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评估反应体系发生热失控时引发3-甲基吡啶-N-氧化分解的可能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Q20)对3-甲基吡啶-N-氧化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催化分解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Kissinger法和Starink法计算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根据得到的活化能,计算3-甲基吡啶-N-氧化在不同温度下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时间(TMRad),结合可能性评估判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甲基吡啶-N-氧化的分解由两部分组成;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活化能较为接近;当冷却失效,反应体系热失控温度达到448K时,3-甲基吡啶-N-氧化发生分解的可能性为高级,当温度为433~443K时,可能性为中级,而当温度低于428K时,可能性为低级。

  • 标签: 安全工程 3-甲基吡啶-N-氧化物 差示扫描热分析仪 热分解 非等温动力学 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时间
  • 简介:在对新疆奎屯河表层沉积粒径组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了不同粒径沉积中Co、Cr、Cu、Mn、Ni、Pb、Zn7种重金属的质量比,研究了奎屯河表层沉积不同粒径中各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各采样点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奎屯河表层沉积粒径主要分布在〈250μm的范围内,其中粉砂所占比例最大,平均质量分数达到63.66%;黏土次之,平均占16.77%。从上游到下游地区,各重金属污染没有形成一定规律的分布特征。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表明除了Co,各采样点不同粒径沉积中6种重金属存在着不同等级的污染,在粒径〈4μm、4~63μm、63~125μm、125~250μm的沉积中,各重金属污染样品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为Cu、Zn、Cr、Pb、Ni、Mn,Zn、Cu、Ni、Cr、Pb、Mn,Cu、Zn、Pb、Cr、Mn、Ni,Cu、Pb、Zn、Cr、Mn、Ni。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表明,各采样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 标签: 环境学 奎屯河 沉积物 重金属 空间分布 污染评价
  • 简介:通过建立具有温度依附性的Ⅳ级逸度模型,模拟了松花江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硝基苯的动态环境行为,重点考察了温度T对其环境行为的影响。模型的主要参数逸度容量和迁移系数与T呈负相关,T对硝基苯在大气中的污染水平影响较大。随着T的降低,污染从大气向其他环境相富集。0℃条件下,事故发生后水体和大气中硝基苯浓度峰值可分别达到背景值的4.9倍和4.7倍。研究结果表明,Ⅳ级逸度模型能够作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表征环境温度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污染环境行为的影响,并对污染的环境行为进行预测。

  • 标签: 环境科学 IV级逸度模型 温度 硝基苯 松花江污染事故 灵敏度
  • 简介:基于2014年京津冀地区电力统计数据,引入多情景分析方法设定了不同的燃煤发电、燃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情景,测算了相应情景下的SO2、NOx和CO2排放量,分析了该地区电力行业装机比例与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发电总装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对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来说,随其装机比例增加,SO2、NOx和CO2排放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相对于燃煤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SO2、NOx和CO2的排放量,减排效果显著。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来说,随其装机比例增加,SO2、NOx和CO2的排放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电力结构调整 污染减排效应 温室气体减排 京津冀 情景分析
  • 简介:为考核超压防护急救车通过生物污染区域时的车厢环境安全性,运用CFD方法和拉格朗日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对车厢内的生物污染运动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车厢内污染浓度场的分布状态。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拉格朗日颗粒随机轨道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生物污染运动扩散的时空分布特点,超压防护急救车车厢环境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安全工程 超压防护 急救车 生物污染物 浓度场 数值模拟
  • 简介:为探讨城市加油站苯系污染状况和对不同受众健康的影响,于2009—2011年采用苏码罐采样、GC-MS分析法对重庆市3个代表性加油站及周边环境空气中苯系进行采样和分析,并采用健康风险四步评价法,对相关受众进行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加油站、不同点位苯系物体积分数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体积分数最高达3291.16×10-9,卸油区和加油区苯系物体积分数相对较高,站内环境点和站周界点次之,环境敏感点相对最低。甲苯、二甲苯和苯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三甲苯、乙苯,苯乙烯基本未检出。加油站一线工作人员、其他工作人员、周边居民和机动车驾驶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致癌风险,从高到低为加油站一线工作人员、加油站其他工作人员(周边居民)、机动车驾驶员,其中,加油站一线工作人员风险较大,其他3类人员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非致癌风险主要存在于加油站一线工作人员。女性风险略大于男性。风险主要来自于苯。建议减少加油站油气排放,加强加油站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的防护。

  • 标签: 环境学 苯系物 加油站 健康风险评价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式各样的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设施和电器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编织了一张张无形的电磁波网。人们置身其中.深受其害,却浑然不觉。有关研究表明,现代人受到的电磁波损害是祖辈们的1.5亿倍。因此,很有必要提醒大家对电磁波污染及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并以正确的态度加以防范.

  • 标签: 电磁污染 健康 电磁波污染 隐形 科技进步 社会发展
  • 简介: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化学工业上,常用于生产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乙酸、亚氯酸钠、过氧化硫脲等化学品。及酒石酸、维生素等的氧化剂:医药工业用作杀菌剂、消毒剂,以及生产福美双杀虫剂和401抗菌剂的氧化剂。印染工业用作棉织物的漂白剂等。

  • 标签: 过氧化氢 应急处理方法 泄漏 强氧化剂 化学工业 过硼酸钠
  • 简介:基于应用目的提出的感知矿山联网模型是为了便于将联网技术尽早使用到矿山建设与生产中去。因此,感知矿山联网模型必须与数字矿山、矿山综合自动化的模型紧密联系。这是由于数字矿山及综合自动化模型在我国煤矿企业已有众多的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成果,感知矿山联网建设应该建立在这些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但感知矿山联网并不是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简单升级,与目前地面联网应用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也是感知矿山联网的特征,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使得感知矿山联网所需的关键技术有别于联网在其它行业的应用。

  • 标签: 矿山建设 联网技术 感知 综合自动化系统 数字矿山 物联网
  • 简介:以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为絮凝剂,通过絮凝试验和MBR处理人工废水试验,考察了壳聚糖絮凝作用延缓膜污染的效果。壳聚糖絮凝处理MBR中污泥混合液的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10mg/L、20mg/L、30mg/L、40mg/L、50mg/L时,能明显降低污泥混合液SUV254的质量浓度,对污泥脱氢酶活性(DHA)的影响也较小;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为10~20ng/L时,能有效降低污泥混合液的EPS质量浓度和黏度;当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大于20mg/L时,污泥混合液的EPS质量浓度和黏度随着投加量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说明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低于20mg/L时,能有效降低污泥混合液中的主要膜污染物质EPS及疏水性物质的质量浓度。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为10mg/L时,MBR反应器的跨膜压力增大的同时,处理系统的膜通量也稳定增大。膜通量衰减速度低于对照组,说明壳聚糖对延缓和控制膜污染有积极的作用。M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质量浓度(MLSS)和出水CODCr的变化表明,投加壳聚糖在提高反应器中微生物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处理水中有机的质量浓度。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膜污染 壳聚糖 絮凝作用 效能分析
  • 简介:采用混凝-Fentofl氧化法对经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深度处理,确定了最佳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混凝剂聚合硫酸铁(PFS)的最佳投加量为20ml/L。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了Fenton反应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值为3,H2O2加入量为3.0mL/L,FeSO4·7H2O加入量为3.5g/L,反应时间为120min。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经混凝-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后,CODCr由处理前的560mg/L降至处理后的93mg/L,去除率达83.4%,出水水质达到新修订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排放标准。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水处理 混凝 FENTON试剂 垃圾渗滤液 深度氧化处理
  • 简介:利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煤氧化和阻化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征,对研究煤低温氧化和阻化机理有重要意义。采用TENSOR37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通过对阳泉无烟煤氧化和阻化的红外光谱图的分析,研究阳泉无烟煤在添加化学阻化剂前后煤分子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图中位于高波数的羟基(—OH)吸收峰较弱,吸光度只有0.086-0.122,在加入吸水盐类阻化剂(MgCl2)后,吸光度约为原煤样的1.5倍,谱峰明显加强;在阻化前的低温氧化过程中,酚、醇、醚、酯的C—O吸光度由0.309降到0.207,甲基(—CH3)、亚甲基(—CH2—)的吸光度分别由0.027、0.019、0.042和0.056降到0.012、0.010、0.031和0.047,吸收峰强度逐渐减弱,芳烃C—H吸光度分别由0.031和0.040升高到0.077和0.087;在阻化后的低温氧化过程中,C—O含量基本不变,甲基、亚甲基的吸光度分别由0.017、0.011、0.034和0.040降到0.012、0.009、0.031和0.038,吸收峰减弱的速度明显降低,芳烃C—H的变化并不大。研究表明:在高变质阳泉煤中,含氧官能团和脂肪侧链的含量很低,在低温氧化过程中,很容易被氧化;吸水盐类阻化剂MgCl2可以通过与煤分子间发生取代和络合等作用,增加煤分子的稳定性,提高煤分子氧化的活化能,降低煤的氧化速率。

  • 标签: 安全学 无烟煤 自燃 氧化 阻化 红外光谱分析
  • 简介:含硫油品储罐内壁腐蚀产物硫化亚铁在空气中有很高的氧化性,很容易引起储罐火灾爆炸事故。用美国TA公司生产的SDT–Q600同步热分析仪从室温到1000℃对硫化亚铁进行热重分析,从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的角度分析了硫化亚铁氧化过程,讨论了粒径和升温速率对硫化亚铁TG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亚铁经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热;粒径和升温速率对TG曲线有明显的影响,粒径减小,TG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氧化起始温度和氧化终止温度降低;升温速率增大,TG曲线向高温方向移动,氧化速度减小。

  • 标签: 安全工程 硫化亚铁 热重分析 影响因素
  • 简介:铅系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毒金属。用于冶金、印刷、蓄电池、陶瓷、油漆、塑料、试剂、玻璃、制药等行业。铅作业工人接触铅比较经常而普遍,随着科学的发展,生产环境的改善,急性铅中毒已属少见,但慢性铅中毒,仍是常见职业病之一。一般而言,职业性铅接触,主要以蒸汽、粉尘和烟雾的形式,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

  • 标签: 慢性铅中毒 铅系 化合物 预防 有毒金属 作业工人
  • 简介:为了满足微观区域交通PM2.5污染环境评估的需要,在分析交通排放模型和空气质量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基于MA(MOVES+AERMOD)模式的道路交通PM2.5污染热点量化分析方法;基于车型、燃料、地区匹配及本地化交通参数,修正了交通颗粒物排放模型MOVES;对典型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PM2.5污染热点区域进行分析,得到了机动车PM2.5排放清单及公众PM2.5暴露质量浓度水平;根据交通污染源的特点,确定AERMOD模型为空气质量模型;针对小寨十字特定时段进行交通污染量化分析,计算了该区域的PM2.5质量浓度分布,在交叉口下风向PM2.5最高质量浓度达到134μg/m3,超过国家标准24h平均限值。研究表明,MA模式交通污染热点分析方法为交通减排措施或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精细化的环境效益评估工具。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交通PM2 5污染 热点量化分析 交通排放模型空气质量模型
  • 简介:氧化碳中毒主要为急性中毒,可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轻度中毒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可有轻度至中度意识l漳碍,但无昏迷者。中度中毒表现,除上述症状外,可出现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后可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重度中毒表现为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出现脑水肿、休克、严重的心肌损害、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脑局灶损害。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 大脑皮层 急性中毒 呼吸衰竭
  • 简介:山东移动借势“智慧城市”建设,推广应用联网技术,联合枣庄市教育局,推出“无线校园视频监控”业务,突出家校互动,建设“安全校园”。该业务在教室中部署联网传感器,采用国内领先的联网传感技术和音视频编码传输技术,依托山东移动WLAN无线网络作为传输通道实现结点之间的高速互联,通过WLAN网络将采集到的音频、视频、温湿度等信息推送到家长手机上,家长可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 标签: 联网技术 校园 安全 WLAN网络 视频监控 无线网络
  • 简介:采用离子色谱技术(IC)对光催化氧化降解偶氮染料生成小分子羧酸和无机阴离子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偶氮染料降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小分子羧酸(甲酸、乙酸、草酸、乳酸、丁二酸、苹果酸)和无机阴离子(SO4^2-、Cl-、NO3-)为目标化合,采用DionexIonPacAS23色谱柱,KOH为淋洗液,电导检测,在等度淋洗和梯度淋洗两种方式下实现了上述9种物质的分离和测定,各待测在0.125~32.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运用建立的IC分析方法对典型偶氮染料甲基橙在TiO2光催化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及无机阴离子进行了跟踪分析,检测到的相关化合的投加回收率在94%-102%。结合甲基橙降解过程中紫外一可见图谱的变化及TOC值的测定,推测了甲基橙可能的降解反应历程:羟基自由基攻击与偶氮键相连的C—N,生成N2和一些酚类化合,继续作用于新生成有机的芳环,并将其氧化生成醌类化合后进一步反应使芳环断裂生成小分子羧酸,最终将其降解为CO2和H2O。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离子色谱法 有机酸 无机阴离子 甲基橙 光催化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