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法研究了苯胺在盐酸清洗剂中对碳钢的缓行为,并初步探讨了其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苯胺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在盐酸介质中缓性能良好,20℃下苯胺加量为1.0%时,其缓效率可达91.04%。苯胺的加入使碳钢腐蚀反应的活化能升高,腐蚀反应需要克服更高的能量障碍,腐蚀速率明显下降。同时苯胺的缓效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

  • 标签: 苯胺 盐酸清洗 缓蚀剂 碳钢 失重法
  • 简介:本发明是烯烃的环氧化方法,包括烯烃、氢气、氧气在环氧化催化剂存在下,在液体介质中反应,这种反应在一反应系统中进行,该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内的一个管道,许多叶片和阻流装置。该种反应系统能促进氢气和氧气向液体介质的传质。

  • 标签: 美国阿科化学技术公司 烯烃 环氧化 反应容器
  • 简介:以苯乙酮、醛、硫脲等为原料合成曼尼希碱,曼尼希碱再与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季铵化反应最佳条件,即曼尼希碱与氯化苄摩尔比1.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考察了缓蚀剂用量、腐蚀介质盐酸含量及腐蚀温度对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剂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缓蚀剂用量1.0%,腐蚀介质盐酸含量15%、腐蚀温度40℃,腐蚀时间4h及常压条件下,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为0.9904g/m^2·h,表明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剂具有优异的缓性能。

  • 标签: 酸化缓蚀剂 曼尼希碱季铵盐 季铵化 硫脲
  • 简介:介绍了汽油氧化脱硫醇的方法,包括亚铅酸钠法、本德法、阻化剂法、次氯酸钠法、PDS法、硫酸精制法及双氧水法。综述了碱体系、脱硫醇催化剂、助剂研究进展,其中碱体系有苛性碱水溶液、有机氨(液氨或氨水)、高分子固体碱及无机固体碱;较好的脱硫醇催化剂是以镁铝氧化物为固体碱载体,负载磺化酞菁钴制备的双功能催化剂;常用的助剂主要是含卤素的季铵盐及甲醇。

  • 标签: 硫醇 氧化脱硫醇 汽油
  • 简介:介绍了氢气伴在广西石化新建10kt/a硫磺回收装置首次开工中的应用情况。在装置低负荷工况运行下,采用氢气伴能很好地控制反应炉炉膛温度,将酸性气中的烃类燃烧完全,避免生成黑硫磺。

  • 标签: 氢气伴烧 硫磺回收 低负荷
  • 简介:概括介绍了几种DCP合成方法,较详细描述了以过氧化氢、α-氯代异丙苯及α甲基苯乙烯为主要原料的DCP合成新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和讨论列举的实例,分别指出了两种专利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结合合成DCP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两种方法的改进方向。

  • 标签: 过氧化氢 过氧化二异丙苯 原料 合成法 有机过氧化物 甲基苯乙烯
  • 简介:介绍了高级氧化技术的原理,Fenton法与类Fenton法、光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湿式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等几种常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指出高级氧化技术研究热点及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 标签: 高级氧化技术 废水处理 应用
  • 简介: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新型的五氧化二钒复合催化剂,适用于气相氧化脱羧的反应工艺中。该催化剂是以五氧化二钒为主体,以金属氧化物为助催化剂,通过共沉淀法或浸渍法制备出一元、二元或多元的复合催化剂。采用此类催化剂,本发明还开发了一种以苯甲酸为原料气相氧化脱羧制苯酚的新工艺,苯甲酸的转化率可达到82%,

  • 标签: 复合催化剂 新型 气相法 脱羧 气相氧化 复合金属氧化物
  • 简介:分析了炼化企业生产过程中恶臭气体的主要来源和特征,概括了目前应用的各种类型恶臭气体的处理方法和效果.以某石化公司恶臭治理设备应用为实例,重点介绍了催化氧化法(湿法)治理恶臭气体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以及应用效果.

  • 标签: 湿法 催化氧化法 恶臭治理
  • 简介: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在25min完成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含量的测定。在技术上参照ASTME755—94,在此基础上建立DCP含量的测试方法。实验着重对DCP和其中的杂质进行定性,对流动相配比、检测波长和定量方法做了对比选择,并对方法的精密度等进行了考察。

  • 标签: 过氧化二异丙苯 测定方法 HPLC 反相液相色谱法 纯度 ASTM
  • 简介:以ZnO为催化剂,苯甲酸为原料,通过加氢还原制备了苯甲醛。考察了反应温度、氢/酸摩尔比和气时空速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50℃、氢/酸摩尔比60:1、气时空速1500h^-1的条件下,催化剂表现出最佳活性。此时,苯甲酸的转化率达99.4%,苯甲醛的选择性达93.6%。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催化剂活性有所下降;失活催化剂经活化后,催化性能可以很好地恢复。采用BET、XRD技术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 标签: 苯甲醛 苯甲酸 氧化锌 加氢 催化
  • 简介:材料为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碱渣管线的焊缝附近区域在工作中因受到严重的腐蚀而失效。通过材质鉴定、着色分析以及显微镜分析确定了该腐蚀的类型为晶间腐蚀,产生腐蚀的原因主要是焊接使焊缝附近的金属受热发生敏化现象以及材料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所致。同时由于处理的原料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l^-以及混入了一定浓度的二乙醇胺,加剧了碱渣装置的管线腐蚀;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 标签: 晶间腐蚀 不锈钢 氯离子 湿式氧化 废碱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