意却乏生财之道,劳作苦力又无强健体质,晨夕操劳,仅糊口而已。不敢奢望他养家的母亲也不得不走出家门,朝出暮归,靠她指尖上的艺术,为绣织厂刺绣,维持全家生计。那时,尚无计划生育之说,无论穷富,都希望人丁兴旺。我的几个弟妹相继出生,相继夭亡,原本困窘的日子在病魔和医生的不断光顾下更是每况愈下了。尽管如此,年仅四岁的我,还是在外祖母家扛了一条小凳子在学堂里读起了“星星、月亮、天空”的课文。那里的老师、同学,在我的记忆里一片空白,仅记得通往学校的那条曲折而且总也走不完的胡同,以及不知怎么就没有了的那条小凳子。五岁那年,又在我们街上的中心小学,开始了至今未尝中断的学业。一年以后,我奇迹般地和同教室的三年级大学生们?

  • 标签: 社会思潮 中西文化交流 禅宗思想 佛学 中美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
  • 简介:本文仅对南京的阿訇和穆斯林学者,作简略介绍:南京阿訇的来源有四个途径:①开学阿旬的传、帮、带;②太平天国后清朝七营统领朱怀森从外地带来的阿訇兵,如:曾担任南京净觉寺伊玛目的白辅臣阿訇是勤务兵,王玉珊阿訇是号兵,徐光修阿訇也是清兵;③外地请来的,如:陕西的张少山、甘肃的李

  • 标签: 伊玛目 学者简介 净觉寺 张少山 七营 清真释疑补辑
  • 简介:唐皇室子、太原人李通玄大居士(635—730),留情《易》道,倾注《华严》,由五台山大华严寺转而隐于寿阳方山寺造论,其40卷《新华严经论》,成为佛教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典范,被后人编在一起的《华严经合论》也流布较广,在海内外佛教界和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长期受到人们赞颂,现辑录部分如下:

  • 标签: 学者 佛教理论 文化融合 中国传统 《易》 五台山
  • 简介:在“五·四”七十周年前夕,一百余名上海知识界的精英,聚会庆祝“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成立,并举行了“五四以来的文化的反思”学术讨论会。国际中国哲学会名誉主席、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在贺辞中说:“中西哲学与中西文化各有长短。如何取长补短,促进人类文化,乃是世界潮流之所趋。”文化具有广泛的含义。罗竹风说,西方文化很大程度包括宗教。不研究伊斯兰教,理不出中东问题的头绪。同样,不研究基督(宗)教,则理不出欧洲问题的头绪。

  • 标签: 中西哲学 国际中国哲学会 罗竹风 中东问题 夏威夷大学 欧洲问题
  • 简介:一、什么是朝觐必须的经济条件据伊本·欧麦尔传述:一个人来见穆圣说:“主的使者啊!决定朝觐的因素是什么?”穆圣说:“川资与牲力。(”《铁尔密济圣训集》)上述经训明确告诉我们,作为五大功课之一的朝觐功课,需要穆斯林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

  • 标签: 朝觐 学者 中外 经济条件 “能” 穆斯林
  • 简介:11月18日,“什叶派与逊尼派学者对话中心”在科威特正式成立。该中心负责人穆罕默德·阿里·侯赛尼在成立仪式发言中表示,成立该中心的目的,是加强什叶派和逊尼派联系,为两大学派学者之间进行沟通、保持联系创造一个平台,从而通过对话,增进了解,

  • 标签: 逊尼派 什叶派 科威特 对话 学者 穆罕默德
  • 简介:本文针对韩国学者提出的道教核心思想“神仙思想”系从“韩国传到中国”的论据,展开了道教成仙信仰形成的再讨论。首先论证了韩国“太白山”不是“三神山”,燕齐方士仅是中国古代神仙思想中的一支代表。其次用大量篇幅阐述了道教成仙信仰的形成,虽与古代中国神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还曾受到古代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发达的宗教观念及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养生实践等之深刻影响,这几方面的因素,缺一都不足以导致道教成仙信仰的建立。由此可知,韩国学者所说的神仙思想“首先传到同韩族疆域相近的大陆山东省、河北省,接着传到全中国”,是站不住脚的。结论是,道教乃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 标签: 神仙思想 道教 《太平经合校》 韩国学 三神山 信仰
  • 简介:中国道教学院于11月13日举行特聘教授及第三届研究生导师聘请仪式,并召开研究生教育座谈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四司副司长赵忠海,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兼中国道教学院院长李光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副会长兼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孟至岭、副秘书长周高德出席会议。孟至岭副会长主持会议。李光富会长兼院长、张凤林副会长兼秘书长、朱越利教授、赵忠海副司长先后致辞。

  • 标签: 中国道教学院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导师 特聘教授 座谈会 仪式
  • 简介:9月10—11日,山东青岛举行了“纪念法显赴印取经由崂山登陆1590周年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的学者会聚一堂,认真讨论了法显西行求法,不辞艰辛,回归祖国的精神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与会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崂山风景管理委员会、青岛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代表台湾方面的是随台湾法

  • 标签: 佛教文化 法显 学术研讨会 《佛国记》 文化交流
  • 简介:德国的波兰裔天主教神父马立克(RomanMalek)撰文认为,中国大陆的神学水平相对来说是较低的,但近年以来,中国教会(注)及海外的一些教会机构,都有许多人在为提高中国教会的神学水平作出贡献。可以说,最近十年来已出现相当规模的"活动"旨在使中国修生在神学造诣上往更高层面去发展。然而这项"活动"的结果,除个别情况外,似乎难以令人满意,但另一方面,神学培训及神学知识为中国地方教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基督教会 文化基督徒 中国大陆 神学家 国教会 天主教会
  • 简介:马金鹏先生(1915-2001)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专家、翻译家,是民国年问成达师范学校的首批毕业生和该校派往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的留学生之一,是该校“三长教育”成果的典型,是“成达精神”的传人,一生中在教学、翻译与研究、学术传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标签: 马金鹏 伊斯兰 爱国爱教 学者 纪念 道路
  • 简介:<正>秉承历史慧命,欣逢盛世升平,国兴教昌,南岳佛教在寺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吹响了研究、弘扬南岳佛教文化的法音——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湖南省佛教协会主办,南岳佛教协会承办的“中国南岳千年佛教论坛”将于10月6-7日在衡山磨镜台(传法院)举行。

  • 标签: 佛教文化 “中国南岳千年佛教论坛” 禅宗 传法院 衡山
  • 简介:光阴似箭,13月如梭,转眼间笔者大伯父马宏道教授归真已经40年啦!自1946年起,笔者和他有一段较长时间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经历,因此对他有着极为深刻的情感和了解。当我在纪念与缅怀他的光辉而又坎坷的一生时,不尽引发我对他一生的追思。

  • 标签: 道教 纪念 学者 效力 共同生活 时间
  • 简介:2005年春季,笔者在美国哈佛大学做“伊斯兰教与儒教比较研究”的客访研究项目时,通过图书馆专家林希文博士的帮助,查看了图书馆收藏的美国传教士克劳德·毕敬士先生(ClaudePickens)捐赠的有关中国伊斯兰教的资料。其中有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中国穆斯林先贤、云南伊斯兰大学者马注的墓地。原照是10×12.5厘米大小,经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处理、扫描和放大,

  • 标签: 中国伊斯兰教 美国哈佛大学 穆斯林 学者 大学图书馆 印章
  • 简介:本文以清末伊斯兰教学者马德新的伦理思想为切入点,讨论了伊斯兰教与儒学在伦理层面的辨异及对话,从而对马德新在伦理层面"伊儒对话"思想的现实意义及价值给予充分肯定。

  • 标签: 伊斯兰教 儒学 伦理思想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