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此“疑”、“信”之“”,主要指北宋庆历以前传统古典学而言的。传统  古典学至宋代而始疑,至近代而大疑,形成“疑”思潮。20世纪初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以对传世文献作重新判断,是一次重要的古典学重建活动。而李学勤先生提出“走出疑古时代”,则标志着它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是,“走出疑古时代”,并不意味着走向“释”。冯友兰先生对其“释”的解释,前后有很大的不同,而最终倒向了“疑”。中国古典学的正确发展方向,应该是从“疑”走向“正”。“正”即“修正”传统古典学。它一方面肯定传统古典学基本上可靠,只需“修正”;另一方面承认传统古典学也有缺陷,所以需要“修正”。具体言之,它大致可以归结为“四正”,即“反正”、“纠正”、“补正”和“判正”。

  • 标签: 疑古 释古 正古 古典学重建
  • 简介:本栏是为初学《易》者而开设的通俗讲座,除“《周易》经今注今译”外,还将分期陆续刊登《周易》的卦气、纳甲、互体、筮法、占法等易学基础知识,目的在于引导易学爱好者入门,进一步发掘和弘扬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遗产。

  • 标签: 今注今译 周易 君子 古经 注释 潜龙勿用
  • 简介:<正>经文:■鼎:元吉,亨。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 标签: 今注今译 经文 注释 雷电 战雷 闲言
  • 简介:《老子》中有很多思想观念都传承了前人的思想经验,老子对这些“之道术”进行了关键性的理论提升,使之凝聚为富有哲理的命题,由经验形态的思想观念上升为系统的学说理论,成为了道家学说的重要理论内容。本文考察了老子“贵柔尚弱”、“谦下不争”、“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功遂身退”思想的理论来源,分析了老子如何对这些古老的生活经验进行了何种理论提升,使之由应用之“术”的层面提升为哲理之“道”,发展为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本文力图还原老子思想的本义,强调避免用“以柔克刚”、“以不争为争”、“欲取姑与”、“激流勇退”等后起的应用义、引申义来理解老子本人的思想。

  • 标签: 老子 本义 应用义
  • 简介:震卦所阐释的是人们面临震恐之事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态及其后果,强调了智与勇的统一。卦辞讲遇震恐时处变不惊、有大智大勇,方堪当大任,是本卦所代表的最佳状态;初九爻讲遇震恐之际虽稍有短暂慌乱,但随即能沉着应对,是本卦的次佳状态;六二爻讲危险来临时,要沉着冷静,不能失去理智、逞匹夫之勇,要根据具体情势,适时进退;六三爻讲心中要有所敬畏、有所恐惧,要时时警醒、谨慎行事;九四爻讲因遇恐惧而缩手缩脚,使平常的行为能力不能正常发挥,是勇不足而影响智(能力)的发挥的结果;六五爻讲常历风险者易放松警惕、麻痹大意而遭致灾祸,是有勇而谋不足的结果;上六爻讲胆小委琐事无成,这样的人一定既无勇又无谋。

  • 标签: 震卦 智与勇的统一 处变不惊 适时进退 警惧行事 临危畏惧
  • 简介:《涣》卦当言发洪水。卦名"涣"意为洪水泛滥四散而冲击,即所谓发洪水。初六"马壮",谓洪水泛滥冲击,某人乘矫健壮实之马奔逃。九二"涣,奔其阶",谓洪水泛滥冲击,人奔跑上较高的阶地台地。六三"涣其躳",谓洪水泛滥,冲击某人。六四"涣其群",谓洪水泛滥,冲击众人。"涣其丘",谓洪水泛滥,冲击、包围、漫上高大的聚居之丘。"匪夷所思",谓洪水水量之大、烈度之高,远远超出人们平常想象和认知的程度。九五"涣其榦,大号",谓洪水泛滥,冲击修复城墙所用的榦木,民众惊慌呼号。"涣王居",谓洪水泛滥,冲击宫城内王的居处。上九"涣其洫",谓洪水冲击沟洫。"去逖出",谓洪水沿沟洫排出,远离而去。《衷》曰"是故占曰:……《涣》称而救",谓占《涣》卦发洪水之象,可明禹称扬上帝之命治水,救助民众之义。《衷》曰"《涣》以行权",意为占《涣》卦发洪水之象,可明禹治理洪水行使权力之义。

  • 标签: 《涣》卦 发洪水 涣其丘 涣其榦 涣其洫
  • 简介:齐国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至公元前221年统一于秦,历800余年,在先秦各诸侯国中,开国最早,亡国最晚,历史最为悠久。其间,齐国数度得兴,两创辉煌,由初封时僻处东海一隅的弹丸小国,逐渐发展成为有周一代雄居东方的大国、富国、强国,完成了一个由霸业、王业至帝业的过程,几近统一中国。然而这样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却在战国最后60多年的时间里迅速衰落,最终被秦国所灭。齐国由小国、贫国、弱国变为大国、富国、强国,其中的经验固然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强大齐国的衰落、灭亡更是引人深思、发人深醒。

  • 标签: 齐国 明智 读史 公元前 诸侯国 先秦
  • 简介:从帛书《易传》证知孔子说《易》引用熟语邓立光谦德与慎言都是中国上古相承的德性,是统治者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要求。从帛书《易传》中可见孔子言谦德有取于周公之言,慎言之教则有取于《金人铭》。今本《谦·彖》的“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

  • 标签: 《易》 《易传》 孔子 《韩诗外传》 《二三子》 《缪和》
  • 简介:寻微探幽树重华──喜读《周易述论》崔波刘太恒先生的《周易述论》最近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周易》研究领域里所取得的又一可喜成果。它既是一部对中国哲学史研究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又是一部通俗易懂、见解新颖且可读性强的著作。值得我们学习和研讨。...

  • 标签: 《易经》 《周易》研究 《易传》 述论 六十四卦 《易》
  • 简介:对唐代经学家颜师是否参与了《五经正义》的编撰这一问题,学者的看法颇有不同。通过考辨史料,可知颜师于贞观十二年开始参加了《五经正义》的编撰工作,但在贞观十五年退出。退出原因为:在《五经正义》编撰期间,唐太宗筹划封禅之事,所用礼仪多采纳颜师《封禅仪注书》的意见,但贞观十五年前往泰山封禅途中遭遇彗星,颜师从而在政治上失宠;颜师性格简傲,与编撰集团关系紧张,编撰队伍借机将颜师排挤出去;颜师与孔颖达等主撰者的学术观点不同,编撰集团将颜师对《五经正义》所作的疏解删削至尽,因而后来《五经正义》的撰者中不提颜师的名字。

  • 标签: 颜师古《五经正义》 编撰
  • 简介:本文考察了《周易》经的成书及流变过程,提出了解释《周易》经应该遵循的五个基本原则。据此,笔者对《周易》经中的《离》卦、《兑》卦作出了新的解释。作者认为,《离》卦以狼群袭击人类喻异族入侵。其中的“离”就是狼。狼很可能是异族入侵者的图腾,也是对该族人的称呼。笔者认为,《兑》卦反映了先秦比较常见的巫术之一——“说”。“说”是向神灵祈祷的一种巫术。从出土的占卜材料来看,占卜时若遇到有“忧”或有“祟”,贞人往往建议人们进行“说”以除之。

  • 标签: 《周易》古经 解释原则 《离》卦 《兑》卦 “说”
  • 简介:一代贤相万流芳──齐相晏婴评传景以恩春秋时代,齐国值得大书特书的政治家莫过于管仲、晏婴。从建勋立业讲,晏子不如管子,从节操人品讲,晏子似又胜过管子。太史公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可见其人格力量感人之深。研究晏子一生处世为人,对...

  • 标签: 晏子 晏婴 《晏子春秋》 《史记》 齐国 忿然作色
  • 简介:通行本经分为上下两篇.对于其何以如此分篇,生当北宋的易学家程颐,在承继、整合和等的观点的基础上,作,明确提出以阴阳为基准分篇的原则,指明"阳盛者居上篇,阴盛者居下篇",并逐卦作了分析,丰富了人们在此领域的识见.

  • 标签: 《周易》古经 分篇 程颐 上下篇义 阴阳
  • 简介:任希,初唐诗人,其生平事迹在《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孝友》中原本有传,但该传阙漏不详,并有差误,晚出史料转相抄引,贻误后学。本文试图通过对任希的文献资料加以梳理琐考,以便略详其生平,补史之缺,澄史之误,或可给后来者提供些研究便利。

  • 标签: 《新唐书》 任希古 辨正
  • 简介:  临淄齐文化研究社于1999年12月3日在齐国故都临淄召开了齐俗研讨会.有党政及有关部门领导人、齐俗研究学者共38人到会.研讨会收到论文20篇,其内容就纵向讲,上湘三代,下及秦汉;就其横向讲,涉及到了齐地、…………

  • 标签:
  • 简介:杂剧、传奇是中国古代戏曲梨园中的一枝繁花。素重传统文化积累的齐鲁书社,在挖掘整理出版《元曲四大家》、《全明散曲》、《全清散曲》、《诸宫调》、《董西厢》和.《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等戏曲品牌古籍的基础上,把握近年来大众戏曲文化复苏的良好势头和时代永恒的爱情主题,适时编集出

  • 标签: 《四大古典爱情悲喜剧》 戏曲文学 传统文化 通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