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钢中的有害作用如时效和脆化是众所周知的。但钢中也有好的作用,亦可被视作合金元素。钢中的和铝的生成物可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含的固熔体可使钢种起到硬化和强化的作用,故可生产高强度钢,对奥氏体不锈钢的结构和抗点状腐蚀有其独特的作用。

  • 标签: 固熔体 奥氏体不锈钢 结构钢 细化晶粒 奥氏体晶粒 低碳带钢
  • 简介:第一炼钢厂耐磨钢采用铁水预处理→BOF→精炼(LF/RH)→CCM生产流程,通过转炉出钢脱氧造渣制度的优化,LF炉脱氧造渣和合金顺序改进,LF炉添加合金量过程配合合适的底吹,RH高真空长时间真空处理,连铸工序严格的保护浇注。该工艺冶炼过程稳定,铸坯中含量控制在0.0040%以内,降低了TiN及NbN夹杂物形成概率,提高铸坯质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 标签: 耐磨钢 氮含量 脱氧造渣 钢包底吹 保护浇注 终点控制
  • 简介:分析了电炉冶炼高附加值钢水中元素的来源,并通过分析冶炼工艺,找出控制钢水含量的有效途径,工艺改进后含量平均控制在66ppm。

  • 标签: 电炉 氮含量 措施
  • 简介:1前言钢中的是有害元素,在母材中残留较高量时,将导致钢的宏观组织疏松,甚至形成气泡;含量高时,钢的韧性下降,硬度和脆性增加;也是促使焊缝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焊缝的塑性和韧性下降。在日常检验时,用氧氢分析仪测定钢中非常费时,

  • 标签: 直读光谱仪 有害元素 宏观组织 氢分析仪
  • 简介:本文对钢液吸进行概述,查找分析了的来源问题。结合宏兴股份炼轧厂72A三次生产的实际状况。对比分析并介绍了转炉、LF精炼、连铸生产过程中控问题。通过控措施的落实,在第二、三次生产72A时,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波动范围逐渐缩小,72A含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 标签: 来源 控制
  • 简介:根据VN合金的强化规律,设计了HRB400钢筋的化学成分。经批量试生产,钢筋性能符合国家标准,抽样性能检验符合抗震钢筋标准要求。

  • 标签: VN合金 HRB400钢筋 抗震
  • 简介:通过调查钢中含量异常增高的原因,从铁水开始,研究了炼钢生产过程中,转炉冶炼、精炼过程及连铸生产对钢水含量的影响。得出在钢包炉底吹过程中吹入氮气或脱氧良好的钢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才能使钢水的含量异常增高。按照这一结论,查出钢中异常含量是由于精炼过程透气砖结冷钢后用氮气强吹或精炼周期不足导致精炼过程大氩气量操作所致。

  • 标签: 气泡 氮气电离 吸氮
  • 简介:截止到6月末,大连特钢公司钢材含量经过半年多的攻关,平均水平达到54.5ppm、合格率达到97%,取得了大连特钢自新厂投产以来的历史性突破。

  • 标签: 氮含量 特钢 大连 历史 钢材 制取
  • 简介:针对高洁净度低碳低硅钢冶炼过程中含量增长过快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深脱硫过程中,钢液中含量增长较快,对应的氧含量极低。为了控制高洁净度低碳低硅钢中的含量,对整个炼钢过程中的氧含量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氧平衡关系。

  • 标签: 低碳低硅 深脱硫 氧氮平衡 夹杂物
  • 简介:惰气熔融热导红外法已广泛用于金属及其它固体材料中总氧量的测定。但随着科技工作的发展,研究人员既要了解测试材料氧总含量,又想了解测试材料中不同氧化物的分量。本文拟对TC-336氧分析仪测定钢中氧化物分量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惰气熔融热导红外法 测定 氧化物分量 氧氮分析仪
  • 简介:选择可疑为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其中临床确诊有39例,分别用比浊法、碘-淀粉酶比色法进行血清脂肪酶、淀粉酶二种方法联合检测,结果39例患者中,脂肪酶和淀粉酶阳性率分别为92.3%、69.2%。观察39例确诊病例,8h内抽血检测脂肪酶、淀粉酶,二者都升高;12-24h内,血清淀粉酶达高峰,是参考值的3倍,脂肪酶继续升高;48h后,淀粉酶开始下降,脂肪酶达高峰,大于参考值3倍以上;第3天,淀粉酶降至正常,脂肪酶仍高于正常值上限;第6、8天,淀粉酶雏持正常水平,脂肪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上限;第10天后,脂肪酶降至正常。揭示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增高时间较短,易漏诊,脂肪酶升高可持续10天,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特异性,将脂肪酶、淀粉酶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

  • 标签: 脂肪酶 淀粉酶 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