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张岱年在《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著文认为,价值第一层含义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除此之外,价值还包含对需要层次和需要主体进行评价问题。从不同需要之间包容与被包容关系来看,整体需要高于个人需要;从人所异于禽兽特有的需要来看,精神需要高于物质需要。人类价值应该就人类与其他物类比较而言,自我价值应该就自我与别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人类关系而言。人类所追求最高价值是真、善、美,其中真是认识价值,善是道德价值,美是艺术价值。关于个人价值可分为两层意义,一是个人社会价值,即能在一定方面满足社会需要;

  • 标签: 个人的社会价值 需要的层次 张岱年 《中国社会科学》 德力并重 最高价值
  • 简介:价值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也具有个体性和差异性。西方普世价值论以价值个体性代替共同性、一元性取代多元性;习近平共同价值论则强调个性与共性、自身一元与世界多元有机统一。基于这种统一,各国倡导“共同价值”以解决人类社会“共同威胁”,满足共同需要、实现共同利益,也就不会构成国家价值安全威胁。价值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立足共同价值,尊重不同价值体系个体性和差异性,实现多元价值体系和谐共存。维护国家价值安全并不仅是关心自身安全,也须在尊重价值个体性和差异性基础上强调共同性,强调世界各国围绕共同利益以实现共同安全,遵循“彼此尊重,平等相交”“合作共赢,共生共荣”“共建共享,权责共担”行动准则,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 标签: 共同价值 价值安全 国家安全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简介:原初道德与宗教处于混沌一体之中。二者分化以后,宗教以其特殊方式提供道德规范神圣性、道德理想人格完满性与社会正义至善性;在宗教信仰特殊形式中蕴含着对真之笃信与对存在终极性关切道德价值精神,并为道德规范提供价值合理性根据。

  • 标签: 道德 宗教 价值
  • 简介:休谟认为道德价值在于人品质,个体品质是其行为原因,只有出于品质行为才具有必然性,才具有道德价值。美德价值来源于其愉悦性和效用。美德愉悦性指向人心理体验和幸福,美德效用则指向社会公益和社会秩序。休谟所论美德价值两个来源实际上区分了两种道德形式,一种是主要与自然美德相关美德伦理,一种是与人为美德或正义相关规则伦理。休谟关于美德价值分析,大体上是基于常识道德立场,同时也以实践为基础,这为当代伦理学理论尤其是美德伦理学定位和发展提供了有价值思想资源。

  • 标签: 休谟 美德的价值 愉悦 效用 美德伦理学
  • 简介:西方价值哲学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日本,受到学者哲人重视。其中,牧口常三郎不仅吸收了西学思想,并结合当时日本社会背景,对价值问题提出自己原创性观点。他价值论思想,一方面可视为价值哲学在日本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其独特思想成果。

  • 标签: 价值哲学 牧口常三郎 创价教育学
  • 简介:人类社会不存在无价值政治。政治伦理产生,正是根源于人类社会政治发展价值选择。从政治伦理发生看,人类社会政治活动对政治实质和政治形式价值分析、对“政治是什么”与“政治应当是什么”价值取向、对政治实质价值和形式价值抉择,是政治伦理发生和建构基础和前提。

  • 标签: 政治伦理 价值前提 政治实质 政治形式 实质价值 形式价值
  • 简介:公共管理价值表达是指公共管理精神追求与价值立场。本文从目的论和方法论双重视角,切入公共管理历史进程,梳理公共管理所指与能指价值所在。一是通过考察从"效率"到"公共善"管理目标的演进,从价值论视角澄明现代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行政管理、新公共管理目的论倾向;二是通过考察从权威"统治"到公共"治理"管理方法更替,从方法论视角彰显现代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价值论意义。无论是管理目的还是管理方法,现代公共管理价值表达都呈现浓浓"公共性"。

  • 标签: 价值表达 公共管理 公共性
  • 简介:<正>“当兵要当吃亏兵,一生能吃亏为人民。”这是胡耀邦同志在为沈阳部队题词。这里,提出了—个富有人生哲理重要问题,即怎样处理和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坚持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提高社会风尚,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什么是“吃亏”呢?“吃亏”就是为了他人或民族、阶级、社会幸福而作出或多或少自我牺牲行为。这种行为动机是出自善良义务感和责任心,是为了成全非我而牺牲自我一种道德选择;这种行为基本要求是贡献,其实质是不计较个人私利。所以我们说,吃亏行为是道德,是为他人谋幸福,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所应有的人际关系,是应该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大大提倡和广为宣传一种道德精神。

  • 标签: 道德价值 人与人 共产主义道德 人际关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无产阶级
  • 简介:在当代,价值冲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在更为广阔、更为深远、更为复杂意义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何来看待价值冲突?这不仅是一个关涉价值冲突有无价值价值冲突效应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事关对价值冲突双重效应如何调适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深入研究和探讨当代人类社会实践中价值冲突问题,弄清价值冲突含义、效应与调适等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标签: 价值冲突 人类社会实践 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 价值立场 冲突问题
  • 简介:舍勒何以要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价值王国?这要从舍勒价值伦理学产生谈起。舍勒是现象学价值伦理学创立者,他价值伦理学不仅包含着丰富内容,并且还引入了情感因素。舍勒正是在前人理论上,批判和继承了康德伦理学,借鉴了胡塞尔现象学,才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价值伦理学,而舍勒价值王国创立,就是为了帮助大众认识他价值伦理学。

  • 标签: 价值伦理学 王国 康德伦理学 情感因素 现象学 创立者
  • 简介:历史上客观派美学和主观派美学分别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角度出发,力图对美进行定义,要么认为美是事物客观属性,要么认为美是主体主观感觉,但最终都在相互责难中走向了失败。其实,"美"是妙不可言。如果非要对美进行言说,那也只能是价值描述,不能是定义式规范。关于美的价值描述可以从否定与肯定两个维度来完成。从否定维度来看,美是超越性;从肯定维度来看,美是存在性

  • 标签: 主观 客观 超越性 存在性
  • 简介:众所周知,归纳是一种科学方法;共识则是哲学中所用一种粗略方法。这两种方法有些近似,有很多人认为二者是指同一件事物,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本文目标之一是要指出这个错误,其次是要说明共识并不理想,乃是因为在没有更好办法之情况下不得已而用之粗略办法。下面第一节讨论"归纳"。第二节讨论价值理论。

  • 标签: 价值理论 归纳 科学方法
  • 简介:解决经济活动中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冲突,谋求两者和谐与协调之途,是经济伦理学基本任务。、人生存方式与活动方式、经济活动主观目的性和无限性与经济资源客观制约性和有限性矛盾性,是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对立历史根源;经济学与伦理学分离则是其认识论根源。这种对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最为尖锐、紧张。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伦理学繁荣则要求经济主体必须谋求两者有机统一。两者统一、整合而形成一种基本经济伦理:“考虑整体经济价值”,即经济价值创造行为要有兼顾道德价值创造行为,经济决策要有兼顾他人和社会需求和顾虑。在解决两者冲突、保持和谐与合作方面,它是一种合适经济伦理。

  • 标签: 经济价值 道德价值 对立 统一
  • 简介:档案查询利用在当今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档案查询利用总体运行良好,实现了档案查询利用现代价值,即实现了档案工具价值、档案信息价值和档案实践育人价值。档案查询利用在实践教学和协同育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 标签: 档案 查询利用 价值 协同育人
  • 简介:政治妥协是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重要现象,也是政治文明程度检验重要表征。它是以公共理性为前提,政治正义为基础,协商民主为关键伦理价值实现。政治妥协是一种理性策略,这种策略是和平政治秩序价值保障,公共理性蕴含政治妥协伦理前提,同时也散发政治妥协伦理智慧。政治正义不仅能为政治妥协提供良好有序政治环境,同时也奠定了合理性、公正性、道义性基础。而协商民主其实也是一种政治妥协达成,政治妥协贯穿整个民主协商过程。协商民主为政治妥协实现营造和平氛围和环境,提供平等对话平台,促使“适度”平衡达成。

  • 标签: 政治妥协 公共理性 政治正义 协商民主
  • 简介:<正>“自我保健是为了强身健身,延年益寿,纯粹是个人私事”,持这种看法的人为数不少。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自我保健不仅仅是个人事,更具有重要社会价值。一、减少社会医疗开支身体健康是每个公民应该享受基本权利,而社会主义制度为每个公民健康权利实现提供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时候,有

  • 标签: 自我保健 社会价值 人均寿命 公民健康权 社会义务 不良心理
  • 简介:传统价值观是典型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立场上的人种主义价值观。它错误地理解了价值关系本质并割裂了客观世界事实关系与价值关系统一,是极其片面、错误与不合理价值观。物道主义价值观是建立在物道主义世界观立场上物道存在主义价值观。它是正确地反映万物彼此之间事实关系和价值关系及其二者统一关系价值观,是全面、正确与合理价值观,是对传统人种主义价值颠覆和超越。

  • 标签: 价值观 物道主义 物道存在主义 物道-物种主义 人种主义 颠覆和超越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价值相似相融是中国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因,它增进了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心理相容、情感共鸣,而关注这种相似相融宗旨却在于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进行深刻改造和现代提升。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现代转换确立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也在价值观层面上直接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价值观,赋予中国传统价值观现代内涵、先进性和无产阶级属性,促进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从传统走向现代。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传统价值观 现代转换
  • 简介:在政治哲学价值体系中,政治正义作为证成理想政治体存在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统摄着平等、自由、民主等其他政治范畴价值导向,是当代政治哲学道德理想和价值目标。政治正义价值导向是对平等和自由两大基本价值原则道德诉求,也是对当代政治社会多元文化价值反思和回应。同时,政治正义作为最高价值理念,也在以其价值导向和功用丰富着当代政治文明内涵。

  • 标签: 政治正义 道德理想 价值导向 价值功用
  • 简介:忠恕之道是儒家根本为人处世之道,亦即儒家根本的人道理念.忠恕之道分为"忠道"和"恕道",前者是对己要求,表现为一种极认真、极虔诚态度;后者是对人态度,表现为对他人理解、尊重、宽容等品质.忠恕之道所内含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应该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族性格.

  • 标签: 儒家 忠恕之道 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