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一款增压汽油机进行早燃专项耐久测试,早燃次数、早燃发生气缸和旱燃发生时气缸最大爆发压力等进行记录,试验结束后活塞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614次早燃现象,发动机状态保持良好,未损坏,说明发动机零部件早燃具有较强抵抗性,车辆没有损坏风险。

  • 标签: 早燃 最大爆发压力
  • 简介:在1400r/min负荷特性下研究生物乳化柴油柴油机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满负荷时,生物乳化柴油缸内燃烧压力和放热率略低于柴油,缸内燃烧温度有所降低;动力性方面,与柴油相比略微降低,E10和E15经济性与柴油接近;当水和丁醇掺混比例增加时,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降低越多。生物乳化柴油作为替代燃料能保证柴油机运行稳定性,它可以同时降低柴油机PM和NOx排放,具有良好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生物乳化柴油 负荷特性 NOx PM
  • 简介:针对均质压燃(homogeneouschargecompressionignition,HCCI)技术仍存在着火时刻控制困难、燃烧不充分等问题,以天然气HCCI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HCCI单区模型,耦合CH4-O3反应机理,研究添加臭氧(O3)和一定臭氧浓度下初始参数天然气HCCI发动机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添加O3可以使着火时刻提前,缸内温度和压力升高,且随着O3浓度增大效果越明显,增长幅度逐渐下降;提高进气温度使缸内压力峰值下降,当量比增大使着火时刻延迟,提示可通过改变O3浓度和初始参数实现燃烧相位控制;O3浓度和发动机初始参数增大均不同程度上促进了NOx排放。

  • 标签: 天然气 HCCI 臭氧 燃烧特性 数值模拟
  • 简介:某款VVT汽油发动机开发过程中发现匹配新状态排气系统后,发动机低速充气效率降低,性能不如匹配旧状态排气系统发动机。为了分析原因,使用一维仿真软件建立了该款发动机详细模型,对比老状态和新状态排气系统,并且设计试验方案进行验证排气系统其性能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匹配老状态排气系统发动机排气门处在气门重叠早期出现压力低谷,有利于增加充气效率。根据计算结果优化新状态排气系统并且测试发动机低速外特性,结果表明:匹配根据优化结果改造排气系统,能够提升发动机低速扭矩。

  • 标签: VVT发动机性能 排气系统 性能模拟
  • 简介:燃气发动机使用天然气、瓦斯、焦炉煤气等燃料,其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所用气体燃料成分及特性。各种燃气成分差异,导致混合气低热值、甲烷值、沃泊指数和燃烧势不同,从而影响燃气发动机工作过程,导致输出功率、爆震、压缩比、燃烧速度以及点火正时差异。本文介绍了常见可燃气体组成成分,分析可燃气体特性及发动机性能参数影响,并为气体发动机工程运用提供依据。

  • 标签: 气体燃料 燃气特性 发动机 性能参数
  • 简介:在涡轮增压器热试台架上进行涡轮和压气机效率特性测量时,由于高温涡轮与相对温度较低压气机之间有明显温差,造成热量从涡轮传向压气机,会使测量得到涡轮和压气机效率分别高于和低于实际值。本文增压器热传递现象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一种有效计算方法涡轮和压气机效率特性进行了热传递校准。校准后涡轮和压气机效率特性与增压器冷试台架上测得数据符合较好,最大误差低于4.7%。

  • 标签: 增压器 热传递 效率 校准
  • 简介:针对某款汽油机活塞试验后出现裙部疲劳磨损情况,导致汽油机活塞裙部异常磨损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应用温度场试验并结合动力分析方法,查找到导致异常磨损根本原因为活塞局部刚度较大;将活塞内腔结构弧型设计更改为等壁厚设计,增强裙部局部弹性,活塞裙部最大压力由43.28MPa降低到32.65MPa,活塞工作时受力分布得到优化,从而达到改善活塞裙部疲劳磨损目的。

  • 标签: 活塞 磨损 温度场 动力学分析
  • 简介:本文智能发电机搭载方案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基于最优电量以及车辆动态工况电压调节功能,在加速阶段降低发电电压,减速阶段提升发电电压,并实现制动能量回收。通过在实车上测试及运用,表明智能发电机采用排放影响较小,并具有良好节油效果。

  • 标签: 智能发电机 控制策略 整车油耗 排放
  • 简介:利用一台单缸柴油发动机进行了进气道预混合汽油压燃试验研究。通过安装在进气道电控喷油器喷射汽油,实现汽油和空气预混合。汽油和空气混合气在缸内经过压缩之后,由少量直喷柴油引燃。研究不同汽油比例燃烧参数和排放特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汽油比例提高,指示热效率降低,HC,CO增加,NOx与SOOT降低;在小负荷下,随着汽油比例增加,缸内最大爆压降低;而在大负荷下,随着汽油比例增加,缸内最高压力增加。

  • 标签: 柴油机 双燃料 排放
  • 简介:本文在某六缸柴油机上,完成了不同EGR率下汽柴油双燃料均质引燃燃烧与排放特性试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双燃料均质引燃模式具有与纯柴油模式完全不同特性:随着EGR率增加,双燃料模式汽油燃烧品质改善,不完全燃烧产物生成减少,燃烧效率上升;由于滞燃期缩短,燃烧持续期基本不变,指示热效率上升,在大比例EGR下,双燃料模式燃油经济性具有优势;双燃料模式EGR并不敏感,随着EGR率增加,NOx排放降低而Soot基本不变,可采取适当增大EGR率策略,同时实现NOx与Soot极低排放;双燃料模式存在THc与CO排放偏高问题,但可通过加装DOC后处理装置解决。

  • 标签: 汽柴油 双燃料 均质引燃 EGR
  • 简介:本文初步探讨了中小型直喷式柴油机气缸盖生产中工艺难点,测量分析了LD1100B型卧式单缸直喷式柴油机气缸盖生产中所用侧置进气口螺旋进气道形状参数和定位偏差进气道性能影响。据此提出,要根据所用进气道特性确定其定位精度控制准则,新研制进气道应进行定位偏差试验.以便制定合理定位公差。

  • 标签: 螺旋进气道 形状参数 定位偏差 性能
  • 简介:柴油机外部冷却系统用于冷却柴油机冷却液,其设计参数需满足柴油机最大运用功率长期运行要求。在首台新造柴油机组装配完成后,需检测冷却参数并使其满足要求。在系统管路中加装孔板,改变冷却液流量是控制冷却参数简单有效方法。

  • 标签: 柴油机组冷却水系统 节流孔板 阻力
  • 简介:活塞结构设计中常使用环岸积气槽来优化发动机机油耗和漏气量。针对积气槽尺寸对于性能影响程度,从活塞环受力平衡角度出发研究了积气槽容积对于第一、二环密封影响,并设计出6种方案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改变积气槽容积会对发动机漏气量和机油耗产生影响,并分别呈现出一定规律。为验证模拟分析准确性,其中两种方案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 标签: 积气槽 机油耗 漏气量 模拟分析 台架试验
  • 简介:针对某欧Ⅵ柴油机活塞高温拉缸试验过程中出现拉缸问题,检查活塞拉缸部位以及未拉缸活塞裙部磨损情况,分析确定活塞裙部型线设计不合理是导致拉缸主要原因;设计活塞裙部型线椭圆多种方案,应用活塞组件动力学分析软件进行对比优化,以最大侧向力和摩擦损耗为主要评价指标,提出相应优化思路,得出该活塞裙部最佳型面结构,解决了高温拉缸试验中拉缸问题;研究型线结构活塞与缸套接触以及活塞二阶运动影响规律,为活塞外圆型线椭圆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工程基础。

  • 标签: 高温拉缸 二阶运动 型线椭圆动力学分析
  • 简介:针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选取五氟丙烷(R245fa)、乙醇、三氟氯丙烯(R1233zd)、环戊烷等4种工质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蒸发温度、膨胀比、等熵效率、过热度等参数系统净功率、热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膨胀机等熵效率可提高系统净功率,在燃烧完全情况下4种工质中选用乙醇和R1233zd更利于改善发动机燃油率,并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膨胀比、过热度和蒸发温度等参数选择提出建议。

  • 标签: 朗肯循环 净功率 热效率 工质
  • 简介:为了满足现在日益严格排放法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正广泛应用于车用发动机,针对一种新型部分进气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采用数值研究方法采用不同阀门结构涡轮在阀门小开度下性能及内部流场进行分析,找出了两阀门结构在小开度下流量调节能力关系,掌握了两阀门结构涡轮流量相同时涡轮工作特性和内部流动损失机理。

  • 标签: 可变截面 部分进气 阀门 数值模拟
  • 简介:本文以直喷式浅W型燃烧室R4102型柴油机为试验样机。重点研究供油系统参数与浅W型燃烧室最佳匹配及柴油机性能影响。文中还给出了试验样机示功图、压力升高率图、放热规律图及各种燃烧特性参数。并且示功图和放热规律做了初步分析。

  • 标签: 喷油嘴 直喷式燃烧室 匹配
  • 简介:本文通过匹配排气氧化催化转换器进行降低乙醇柴油发动机HC和CO排放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择KEMIRA公司生产Ecocatt84441#氧化型催化转换器CO催化效率最高可以达到40%,HC催化效率最高可以达到35%。随平均有效压力增大净化效率先增大后减小。

  • 标签: 氧化催化净化器 排放
  • 简介:在层流扩散火焰燃烧器上探究掺混乙醇对生物柴油参比燃料丁酸甲酯火焰中碳烟颗粒形貌和微观结构影响;在燃料路分别通入28.36mL/h纯丁酸甲酯燃料以及27.59mL/h乙醇-丁酸甲酯混合燃料,在氧化剂路通入14.8L/min空气形成稳定层流扩散火焰;利用热泳探针取样(thermophoreticsamplingparticlediagnostic,TSPD)和总体采样系统从不同高度火焰轴心处碳烟颗粒样品进行采集;碳烟颗粒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TEM)检测和拉曼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在掺混乙醇可以使火焰中碳烟颗粒基本粒径减小,抑制了碳烟表面生长;掺混乙醇使得颗粒物ID/IG值增大,说明掺混乙醇会使碳烟颗粒结构更加无序化,即石墨化程度更低,更有利于被氧化。

  • 标签: 扩散火焰 丁酸甲酯 乙醇添加 TEM 拉曼光谱
  • 简介:在汽油机台架试验中以SQR481F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燃用E20W含水乙醇汽油与93^#纯汽油性能与排放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汽油机未做任何改动情况下,汽油机燃用E20W含水乙醇汽油后,功率下降约4.7%-7.6%;在n=1500r/min、3500r/min、5500r/min时有效燃油消耗率平均分别增加了5.84%、4.25%及4.36%;当量燃油消耗率下降了1%-6.59%,HC、CO排放在小负荷时改善效果不明显,仅为1%;在中大负荷时HC为10%左右,CO为6%-13%,NOx排放得到了改善。

  • 标签: 含水乙醇汽油 电喷汽油机 性能 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