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在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多元化格局下,已渐次形成马克思生活哲学研究蔚为壮观的态势。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出场是对马克思哲学回归生活世界原则的深度推进与实质性提升。其作为一种探索马克思哲学的新范式,为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景式的理论图景,凸显了马克思哲学在价值观、批判对象、理论目的、真理观、哲学类型、理论与生活主体以及哲学的归宿等诸多方面所实现的一系列根本性转变,突出了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所具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特质。

  • 标签: 马克思生活哲学 马克思哲学研究 出场 意义 回归生活世界 多元化格局
  • 简介:楹联可记录悠远历史、传承灿烂文化、寄托诗意情怀,阐明万物哲理。楹联文化是璀璨的华夏文化中一个雅俗共赏的文化品种,中国楹联文化洋洋大观,可从官场政治权谋的文化透视、经济行业盛衰的文化凸显、历史人物形象的文化折射、自然地理风貌的文化建构、事业爱情并重的文化品位、远大理想抱负的文化浸润、品格情操养成的文化熏陶、世事友情感悟的文化底蕴、游戏娱乐文字的文化图景、旷世绝联智慧的文化寻根十个方面管窥中国传统文化。

  • 标签: 楹联 文化 无情对
  • 简介:《荀子·性恶》篇是苟学派作品,未必是荀子作。该篇提出“性恶”说,可是在政教问题论述中,却相信人易于教化,愿意向善,与儒家主流人性观一致。“性恶”其实只是立说.并非思想。《性恶》篇的来源,有墨家《尚同》篇到秦法家的初始人性判断,儒家传统的教化乐观主义,以及荀子性、为相分说和情欲界定人性说,在诸子人性思想脉络流变中,可看出“性恶”说的特点。《性恶》篇是古代唯一“性恶”论,却不是对人性恶真有认知的学说。墨、法、道、儒诸家对人性之内在问题和危险各有洞见。

  • 标签: 性恶 荀子 墨子 法家 庄子 幽暗意识
  • 简介:<正>帛书周易0259严灵峰[马王堆帛书易经初步研究]自序东方杂志复刊14卷2期页10—111980年8月0260严灵峰马王堆帛书易经初步研究台北成文出版社215页1980年7月经子丛著第5册页1—215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3年5月

  • 标签: 马王堆帛书 周易研究 帛书周易 易经 北京师范大学 台北
  • 简介:《周易》研究著述分类目录(十一)(台)林庆彰蛊146谭戒甫周易蛊卦义志学月刊13期页5—71994年10月147钱钟书蛊:干蛊之解管锥编第1册页16—18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8月;台北兰馨室书斋不著出版年月148王广健蛊:风下山,女惑男中华易学2卷...

  • 标签: 《周易》研究 易学 分类目录 华北日报 钱钟书 占卜术
  • 简介:在任何现代政治场域中,过度关注、强调、放大人民的抽象形象都是不明智的,只有具体的人民才是正当性的真正源泉。本文据此着力于共和国六十多年来对人民的想象、界定与分类,勾勒了不同时期并存的三个人民形象,指出必须发现具体的人民,满足绝大多数人民的需要,才能实现良性的政治互动、良好的治理状态。人民必得发现,必须发现人民,理想政治大厦才能有坚实的支点。

  • 标签: 人民 发现人民 人民的形象 抽象的人民 具体的人民
  • 简介:古代的马具有重要的经济与军事价值,当时能够殉马者大多是一些身份较高的贵族。本文通过将山东临淄齐故城五东周墓殉马坑与淄博淄河店二战国墓殉马坑、河南新郑郑国祭祀遗址殉马坑以及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遗址殉马坑进行相互对比,来揭示临淄齐故城五东周墓殉马坑之特点。

  • 标签: 东周 殉马坑 殉马方式和殉马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