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雾霾主要是由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组成,其实后者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例如PM2.5。这种颗粒物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例如这种重金属。又名水银,是一种剧毒物质,通过接触或呼吸进入人体,并蓄积在人体内,特别是脑部组织内,使神经中枢破坏而神经失常,坐立不安,痛苦万分。

  • 标签: 雾霾 汞污染 甲基汞 温度计 节能灯
  • 作者: 李广德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2009年第1期
  • 机构: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进入电子时代的现代人类充分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实惠,同时也被它所困扰。电池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麻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污染正成为一项全球面临的严峻污染,尤其是电厂燃煤在其中占了极大的比例。本文主要对当前污染形势、各国政府监测要求做了梳理,对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中校准器、催化转化方法、测量方法、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点及注意点做了介绍。

  • 标签: 总汞测量 汞校准器 汞CEMS
  • 简介:摘要致使我国出现污染的原因就在于因有色金属冶炼时烟气的排放所导致的。我们针对有色金属冶炼的烟气排放控制工作研究中,将从冶炼中烟气排放的特点为重点,对排放烟气的处理形式进行有效分析和研究,由此从根源来控制和杜绝烟气中的排放量。对于国内的有色金属冶炼厂中,运用的金属原料都有不同的差异表现,所以在制定废气处理形式中,应结合所运用的原料特性,以因地制宜的原则来选择更为合理地烟气排放控制策略。文章就主要针对我国有色金属冶炼中烟气排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各种排放控制形式进行探究,由此能够为我国有色金属冶炼烟气排放的有效控制提供有利保障。

  • 标签: 有色金属冶炼 烟气汞排放 控制技术
  • 简介:摘要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前人120万化探成果对比,确定该区域矿种和成矿前景。

  • 标签: 雄黄 辰砂 泥化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金属毒性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来探讨金属毒性视网膜病变的可能理论依据。方法对金属中毒视网膜进行视网膜电图功能检测和视网膜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论金属中毒可导致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损伤视功能。

  • 标签: 金属汞视网膜视网膜电图电镜
  • 简介:摘要气体地球化学找矿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可以应用于寻找金属矿床(多金属矿、金矿、铜矿、铅锌矿、钨矿等)和可燃性矿产(煤、石油、天然气),而且在查明隐伏构造和地热方面也得到了应用。本文着重于气体地球化学中的气测量技术的发展,测量的工作方法、气晕与矿体的空间关系以及气测量的应用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使用DMA-80直接测仪测定标液中的含量,探究随时间变化自动进样的样品盘中测定值的变化。经实验发现测定过程中仪器自身对测量离散度影响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测定的后期自动进样器所带来的负偏差(10%)已经超过了仪器可接受偏差(5%)范围。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得出了该仪器随着时间变化的负偏差系数,并将系数约定为-0.0065。

  • 标签: 原子吸收 直接测汞 测量稳定性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许多行业都在不断地发生了进步,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电石法PVC行业都不再使用高触媒,改换使用更加环保的低触媒,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益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环保做出了贡献。本文主要针对电石法PVC行业使用环保低触媒的应用实践进行了简要分析。

  • 标签: 电石法PVC行业,低汞触媒,应用实践
  • 简介:摘要在该实验中,通过使用石榴籽作为碳源和核黄素作为钝化剂来制备新型碳点。在碳点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Hg2+后,碳点的荧光强度显着降低。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优化了测量条件。碳点荧光强度的变化与Hg2+浓度在0.05-7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9nmol/L。该方法用于检测石榴籽中的Hg2+,回收率为99.3-10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3.3%。

  • 标签: 碳点 Hg2+ 荧光猝灭
  • 简介:摘要采用冷原子吸收法,使用便携式测仪对实验室空气中的浓度进行测定,监测结果表明,环境监测实验室空气中的污染较为严重,根据对监测结果的评价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醒实验室的管理及分析人员,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减少含及其它有毒废液的排放,改善实验室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分析人员的身体健康。?介绍了的毒性及危害,全面地分析了实验室中含废液的产生来源,认为应通过提高实验室监测人员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含废液的处理和回收,推行清洁生产、改进监测技术,以及提高对实验室污染治理的经费投入来解决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问题。

  • 标签: 环境监测 实验室 来源 污染
  • 简介:摘要:在对铜精矿中的元素进行测定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为冷原子吸收光谱法,锌精矿与铅精矿中的测定方法为原子荧光光谱法。在具体的测定过程中,都是选择应用了湿法溶解样品,通过还原剂将进行还原处理,然后将生成的原子导入光谱仪进行测定。对于这两种方法而言,所涉及到的测定流程都比较长,不能满足进口有色金属矿产品在口岸快速验放的相关要求。因此,本文在对有色金属矿产品进行测定的过程中,主要选择应用了固体进样直接测定的方法来进行。本文主要针对有色金属矿产品中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有色金属 矿产品 汞元素 检测方法
  • 简介:在土壤重金属测量中,消解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其会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参照相关标准,对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含量进行了研究,结合改进的水浴消解法进行前处理,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消解方法具备更好的准确度和回收率,操作过程也更简单,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 标签: 原子荧光法 土壤 消解方法
  • 简介:摘要:砷、的荧光特性决定可以利用原子荧光法对其在大气、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的含量进行测定,以有效了解自然环境中砷、污染情况,为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准确依据。经本次实验分析可知,原子荧光法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满足不同情境下环境监测对砷、分析的需求,且相对以往测量方法而言,原子荧光法具备精度高、回收率高、准确率高、污染小、检测速度快等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测试过程中应做好样品选择与处理工作、影响因素排除工作等,以进一步提高测量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城镇建设》环境监测中原子荧光法测砷和

  • 标签: 砷元素 汞元素 环境监测 原子荧光法
  • 作者: 黄严华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09-19
  • 出处:《科学技术创新》 2008年第9期
  • 机构:摘要: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地表水中的砷、硒、汞,确定了最佳反应的条件和仪器工作条件,确立了仪器双道砷、硒同时测定的反应条件,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高,结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迅速,测定效率得到提高。
  • 简介:依据“《水质、砷、硒、铋和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HJ694-2014”方法标准对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的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并对由此引起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 标签: 水质中汞 原子荧光光度法 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