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在一台六缸柴油机上使用汽、柴油两种燃料实现质引燃,通过将柴油主喷时刻大幅提前,研究柴油深度混合对质引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深度混合可以优化质引燃模式的燃烧状况,柴油主喷时刻提前至上止点前40°曲轴转角时,缸内燃烧近似质压燃,在保持高有效热效率的同时,最大压升率也控制在0.59MPa/(°)的合适水平;柴油深度混合可以显著改善质引燃模式的排放,柴油主喷时刻提前至上止点前40°曲轴转角时,NOx排放低至0.39g/(kW·h),同时炭烟(Soot)则近零排放。

  • 标签: 双燃料 柴油主喷时刻 均质引燃 排放特性
  • 简介:针对质压燃(homogeneouschargecompressionignition,HCCI)技术仍存在着火时刻控制困难、燃烧不充分等问题,以天然气HCCI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HCCI单区模型,耦合CH4-O3反应机理,研究添加臭氧(O3)和一定臭氧浓度下初始参数对天然气HCCI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O3可以使着火时刻提前,缸内温度和压力升高,且随着O3浓度增大效果越明显,增长幅度逐渐下降;提高进气温度使缸内压力峰值下降,当量比的增大使着火时刻延迟,提示可通过改变O3浓度和初始参数实现对燃烧相位的控制;O3浓度和发动机初始参数的增大均不同程度上促进了NOx排放。

  • 标签: 天然气 HCCI 臭氧 燃烧特性 数值模拟
  • 简介:本文在某六缸柴油机上,完成了不同EGR率下汽柴油双燃料质引燃燃烧与排放特性的试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双燃料质引燃模式具有与纯柴油模式完全不同的特性:随着EGR率的增加,双燃料模式的汽油燃烧品质改善,不完全燃烧产物生成减少,燃烧效率上升;由于滞燃期缩短,燃烧持续期基本不变,指示热效率上升,在大比例EGR下,双燃料模式的燃油经济性具有优势;双燃料模式对EGR并不敏感,随着EGR率的增加,NOx排放降低而Soot基本不变,可采取适当增大EGR率的策略,同时实现NOx与Soot的极低排放;双燃料模式存在THc与CO排放偏高的问题,但可通过加装DOC后处理装置解决。

  • 标签: 汽柴油 双燃料 均质引燃 EGR
  • 简介:1概述190系列柴油机是我厂六十年代为石油钻探研制的一种高速大功率柴油机。鉴定投产以来,累计生产了各种型号12000多台。不仅广泛地应用于石油钻探、固定发电、工矿机车等领域,而且在舰船上逐渐应用。190系列柴油机作为船用动力始于80年代初,首先用在一艘挖泥船上。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一艘日本进口的8m~3挖泥船的柴油机需要更换,经过反复论证,决定采用190柴油机代替日本柴油机。190柴油机装于挖泥船后,工作良好,圆满地通过了技术鉴定,结论为“柴油机全面达到日本原装

  • 标签: 船用柴油机 190系列柴油机 挖泥船 190柴油机 柴油机冷却系统 大功率柴油机
  • 简介:针对柴油机排气系统使用高温漆时经常出现的表面锈蚀及起泡爆漆问题,以排温600℃柴油机的排气系统为研究主体,选用耐650℃高温的有机硅高温漆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漆膜厚度及预烘干前处理工艺进行对比,研究漆膜厚度增加及200℃预烘干对高温漆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高温漆漆膜厚度,有利于改善零部件表面的漆膜平整性,可以有效提升零件的整体防腐效果;采取200℃预烘干工艺,能增加漆膜表干效果,避免高温漆在快速升高温时起泡;在提升高温漆涂层表面质量的同时,降低了高温漆在柴油机上的故障。

  • 标签: 柴油机 排气系统 高温漆 锈蚀
  • 简介: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系统是由直线发动机与直线电机耦合而成,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发电装置。活塞运动的控制是该系统控制中的难点,其活塞上止点对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大,所以必须保证止点的稳定。文章中提出一种基于活塞中点速度预测的电磁力控制策略,根据检测到的活塞中点速度,调节电磁力负载,使得活塞运动上止点保持稳定。为验证该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对搭建的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仿真吻合较好。仿真研究表明,在发动机喷油量发生随机波动时,该控制策略很好地稳定了活塞运动上止点。

  • 标签: 自由活塞发动机 直线电机 稳定控制 上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