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正>《孔子研究》编辑部提出在学术界开展“心性之学”的讨论,我认为是很必要的。这不但有理论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也有现实意义。要正确开展“心性之学”的讨论与研究,首先就必须重新认识与评价“心性之学”。“心性之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十多年的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心性之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心性之学”的深入研究,我觉得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 标签: 心性之学 学术界 太极 圣人 宇宙 重新认识
  • 简介:中国古代关于认识真理性检验标准的思想可以大致归纳为四种主要观点。先秦及汉代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已经有了把感觉经验和行为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思想;古代唯心主义思想家则坚持无客观标准论,他们要么直接坚持主观标准论,要么认为根本无是非标准可言;宋、明、清时期的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并坚持以客观事物或事实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与此不同,王廷相、王夫之、颜元等人则提出“行”标准说,这种颇具光辉的哲学思想,使中国古代关于认识真理性检验标准思想的探讨大大前进了一步。

  • 标签: 认识真理性 检验标准 行为效果 主观认识 客观事物 实践
  • 简介:认识论角度看,“模型”是对客观存在的“原型”事物的反映,而反映的本质就是在意识中用“模型”来理解和表示“原型”事物的过程。“模型”在感性认识阶段表现为形象或图像,在理性认识阶段表现为数学关系或概念体系。只有将感性材料构成“模型”后,理性思维才能处理,从中获得规律性认识。“模型”需要向“原型”不断趋近。将某一认识阶段的“模型”绝对化容易导致独断论,而将所有“模型”等同看待会导致认识上的相对主义。在以直觉为主的形象和图像模型建构中,逻辑审视更为关键。而在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建构中,直觉的启发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 标签: 模型建构 认识论意义 “原型” 认识阶段 感性材料 理性思维
  • 简介:从不同视角、观点出发来分析、观察工程,会有不同的图景和认识。人们不仅需要从要素观点认识工程,更需要认识和把握工程的“本根”,研究工程本体论问题。工程本体论认为不能把工程看作科学或技术的衍生物、派生物或依存物,工程有其不可否认的作为“本体”的地位。工程是直接生产力。工程活动现实地塑造了自然的面貌、人和自然的关系,现实地塑造了人类的生活世界和人本身。工程本体论不同于自然本体论,因为它突出了工程活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改变自然的活动;它也不同于西方哲学中的神学本体论,因为它突出了工程活动的人本性质而否定了那种神学本体论观念。

  • 标签: 本体论问题 工程活动 自然本体论 神学本体论 “本体” 生活世界
  • 简介:<正>关于孟子认识论的评价问题,学术界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对此,我们应该作深入分析,不能简单地下结论。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一尝试,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一、“良知”、“良能”的先验论人的认识是从何而来的?孟子认为是人先天就具有的。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

  • 标签: 孟子 认识论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理论 感性认识
  • 简介:法治的核心理念,一是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和限制,二是对人民权利的维护和保障.法治是政府存在和运行的重要依据,政府亦是践行法治精神,实现社会法治的重要运行载体.法治与政府的结合要求政府在具体行政行为中遵循着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原则.在现实中,法律和制度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常会受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影响,使政府在行政过程中陷入良法与恶法、现实法与自然法两难抉择的困境.而如何在这种困境中明辨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正义性,是法治国家的哲学基础.

  • 标签: 政府法治 行政行为 价值意蕴 合法性 正义性
  • 简介:本文集中讨论了中有关山林资源的问题,分四个方面:(1)对破坏山林资源所产生恶果的认识;(2)对树木生态的认识;(3)重视保护山林资源;(4)保护山林资源与"大生态观".

  • 标签: 管子 山林资源 生态
  • 简介:<正>在春秋诸国争势的时代,齐国在较短时间内力挫群雄,最早成为东方强国,这不仅有其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而且因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统治阶级的尚武精神密不可分。不少学者也注意到了齐俗尚武的问题,我们结合对有关文献的考察,研读《诗经》,愿为续貂。

  • 标签: 狩猎诗 地理环境 尚武精神 统治阶级 齐风 社会经济
  • 简介:宪法解释制度是宪法学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宪法体制中,宪法解释的涵义的限制使用是讨论宪法解释制度的前提。宪法解释在我国宪法体制中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条文的解答,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等国家机关均无此种权力。但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解释权在实践中长期处于搁置状态。因此,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合理构建既要在现实层面立足于宪法的规定,完善宪法解释制度的具体环节,又要在理想层面将宪法解释权与违宪审查权统一作为宪法解释制度发展的未来目标。

  • 标签: 宪法解释制度 违宪审查制度 中国 宪法学 合理构建
  • 简介:<正>严复以其在甲午至辛亥期间的数篇政论及西学译著名世,其中尤以《天演论》的翻译最为著名.时当甲午新败,举国震惊,严复说:“中国自甲午一创于东邻,庚子再困于八国,海内憬然,始知旧学之必不足情,而人人以开瀹民智为不可已.”(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152页).穷则思变,严子几道(严复,初名传初,乳名体乾;1866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时改名宗光,字又陵;1897年,严又陵从英国返国,改名复,字几道)以其兼通中西的深厚学力,率先向清末变迁中的中国社会、学术、政治等各方面,以中西比较的眼光,发出猛烈的批评.

  • 标签: 严复 《老子》 《庄子》 老庄哲学 “超越” “内在超越”
  • 简介: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学的核心。近代以来,许多学者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解仁,把仁解释成全德之名,这样的解释一方面把仁只作为道德德日来看待,降低了仁与天人会通的精神品格;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仁之内涵的空泛,从而不能让人真正体认到仁的真精神。考诸先贤论仁之精要,依据《论语》之文本,可知孔子之仁实有体有用,其体本于性与天道,其用即同情之心、感通之心,必统其全体大用,乐行不息,始可识得仁之精义。

  • 标签: 全德之名 体用
  • 简介:本文对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华夏歌唱史进行了初步梳理,撷取其独具特色的鲁、齐、楚文化语境中的歌唱艺术予以分析,并确立其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中的典型意义。同时,对歌舞作为一种行为艺术,其在人类早期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历史价值,作者也予以初步考量与评析。

  • 标签: 华夏音乐 《诗经》 《大风歌》 《成相》 歌舞
  • 简介:天、地、人三才各有其道的思想乃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的共识,但只有《易传》对此作了深入而一贯的探讨,从而影响深远。在《易传》那里,天、地既有其体,又有其德。天之体为阴阳之气,地之体为刚柔之质。阴阳之气实质上是能量与信息所构成之“场”,而刚柔之质则是气的能量密集化的存在形式;另一方面,天之德为乾,而地之德为坤。乾是健动不息的创生品格,而坤则是厚德载物的接纳性品格。天地各有其能,各具其德,但只有人能够会通天地之能、合和天地之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的智能能够代替天地,因为人总是有其自身的限制,但人的存在也同样不是天地的重复,而是以其不同于天地的品格,与天地并列为三。

  • 标签: 《易传》 天道 地道 人道
  • 简介:<正>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人类认识史上的巨大贡献在于,致力于认识论的探讨,提出并解决了若干重要的认识论问题,实现了哲学研究方向的根本转换。关于培根认识论的性质与特点,学术界

  • 标签: 理性认识 马克思 哲学思想 主体能动性 学术界 认识论问题
  • 简介:明代“大礼议”围绕明世宗入继大统后的伦序安排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争辩。清儒从礼学角度入手,不但彻底否定了张璁派“统嗣二分”原则,同时又批评杨廷和的伦序安排认为其会导致太庙“昭穆紊乱”。那么在清儒那里怎样的伦序安排才能使太庙“昭穆不紊”?清儒对太庙昭穆的认识与其对整个宗法制度的理解密不可分。宗庙的昭穆之常为父子相继,昭穆之变则会出现“以弟后兄”“以孙后祖”的情况。本文正是希望在这一常一变之间梳理出清儒对于昭穆制度的认识,这也将有助于辨明清儒“大礼议非礼”一说的礼学基础。

  • 标签: 礼学 昭穆 大礼议
  • 简介:<正>《管子》是一部具有丰富的经济思想的中国古代典籍。本文仅对书中有关充分利用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作以探讨。一、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管子》把土地看成是万物的本源,“地者,万物之本原。”(《水地》)土地的功能就是生养万物,“地生养万物,地之则也。……地不易其则,故万物生焉。”“天生四时,地

  • 标签: 农业生产 管子 资源发展 土地要素 充分利用 土地资源
  • 简介:“战”之词义,主要有两解:一曰交战,一曰交媾。本文认为“战”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为斗争与相合的统一,相合是其本质,“交战”义则违背了“生生之谓易”之至理;征之帛书《周易》和《焦氏易林》.认为“战”确有“交媾”义,怛“交媾”未能传达《易》“战”形神兼备之神韵:“战”既勃发着流宕不羁的野性,又凸现至情至睦之质;既充满情感,又饱含形象性,它是远古时代情蕴的写照。对于这样一个浓缩了《周易》精神的词汇,我们应该从哲学和情感两个层面上把握它。而不应该简单化、机械化地观照它。

  • 标签: 两解 《易》理 神韵 形神兼备 文化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