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正>我和钧韬同志于1976年结识,1979年,我俩又都调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他在哲学所,我在文学所。那时,他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出版了《美与生活》,颇受好评。1982年,他转到文学所。他研究《金瓶梅》是到文学所后开始的。1987年,出版了专著

  • 标签: 现实主义 美学 创作思想 赏析 社会科学院 放松
  • 简介:周公制礼作乐,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有感于所处之世礼崩乐坏,向往周公之治,试图恢复周礼。孟子最早提出“孔之道”。先秦儒家以孔为圣人,而其他诸家则借批评孔以表达学派思想。司马迁宣扬“孔之道”最力,东汉明帝时将孔之道纳入国家教化体系。隋代王通承孔子“从”之志,提倡以礼乐之道化成天下。唐太宗时、孔分祀,迄至中唐,韩愈作《原道》,区分治统与道统,“孔孟”逐渐代替“孔”。明末黄道认为宋儒乃因治统缺失而强调道统,从而导致门户之见的产生,因此他弘扬六经、回归孔之学以救时弊。清代朱彝尊亦提倡孔之道,而章学诚则认为义理、博学、文章三者必合于一,乃可通往孔之道,道统于此有向学统转化的迹象。当今反思孔之道的历史发展,对重建礼义之邦、实现文化复兴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 标签: 周孔之道 治统 道统 学统
  • 简介:齐文化对村商埠文化和村商帮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村商埠文化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渠道:传统继承和现代培植。所谓传统继承,就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具体到村的商埠文化,主要传承有齐文化、儒文化、民俗文化和外地文化传统。齐文化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注重发展工商业的思想渗透于以祥子号为代表的村商帮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实践中,村商帮在全国各地的经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山东商人的主体和代表。

  • 标签: 齐文化 周村商埠文化 周村商帮
  • 简介:齐国舞蹈艺术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具有玄鸟崇拜情结的先齐东夷舞蹈,舞以时化、风移俗变的齐国民间舞蹈,还是礼与变俱、以俗为美的齐国宫庭舞蹈,都充分反映了齐国舞蹈的艺术成就,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由丰富内容和独特形式构成的"尽善尽美"的齐国《韶》乐舞,不仅是先秦时期舞蹈的巅峰之作,并被历代作为宫廷乐舞的典范,影响中国舞蹈创新与实践长达2000多年,成为具有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而且对丰富和发展我国及世界舞蹈艺术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齐国 舞蹈 《韶》乐舞 特色
  • 简介:<正>整个宋明儒学的基本精神是确认人性,并进而通过对存于人性中的天理与人欲之张力的处理,以重建儒家人的哲学.刘宗是宋明儒学的殿军,他三易其稿的《人谱》是宋明儒学的最后写本.这个写本不仅是对以往思想的简单总结,更是直面阳明心学之后晚明思想所出现的裂变所作出的回应,宋明儒学的最终归结便于这种自身的推进发展中完成.然就笔者所见,除吴宓于三十年代清华大学讲授“文学与人生”课程时将《人谱》列于“应读书目”(吴宓文学与人生》第4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表现出特别的重视外,少有学者对刘宗这一自认为最重要的著作作专门讨论.本文在借晚明儒学内外的问题以说明刘宗《人谱》的性质之后,细论《人谱》,期望能展示出来明儒学人学最终归结的精神旨趣.

  • 标签: 刘宗周《人谱》 宋明儒学 心性本体 功过格 王阳明 人的哲学
  • 简介:状元殿试对策与其他文章的明显区别在于它是给皇帝进言的文章,因此就要讲究进言艺术.纵观历代状元殿试对策,其对策艺术主要有:谦虚的态度,表明自己学识浅陋;对皇帝天资聪颖、治国有方的赞颂;委婉迂回的劝谏,进退灵活、虚实有度、柔中带刚地达到进言目的.

  • 标签: 殿试 对策 艺术
  • 简介:漳浦县黄道纪念馆中的天方盘和黄道《易象正》中的天方图大同小异,本文细致分析比较了二者结构的区别和相似,对其方圆数度关系作出考释。天方图是黄道周易学体系的重要基石,在其易学著述中,很多易、历、律的象数关系,都要根据天方图来说明。方以智一家三代对黄道的天方图都很欣赏,黄道的天方思想实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 标签: 天方图 天方盘 方圆 易象数
  • 简介:<正>当晚明衰世,刘宗周一生在政治上并无大的作为,但在学术上却有相当高的造诣。他的全部学说,以“诚意”为根基而以“慎独”为宗旨。本文论述其心学体系的理论构成及各理论间之内在的逻辑关系。一、意念内涵的界说在总体上,宗之学是当阳明末学流于种种弊端之后而在学理上对其提出的某种匡救。他评论当时学界说:“今天下争言良知矣,及其弊也,猖狂者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超洁者荡之以玄虚,而夷良于贼,亦用智者之过也。夫阳明之良知,本以救晚近之支离,姑借

  • 标签: 刘宗周 心体 体用关系 慎独 本体 经验世界
  • 简介:立昇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全书共345页。本书为《立昇文集》(三卷本)的下卷,是作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易学研究论文的结集整理。全书的内容涉及易学体例研究、易学史研究、易学出土文献研究等方面。在易学体例研究方面,作者对'太极'、'阴阳'、'四象'、'八卦'、'易象'、'易数'、'卦位'等易学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对《周易》经传的产生、易学流派的发展等问题进

  • 标签: 周立昇文集 文集谈 易录简介
  • 简介:《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宋明理学的重要论题,白朱熹以之作为道统论的依据,并提出了完整的理论解释后,此“十六字心传”便为理学家们所广泛讨论。明末的刘蕺山对十六字诀有着极大的兴趣,终其一生都探讨不断,尤其是晚年蕺山结合诚意慎独之说,

  • 标签: 刘宗周 诠释 宋明理学 道统论 理学家 刘蕺山
  • 简介:“过(恶)”思想是刘宗《人谱》核心话题之一。《人谱》将人的“过(恶)”划分为“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和“恶”诸形态,并深刻阐发它们的产生缘由及思想实质。从现象言,《人谱》关注人生存世界中具体的“过(恶)”的形成与危害;而其实质,则是探索意义世界中“本心”的客观性和常在性,是对人性本质的理性把握。

  • 标签: 《人谱》 “过” 迁善改过“本心”
  • 简介:《聊斋俚曲》是讲唱用的唱本,说唱性是聊斋俚曲的重要艺术特点。它的说唱艺术表现在唱词文本中的说唱性和曲牌音乐的说唱性。这两方面的说唱特点结合起来,为代言体的讲唱创造了方便条件,为聊斋俚曲的思想表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标签: 聊斋俚曲 唱白相间 散韵交织 说唱艺术 曲牌
  • 简介:坐落于秦淮河畔、石头城下的南京艺术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也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的高等艺术学府,其前身是1912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美术图画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专董事会主席,并为校歌作词、题写校训、学训。1922年,颜文襟先生在苏州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 标签: 南京艺术学院 学院概况 现代美术教育 上海美专 专科学校 董事会主席
  • 简介:宋元易学对墨梅艺术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易学的理学化实现的,主要体现在创作论和批评论两个方面。影响到创作论上,一是在创作技法上宋元墨梅艺术创作讲求由象数阴阳推究作梅神理,二是在创作主旨上借《梅花太极图》批判佛教的世界观。影响到批评论上,一是借气化原理来解释墨梅“清美”和“生意”的风格,二是借“子太极图”来比附扬无咎所创空圈之法。宋元墨梅艺术所受易学之影响本于《易》而超越了《易》,具有借易学发扬儒学的鲜明特点。

  • 标签: 墨梅 《周易》 理学
  • 简介:<正>《老子》五千言,以“道法自然”的哲思奠定宇宙观基础;然在其玄虚灵妙的时空意识中,蕴涵着的却是当下的人生精神。可以说,老子的宇宙观实从人生观体悟而来,其所意构的万物玄同之自然状态,正是人生精神的本质显现。如果从老子的语言呈示的表象符号去把握其人生哲学,会出现两种牴牾之见:一种见解认为老子的人生是自然的人生,其“虚静”思想派衍出庄子学派的旷放人格,构成先秦道家的主体意识;另一种见解认为老子的人生是社会的人生,其世俗观念表现出的愤懑、机诈与庄子的超世人生别若霄壤、情志轩轾。如果我们对老子的人生哲学作艺术观照,就能发现老子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人生是经心灵的统摄、提升而达致一种境界的艺术的人生。

  • 标签: 老子人生哲学 人生精神 宇宙观 主体意识 道法自然 自然状态
  • 简介:<正>齐瓦当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建筑史和艺术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是研究齐国历史、艺术、民俗、语言文字、文化形态的重要资料。特别是对工艺美术、装饰造型等方面的实践与研究具有很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但是从齐文化的整体来看,对齐瓦当的研究还很不够,尤其是对齐瓦当艺术方面的研究更加不足,故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从三个部分对齐瓦当的艺术表现手法作一初步探析。

  • 标签: 云纹瓦当 半圆形 艺术表现手法 圆形瓦 齐文化 装饰纹样
  • 简介:领导美是社会美的高级形态,真善美是领导的最高境界,领导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和丰富多彩的审美形态.领导美学命题把美学对人的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也更能体现领导学的本质和目的.

  • 标签: 领导 艺术 美学
  • 简介:10月2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冯刚,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副校长杨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院系的领导和专家代表,全国中小学政治课教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职能部、处及兄弟院系领导、相关院系离退休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代表共300余人出席大会。开幕式上,刘利高度评价思政系60年来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标准研制以及教师培训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冯刚就加强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与大家交换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江怡教授提出,“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个重大问题。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理论与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政教
  • 简介:再论抗战后期佛海思想之变化马振犊众所周知,佛海是汪伪集团中的第三号人物,他“下水”为奸是其在“抗战亡国”思想指导下主动的自觉行为,并且有一套汉奸“和平”理论以为根据。然而,在其投敌后,几年来奴才生涯,也使其思想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使其在...

  • 标签: 周佛海 抗战后期 蒋介石 日本 汪精卫集团 伪政权
  • 简介:刘宗将《大学》八目之一的“诚意”中的“意”解释为一种深微的道德意向,即心的道德主宰,而不是已发的善恶意念。以此为基础,他对阳明的“四句教”进行了系统的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新“四句教”。通过对阳明四句教的批评,刘宗周一方面对阳明四句教潜在的矛盾及可能的流弊进行了揭示,另一方面通过对《大学》前四目的重新解释,将知纳入到意中,力图以此解决阳明后学知而不行、知行分离的流弊。

  • 标签: 心意知物 诚意 良知 四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