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沈有鼎认为《墨经》“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①中的句子“这是牛”、“这不是牛”是一对“矛盾命题”。②周云之、刘培育进而认为是“单称矛盾命题”。③但是沈有鼎等并没有给出《墨经》文本的句子,命题、单称命题,本文认为,在确定出句子,命题、单称命题后这些说法是可以成立的。本文将《墨经》对单称命题等的认识作一概述。

  • 标签: 单称命题 《墨经》 矛盾命题 沈有鼎 句子
  • 简介:<正>《经济》是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在十八世纪中叶形成的重要著作,它对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科学功绩,曾被马克思誉为“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①;而《周易》则是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文化产物,其萌芽期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它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一直受到中国历代学

  • 标签: 经济表 周易 魁奈 十八世纪 中国传统文化 六十四卦
  • 简介:<正>《金瓶梅》这部奇书的研究已日益成为显学,“金学”领域堪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人才济济。其中.江苏省社科院周钧韬的《金瓶梅》研究引人注目。审视他的发展轨迹,会有助于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周钧韬是1983年才涉足金学领域的,短短几年

  • 标签: 成书年代 万历中期 吴晗 太仆寺 显学 双向汇流
  • 简介:“德”字在先秦文献中有“性质”、“属性”义。传本《易传》除大量带有德性内涵的“德”字外,还保留了“德”的“性质”、“属性”义,如“蓍之德”、“卦之德”、“阴阳合德”、“神明之德”、“杂物撰德”、“和顺于道德”等。准确理解《易传》上述命题的意蕴,应将“德”之“性”义作为重要的参照。

  • 标签: 《易传》 神明
  • 简介:布洛维的社会学马克思主义主要议题有:马克思主义讨论四立场论、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不适用论、马克思主义“社会”概念缺失论、国家社会主义批判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边界主题论、“想象的真实乌托邦”论等。这种理论表面上援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若干原理观点,但在实质上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两个完全不相等同的范畴。从对马克思主义立场、内容、形态,从社会与公民社会的区别与联系,从国家社会主义的正功能与反功能,从乌托邦与社会建设四个方面看,这种理论在相当程度上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并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学做出了并不很令人信服的改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论域内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可以成为对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回应。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社会学马克思主义 布洛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廖名春先生的文章认为“童牛”之“童”为动词,“去尽”或“脱尽”义。本文认为廖文无论在材料运用上,还是在方法运用上都存在问题,《周易》“童”有“去尽”义之说不能成立。

  • 标签: 周易 童牛 去尽
  • 简介: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存在着一批表现儒家“亲亲相隐”观念的画像和铭文(习称汉画),为考察早期儒家亲亲相隐这一学术公案和消除当前相关研究中的诸多疑问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亲亲相隐是对血缘亲情的维护,亲属之间的相互保护是率真的表现,是对人性的尊重,“隐而任之”兼顾了亲情和公义,是亲亲相隐中的责任担当。亲亲相隐与血亲复仇是孝悌思想的两个重要侧面,同’根相生,儒家对血亲复仇的重视与播扬,是在亲亲相隐流播线路上安装的预防滥隐闸门,体现了儒家对亲亲相隐利与弊的深入鉴察,对可能出现的徇私枉法行为提供了有效制约。司法腐败无论是品格还是意趣,都跟儒家的亲亲相隐别同霄壤,亲亲相隐本身并不具备生发司法腐败的基因。亲亲相隐题材汉画是早期伦理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深入地考察早期儒家孝道伦理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出土汉画 亲亲相隐 隐而任之 血亲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