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3 个结果
  • 简介:太阳热水器配套现代化小区的发展方向,不是由小区住户单独购置,而是城市规划部门、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单位等批量订购,统一设计、安装,在建筑建设的不同阶段(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装修阶段),建筑体由结构到系统不同程度地结合,本文主要对此作简单的技术性阐述

  • 标签: 住宅小区 太阳热水器 实时监控 智能建筑 建筑结构
  • 简介:数力开发科技打造新境界近日,在北京市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的主持下,清华阳光主打产品“三层同轴全玻璃真空管太阳热水器”(又称“冠中冠”�

  • 标签:
  • 简介:针对气体-颗粒微尺度流动传热过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所构建模型中气体处理为可压缩、变物性流体,并在颗粒表面采用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边界条件以考虑气体稀薄效应。在数值模拟基础上,研究分析稀薄效应对颗粒与其周围气体流动换热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提出新的阻力系数传热努谢尔特数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气体稀薄效应将减小颗粒阻力系数,同时抑制颗粒与其周围气体的传热过程。

  • 标签: 微尺度流动与传热 气-粒两相流 数值模拟
  • 简介:建立了一个小规模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微粒粒径、表面涂层类型、悬浮液温度等因素对微粒污垢沉积率的影响,得到了非常独特的实验结果。悬浮液温度在50℃时,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基于污垢附着机制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理论上证实了在某一悬浮液温度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时的悬浮液温度换热面表面自由能之间的关系式。

  • 标签: 微粒污垢 沉积率 悬浮液温度 实验研究 理论分析
  • 简介:通过总结分析,构建真空法制取冰浆实验的总体布局,建立了可视化的真空法制取冰浆的实验台,研究了冰浆含冰率的影响因素。通过设置不同的水滴初温真空罐内初始压力,测定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冰浆含冰率。实验结果显示:改变水滴初始温度时,含冰率保持不变;初始压力为170Pa时,含冰率为33.33%,初始压力为230Pa时,含冰率为6.01%,初始压力为380Pa时,未生成冰浆。实验表明,在其他外部条件保持一致时,真空罐内的初始压力越小,冰浆的含冰率越高。

  • 标签: 冰浆 真空 水滴
  • 简介:利用三维旋流燃烧系统,对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ODPP/OESC)火焰结构和污染物生成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降低稀氧体积分数、提高富氧体积分数,动力火焰呈现轴向拉伸趋势,而扩散火焰长度则逐渐缩短;同时,动力燃烧区和扩散燃烧区温度逐渐降低,NOx排放量显著下降,CO排放量则有所提高。相同工况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ODPP/OESC改变了动力燃烧区的NOx生成机理,是NOx排放量降低的根本原因。0DPP/OESC基于燃料/氧化剂空间体积分数分布的物理过程控制,有效均衡了动力燃烧区扩散燃烧区的反应速率,可实现CONOx排放的平衡控制。

  • 标签: 旋流火焰 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 反应速率 氮氧化物
  • 简介:根据玉米秸秆成型燃料特性,通过详细的热工计算及一定加工工艺研制出适合于玉米秸秆成型燃料燃烧的专用锅炉,这种锅炉采用双层炉排结构,具有消烟除尘作用.不但燃烧效率高,气体及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小,而且排烟中的烟尘质量浓度,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体积分数低,符合国家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 标签: 玉米秸秆成型燃料 锅炉 热工计算 加工工艺 双层炉排结构 消烟除尘
  • 简介:涟漪纹管是一种新型三维内外表面强化传热管,内径11.5000mm、外径12.7000mm,管壁表面有直径为3.5000mm的半球凹坑高度为0.1778mm的涟漪花纹。工质R22在涟漪纹管内的质量流量设定为40~90kg/h,实验结果表明,涟漪纹管内对流传热努赛尔数(Nu)是相同雷诺数(Re)下光管的2.48倍。同时,对具有不同表面参数(凹坑直径0.0000到4.0000mm,花纹高度0.0000到0.2778mm)的涟漪纹管内湍流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管壁表面凹坑直径越大,Nu越大;花纹虽有助于提高传热效果,但花纹高度越大,Nu越小;而摩擦阻力随着凹坑直径花纹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如果以基于相同泵功的强化因子η’评价其综合强化传热性能,则当凹坑直径为1.0000mm且无花纹存在时,管内的强化传热效果最好。

  • 标签: 湍流 传热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强化因子
  • 简介:通过测试,得出了在单一风机、一拖二风机及夹套式三种不同送风方式下的90m3微型冷库内离地面1.5m处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夹套式送风方式的微型预冷库具有最好的温度场分布.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果蔬预冷时温度降速率、压力降速率及温度变化率的相关耦合式,提出了在夹套式库内的最佳预冷风速.

  • 标签: 送风方式 微型冷库 预冷 果蔬 温度场分布 温度变化率
  • 简介:本文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相结合设计的技术经济特点。分析讨论了云南省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结合设计的实例,总结了这些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太阳能 热水器 建筑一体化
  • 简介:根据Merkel的冷却塔传热传质理论,推导了适应于横流式冷却塔的传热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正交试验和实测数据因子相关性分析,研究了横流式冷却塔传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实测数据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风量对横流式冷却塔传热性能影响程度最小,理论模型正交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运行时应保证横流式冷却塔进水流量的分布均匀,才能更有效的利用传热面积,提高横流式冷却塔传热效率。

  • 标签: 横流式冷却塔 传热模型 影响因素 正交试验
  • 简介:开缝翅片管换热器是在平直翅片管换热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强化传热管型,在空调、电站间接空冷系统等的传热设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获得运行工况变化对双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阻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模化试验研究,获得了在进口水温相同的条件下,随着试件进口风温的升高,传热系数和空气侧流动阻力均减小的规律;在进口风温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进口水温的升高,对传热系数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而空气侧流动阻力随之增大。

  • 标签: 运行工况 双向开缝翅片 进口风温 进口水温 传热系数 空气侧流动阻力
  • 简介:2005年初,具有世界领先技术水平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生产线在(中美合资)北京恩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从破土动工到建成投产,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业内的奇迹。其生产的“牛牌”太阳能热水器性能卓越、结构科学、选材优良、工艺先进、品质稳定、使用方便、性价比高。

  • 标签: 有限公司 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 北京 精品 凝聚 市场
  • 简介:以大空间中圆形陶瓷微管形成的液体乙醇扩散火焰为研究对象。用实验和数值解析的方法研究了微尺度液体乙醇扩散火焰的火焰结构和温度分布。实验证明,在喷管尺寸相同条件下液体乙醇流量增大,火焰温度随之升高,火焰体积增大。通过数值解析观察了火焰和微管内温度场分布以及微管内热质传递现象。数值解析结果与实验一致。

  • 标签: 微尺度燃烧 扩散火焰 液体乙醇 燃烧特性
  • 简介:建立了结霜条件下翅片管蒸发器空气侧流动和换热的分布参数仿真模型,模型考虑了蒸发器结构、霜层厚度以及湿空气状态等参数在气流方向的沿程变化。对冰箱冷冻室蒸发器结霜条件下的动态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蒸发器结霜过程中的结霜量、能量传递系数和空气侧压降的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证明模型可以应用于翅片管蒸发器结霜性能的正确预测和优化设计分析。

  • 标签: 结霜 翅片管蒸发器 模型 实验
  • 简介:0前言我国能源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以健全的能源法律法规来推动和保障。严峻的能源供求关系也要求法律必须对现实的经济生活作出及时反映,要求能源法采取不同于以往的法律原则、制度来规范能源经济关系,并在已初步成型的大量成文的能源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从如何保障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从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完善和改进我国的能源法体系。2005年2月28目颁布,2006年1月1日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是我国一部非常重要的对能源领域进行调整的法律,

  • 标签: 《可再生能源法》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法律法规 经济生活 供求关系 法律原则
  • 简介:辉煌发明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向集热器具有鲜明的特点,该技术通过房屋整体配套最能充分发挥其节能效果,实现了从源头上节能,并能在住房整个使用周期内不间断地长期节能。双向集热技术通过房屋卫生间的完美结合,显著提高建筑节能水平,降低建筑节能成本。双向集热技术在房屋建筑上的应用,完全符合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这项技术建筑相配套,才能得以迅速高效地推广普及。实现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的高度统一。

  • 标签: 双向集热 热效率 下沉式建筑结构
  • 简介:2007年5月21日,由台达环境教育基金会(简称台达基金会)发起的主题为,“太阳·创想·家”的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本次活动将通过丰富多彩、通俗生动的多种宣传方式,向广大公众特别是高校学生普及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知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

  • 标签: 保护环境 基金会 太阳能 教育 节能 可再生能源
  • 简介:分析了不同宽高比截面的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内冷径向出流通道模型,对其内部流体的流动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工况为Re=25000、密度比△ρ/ρ=0.13、旋转数Ro=0.24。对比不同宽高比通道的计算结果得出:小宽高比的通道能够强化主流速度型向后缘的偏移,并且可以强化通道后缘表面的换热;在大宽高比的通道中,主流速度型向后缘的偏移减弱,哥氏力二次流漩涡向两侧偏移明显加剧,通道后缘表面的换热被削弱,通道前缘的换热有所增强。

  • 标签: 燃气轮机 内冷通道 宽高比 哥氏力
  • 简介:以移动床为高炉渣余热裂解生物质实验平台,研究高炉渣温度、粒径和生物质粒径等对生物质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油产率随着高炉渣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高炉渣热载体温度为650℃时,生物油产率最高;高炉渣粒径和生物质粒径越小,生物油的产率越大。炉渣温度650℃、粒径0~2mm,生物质粒径小于75μm,生物质油产率达到57.3%。生物油中含氧量和含水率较高,热值低,pH值为3.7。

  • 标签: 高炉渣 生物质 移动床 生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