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特朗普执政对美国政治冲击,以及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对欧盟改革影响,成为2017年西方思想界关注焦点。欧美社会政治极化再次引发学者探究民主危机。对中国“锐实力”焦虑反映出西方意识形态防御趋势。反性侵运动兴起也激发了女性主义内部争议。

  • 标签: 特朗普 马克龙 锐实力 民主危机 女性主义 思想工业
  • 简介:"世界历史"观念作为我们理解世界、描述世界理论框架,起源于希腊化时代;中世纪,它融入宗教哲学,完成了哲学化转向.近代以来,理性取代了上帝,"世界历史"观念随之转向认识论,并逐步成为孕育欧洲中心论温床.近代早期,维柯与伏尔泰为近代"世界历史"观念确立了基本范式,这种范式大大削弱了中世纪"世界历史"观念广泛具有的实践性.自康德始,近代"世界历史"观念以德国思想家为其表述者.康德创造性表现在,他认为普遍世界历史存在,首先是人们以某种预想为线索进行撰述结果;赫德尔则以强调个体特殊性与历史性方式来撰述世界历史.西方近代"世界历史"观念集大成者黑格尔.他世界历史思想代表着近代"世界历史"观念的确立与完善,同时意味着中世纪普世主义"世界历史"观念彻底破产.

  • 标签: 历史认识论 世界历史 理性 欧洲中心论
  • 简介:"清谈误国"是自两晋当朝以至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史家与学者对魏晋玄学总体评价.随着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中国学者对西方文化了解深入,受西方文化学术影响和启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评价魏晋玄学.由晚清、民国以及建国后数代学人共同努力,作为中国现代学术重要组成部分,魏晋玄学同周秦诸子、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以及清代学术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学术、思想、文化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重要环节,获得了全新肯定和评价.我们根据20世纪魏晋玄学研究在各个不同时间阶段上所呈现出来受到西方哲学思想影响特点,以及这种研究同中国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间相互关联影响,将魏晋玄学研究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予以评述,以求得对于20世纪魏晋玄学研究有一总体把握.

  • 标签: 魏晋玄学 传统文化 中国哲学 汤用彤 冯友兰 马克思主义
  • 简介:仁是儒学核心。仁基本精神或要义�

  • 标签: 仁学人类文明
  • 简介:20世纪西方政治史学在整个史学领域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其地位和作用没有也不可能因新史学批判而消失,相反,新史学因纠正其初期对待政治史学偏激态度而重新定位.史学不能离开政治史而获得发展,政治史在新史学复兴原因有多种.20世纪政治史学同19世纪政治史学有很大不同,因为人们对政治概念本身理解发生了变化,它范围更加扩大,与其他史学分支联系更为紧密,在理论与现实、历史与政治上保持更好平衡.了解西方政治史百年发展特点,有助于认识西方史学现状和促进我们史学研究.

  • 标签: 传统政治史 新史学 新政治史学
  • 简介:本论文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和西方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性思想"性善论"为研究对象,说明两者在唯心主义色彩、重义轻利立场以及在重视人性后天培养等几个方面的相似性;同时,作者还认识到,由于文化差异,双方在诸多方面又存在不同,主要表现为中西方在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人性观不同、在人性培养方法认识上差别、人与人之间关系差异等。

  • 标签: 伦理学 性善论 相似性 差异性
  • 简介:考察西方行政伦理思想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古希腊哲学为行政伦理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近代人文主义思想为行政伦理产生与发展营造了殷实根基;行政学诞生催生了行政伦理问题生成;新公共行政运动为行政伦理学科学论证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场域。行政伦理学正是遵循这一发展逻辑,由边缘逐渐走向中心并成为新世纪显学之一。

  • 标签: 行政伦理 古希腊哲学 近代人文主义 行政学 新公共行政运动
  • 简介:西方近年来有关收入不平等研究蓝瑛波社会公正是人类一种美好愿望。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都曾为了实现此目标做过不懈追求和努力。本文将对近年来西方国家有关社会公正理论及较新研究成果作一概括综述。以供国内研究者参考。还是在1990年,有...

  • 标签: 收入不平等 收入差异 被调查者 福利国家 跨国研究 匈牙利
  • 简介:米歇尔·图尼埃是享有世界声誉法国当代作家,其小说以颇具特色叙事风格和对存在与身份等问题深刻哲思而闻名于世.其小说于20世纪70年代末被陆续译介,向中国读者开启了20世纪法国“哲思小说”与“重塑神话”文学之窗.本文以时间为序,从译介、研究与接受三个层面全方位展示图尼埃作品在中国传播、评介与产生影响.“新寓言派”热议事件显示中国文学界对图尼埃艺术风格有不同评价.

  • 标签: 米歇尔·图尼埃 译介 研究 接受 价值
  • 简介:由于《管子》一书成书时间、作者及篇章断代难以确定,故当前我国音乐界只能将其中有关乐论美学思想概括为杂糅派。这样不仅忽略了管仲音乐思想和审美观,而且也没有给他一个确切派别。鉴于此,笔者通过对其佐桓前后言行考证认为,管仲音乐观是重使用、讲功利、强国家。其音乐美学思想应属实用派。

  • 标签: 管仲 音乐观 重实用
  • 简介: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中长期占据着主导性统治地位。但到了近代,随着中国社会政治形态急剧变革,儒家现实境遇发生了根本变化。它逐渐地丧失掉了独尊地位,在一片唾骂声似乎就要永远隐退于历史地平线之下。然而,近年来却骤然兴起一股儒学复兴之风,使人们又重新意识到几千年来儒家传统对广大华夏子孙根深蒂固影响力,并引发了学者们对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一系列深刻反思。

  • 标签: 儒家思想 政治文明 现代转向 史考 政治文化传统 统治地位
  • 简介:无论是在纯粹学术还是在公共政策层面,关于宗教价值评估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隐含"判教"内幕,容易诱发群体性观点分歧。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主义与神秘主义、世俗主义与信仰主义,固然会针锋相对,各有立场,坚信本身立场符合甚至代表着真理,就是信徒们,也因其皈依各不相同,对于宗教价值内涵,也更容易接受符合自身宗教特点解释。

  • 标签: 礼乐文明 隆礼 教理 邦国 公共政策 价值评估
  • 简介:刊玛窦是接受过16世纪正宗西方教育,然后来到中国与中国学者进行了近30年学术交流最早西方人。他非常熟悉当时西学特点,而且向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介绍了不同于中国“天圆地方”西方宇宙观,以及中国所没有的西方演绎式推理法。然而,与利玛窦所想到不同,原来中国并不是没有和实用性无关数理逻辑,研究二进制莱布尼茨就惊叹邵雍《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卦序之精妙。不过必须指出,利玛窦西学输入之后,为17世纪以来东亚文人学术有着不可忽视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利玛窦 西学 传教
  • 简介:4月26—27日在美国加州克莱蒙举行,110多名中国生态文明专家、学者和60多名北美、欧洲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出席论坛。主要组织者有: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等。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视域下后现代农业和城乡发展”。中外生态文明专家就“中国是否要走以乡村文明消亡为代价城市化之路”、“生态文明与后现代农业”、“生态文明与乡村发展”、“生态文明与城乡一体化”等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对话。

  • 标签: 生态文明 国际论坛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农业 城乡一体化
  • 简介:9月21日在上海大学召开,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共同举办。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科学》、《学术月刊》相关编辑参与论坛。

  • 标签: 发展论坛 当代哲学 信息文明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简介:10月12—13日在北京举行,由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中国文化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印度、韩国等国家28位专家学者、宗教人士、企业家及管理人员围绕“信仰·伦理”主题进行对话,探讨信仰与人类精神生活关系,交流不同文明信仰之间异同,探寻人类伦理与社会发展路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指出,人类文化本质就是多元,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向世界介绍自己文化与传统。

  • 标签: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文明 论坛 人类伦理 中国文化 人文宗教
  • 简介:4月25~26日在美国克莱蒙召开,由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中共中央编译局、美国克莱蒙培泽学院、美国西雅图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性后现代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来自中美高校、政府、公益组织等相关机构和单位近200余人,基于“为了生态文明教育”会议主题,探讨了“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理念”、“生态文明与现行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变革”、“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教育”等论题。

  • 标签: 生态文明教育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国际论坛 后现代研究 中共中央编译局 教育理念
  • 简介:以宗教和哲学为基础建构起来宗教哲学涉及到以什么方式和立场看待两者关系问题。方式和立场不同导致了宗教哲学学术意义和问题选择差异。西方基督宗教和哲学在同一社会背景长期存在使得两者之间呈现出了复杂历史关系。一方面,西方哲学对基督宗教现象和问题分析与批判,以及基督宗教运用哲学对其自身概念和内容阐释与论证,为西方宗教哲学建构提供了理论上可能;另一方面,长期单纯地对基督宗教问题关注,也使这一哲学在客观性上和广泛性上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 标签: 西方宗教哲学 学术意义 可能性 基督宗教 两者关系 历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