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3月到2024年1月展开此次研究,以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为对象,共98人,按照统计学方法展开分组,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作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然后从患者住院时间、拆线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并发症几方面对比两种模式下的应用效果。结果:对比术后康复情况,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4.37±2.12)d、拆线时间(13.78±1.73)d、术后疼痛持续时间(5.16±0.97)d,观察组上述几项指标分别为(12.56±1.39)d、(11.53±1.43)d、(3.15±0.49)d,恢复速度更快,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另一组仅为81.63%,前一组满意率高,P<0.05;发症发生率低仅为2.04%,另一组为8.16%,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能够加快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推广应用价值非常大。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人工髋关节的磨损特性。首先,针对不同织构形貌的微凹坑试样,包括圆形、椭圆形和等宽栅条微凹槽,进行了磨损率分析,以深入了解其磨损机制。然后对不同形貌微凹坑样的磨损特征进行了表征分析,以全面了解其磨损行为。通过研究深入探讨了新型人工髋关节的磨损特性,为其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磨损率分析 摩擦系数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 通过对 1998-2017年望京医院关节科所行 1475个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分析,总结中西医结合膝关节置换术的特点及不同的处理方法。 [方法 ] 1475例膝行关节置换,其中单膝关节置换 1097例,双膝同期置换 189例。原发疾病为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结核等。畸形包括内翻、外翻、屈膝挛缩。 [结果 ] 获得随访的病例术后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通过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围手术期中医药的运用,术后并发症比早期起步阶段明显减少,康复情况也明显改善。 [结论 ] 中西医结合人工关节置换的方法比单纯手术的方法在康复上更有优势,也更有中国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中西医结合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试验对象选于2020.03-2021.10期间,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2例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围术期提供常规护理与手术室护理,统计组间施护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显著,不仅能降低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而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膝关节置管术 手术室护理 术后感染 施护价值
  • 简介:摘要:本试验通过建立兔骨关节炎的疾病模型,对20只健康兔子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最终有16只兔子骨关节炎建模成功;将16只建模成功的兔子分为四组,第一组为对照组,不治疗,第二组为美洛昔康治疗对照组;第三组为鹿骨多肽低剂量治疗组;第四组为鹿骨多肽中剂量治疗组;结果表明第四组中剂量鹿骨多肽治疗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鹿骨多肽 兔肘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磨损性能在人工关节设计中的核心作用。首先,通过医学解剖知识为后续的磨损性能优化提供了医学基础,并进行了产品设计图纸的展示。其次,在磨损性能优化的工程实践中,研究介绍了磨损测试的基本原理,包括不同磨损测试方法的选择和实验流程与设备的应用。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3D模拟和有限元分析在优化产品结构中的关键作用,为设计人工关节植入物提供了科学方法,为提高人工关节的耐久性和性能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对医疗器械设计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产品设计 人工膝关节植入物 磨损测试 3D模拟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无驱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测量范围大等优势。但应用在线测量时,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执行,效率低成本高。将多关节机器人技术与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相结合,增加自驱系统,可以在保留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优点的同时,解放人力节省成本,也消除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减少操作误差。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对我单位实际用水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合理化措施建议,以促使节水效果的发挥和实现单位节水。

  • 标签: 节水管理,问题,措施,
  • 简介:摘 要: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尤其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发病率最高。尽管目前发病机理仍不明确,但许多研究已集中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随着现代三维步态分析系统的出现和应用,为KOA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研究手段和科学可靠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数据。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探讨KOA三维步态分析的研究方向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相关研究方向分散,缺乏统一评价标准和操作规范。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发病机理 三维步态分析 生物力学 运动医学
  • 简介:摘要:本文对多关节工业机器人目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根据“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蓝图,对目前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发展,提出了几点个人的思考。

  • 标签: 多关节工业机器人 核心技术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 :机器人技术一经提出就一直备受关注,在进入 21 世纪之后,随着全球顶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只存在在电影中的机器人技术不断地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应用。目前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在工业生产应用上都开始逐渐普遍使用机器人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进一步的研究机器人技术是非常迫切的。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对工业生产机器人中应用较广的关节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做了简单的介绍,其中着重介绍了该机器人的腕部结构设计。

  • 标签: 关节型机器人 腕部结构 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使用三维测力台和8镜头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就不同类型踝关节护具对篮球运动员下肢运动学特征的影响展开研究,为选择合适的踝关节护具提供参考。

  • 标签: 踝关节 护具 篮球 运动学
  • 简介:摘要:踝关节假肢是助力机器人、康复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这种类别的假肢通过提供额外动力的方式,使其具有类似人体踝关节的步态行走特性,能够走出自然顺畅的步伐,更加逼真的实现正常人体行走的整个过程,使穿戴者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动力踝关节假肢 研究 发展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寰枢关节半脱位是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有些病例可能会自行消退;然而,其他病例可能会导致寰枢关节骨解剖结构的继发性变化,导致持续性畸形。本文将通过青少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和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其治疗手段来论述目前医学上关于青少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寰枢关节半脱位 牵引 推拿
  • 简介:【摘要】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和进步对机械制造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发展在对机器人不断的探索中,将机器人逐步的替代人工作成为了可能,同时随着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机器人整体的结构和实现功能也有了更多的需求[1]。七关节机械臂相对于传统的六关节机械臂要多出一个轴,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中,七关节机器人可以更加灵活的绕过障碍到达制定坐标。本次采用NX建立的七关节机械臂模型,将其导入经adams中,通过对其末端执行机构施加一定的载荷分析其结构的合理性并加以优化结构。通过D-H法建立七关节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在不同状态下各个关节坐标的实时位置。最后使用ABAQUS对进行CAE分析,进一步通过在模拟运动受力仿真,中到各个关节最大的受力处,并通过优化功能解算最优结构的可行

  • 标签: 有限元分析 七关节机器人 运动学
  • 简介:摘要: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项机能水平逐渐下降,骨关节类疾病发病概率显著提升,作为退行性关节类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给中老年人群体带来更大身心伤害。现如今我国经济领域迅猛发展,越来越多人重视疾病预防,崇尚健康生活方式,很多中老年人定期补钙以及其他人体所需矿物质元素,以提高机体健康水平。骨关节类功能性食品有利于缓解人体骨质疏松症状,维持关节健康,缓解患者关节疼痛等多种症状,基于此,文章针对骨关节类功能性食品主要原料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骨关节类功能性食品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骨关节类 功能性食品 原料 胶原蛋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关节松动术治疗结合set悬吊技术在治疗肩周炎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究其机理作用,以期寻求更为有效、安全,简便易行的肩周炎治疗方法。研究采用临床观察的方法,通过对治疗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探讨这种治疗方法对肩周炎的作用机制,并为未来的肩周炎治疗方法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set悬吊技术治疗肩周炎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肩关节活动度限制,同时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和提高肩关节功能。研究结果发现,这种治疗方法在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和功能恢复方面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因此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关节松动术  肩周炎  set悬吊技术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 对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后又进行腕关节镜检查(“金标准”),探讨CT和MRI在评估复杂腕关节骨损伤时方面的准确性。两种方法对于腕关节骨损伤方面与“金标准”具备一致性,二者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和图像清晰度与“金标准”检查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二者不仅能在评估复杂的腕损伤时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判断,还在评估复杂的腕损伤或X线片无法获取有效影像时提供快速而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CT  MRI  腕关节损伤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