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针对秦家屯油田进行注水井调剖,通过试验优化了聚合物、交联剂、助剂等添加剂的浓度,得出配方为0.3%~0.4%聚合物+0.25%~0.3%交联剂+0.25%~0.3%助剂+0.4%~0.5%核壳体的调剖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室内试验评价.结果表明,该调剖体系性能良好,溶解性、增黏性、流变性、触变性、热稳定性等均满足秦家屯油田渗裂缝性油藏调剖要求.现场实施5井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秦家屯油田 调剖 铬冻胶 低渗透
  • 简介:中原油田属高温高盐油藏,常规三次采油技术难以满足提高采收率的要求。以非一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为主剂的驱油剂与原油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与储层流体适应性好。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3%时,驱油剂吸附量小于1.5mg/g,耐温100℃,抗盐20×10。mg/L(ca。^2++Mg^2+含量6000mg/e)。注入0.2PV表面活性剂,可提高采收率7.88%。该驱油剂可以在中原油田大规模应用。

  • 标签: 驱油剂 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低渗油藏 提高采收率
  • 简介:濮城油田濮67块属特油藏,对注入水的水质要求高.针对现有水处理技术不能满足其注入水要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清洁生产资源化水处理技术.室内研究表明,采用该技术并适当调控污水pH值,结合精细过滤,可将濮-联含油污水处理为特油藏用合格注入水.

  • 标签: 特低渗油藏 注入水 水处理技术 含油污水 清洁生产资源化水处理技术
  • 简介:由中海油服研发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和随钻测井系统,可引导钻头像"3D贪吃蛇"一样准确命中油藏。5月3日早上5点,渤海九号钻井平台,仪器钻具从井下3000米返回海面,经过63个小时的连续作业,顺利完成任务。这意味着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随钻测井系统完全具备了海上作业的能力。这两项技术可以引导钻头像"3D贪吃蛇"一样在地下几千米坚硬的岩石里自由穿行,准确命中油藏。对于作业日费高昂的海洋平台来说,

  • 标签: 油藏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 海底 巡航 测井系统
  • 简介:针对蒸汽驱稠油油藏的高温特点,以高分子树脂为主剂,有机酚醛为交联剂,CRC为增强稳定剂,研制出了适合于高温油藏条件下应用的堵水剂,确定了堵水剂的最佳配方:高分子树脂用量10.0%,有机酚醛交联剂用量2.5%,增强稳定剂CRC用量150mg/L.试验结果表明,该堵水剂成胶时间为8~24h,在200℃下,堵水剂能稳定17d以上,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稳定性.

  • 标签: 堵水剂 稠油油藏 高温 高分子树脂 有机酚醛 交联剂
  • 简介:以缝洞型油藏为研究对象,基于缝洞型油藏全直径岩心,模拟油藏温度、压力条件,考察该缝洞型油藏水驱后期注N_2,CO_2和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前期水驱对储层底部原油采出程度高;气驱主要对储层"阁楼油"进行驱替并将其空间位置降低,N2驱提高采收率最低,为7.16%;CO_2驱提高采收率最大,为17.35%;后期水驱过程中,N2驱提高采收率最大,为22.28%;CO_2驱提高采收率最低,为5.53%。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建议缝洞型油藏注气驱油开发中使用N_2作为注入气。

  • 标签: 缝洞型油藏 全直径岩心 注气驱油 提高采收率 阁楼油
  • 简介:由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丙二醇、环己醇合成了环己醇封端改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反应原料的摩尔比为: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丙二醇/环己醇为0.65/0.5/1.0/0.31,封端反应温度为200-210℃,封端改性后树脂浇注体的力学性能与通用型191^#树脂的力学性能基本相当,但耐热性能有所提高,同时树脂浇注体的耐水和耐酸性能均有明显提高。

  • 标签: 环己醇 不饱和聚酯树脂 合成 性能
  • 简介:用于自动传动系统的润滑油组成包括:(1)100℃运动粘度为2.3~3.4mm。/s的石蜡基油,且环烷烃碳原子数≥70%(ASTMD3238方法测定);(2)磷含量0.025%~0.05%;(3)硫含量≤0.15%;(4)可使运动粘度达到5.0~6.0mm。/s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添加剂中的磷和硫含量主要来自于磷酸盐、磺酸钙、噻重氮和三硫代亚磷酸盐,添加剂对润滑油中的磷含量和硫含量具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传动系统 石蜡基油 润滑油 低硫 低磷 自动
  • 简介:在实验室采用传统热法工艺制备磷酸三甲酚酯粗产品,并通过水洗,蒸馏等特殊处理工艺对粗产品进行后处理。所得产物通过气相色谱、酸值分析结果表明,磷酸三甲酚酯产品酸值为0.01mgKOH/g,游离酚(质量百分数)含量为0.01%,各项性能均达到国外同类添加剂水平。

  • 标签: 磷酸三甲酚酯 酸值 冷冻机油
  • 简介:ExxonMobil化学公司推出的两种特种己烯共聚物茂金属LLDPE具有极低的凝胶含量,据说,可生产具有改进密封、抗撕裂性和光学性能的层压和表面保护膜。这两种牌号是新型Exceed1018LC和1018LE,它们除不含大型凝胶和少量小型凝胶之外,同目前的Exceed1018CA和1018EB牌号完全一样。

  • 标签: 特种薄膜 LLDPE 表面保护膜 凝胶含量 ExxonMobil化学公司 牌号
  • 简介:油价下产业转型、市场运作模式变化和企业管理理念变化,正在拉动油气行业这艘巨轮驶向正轨。油价下跌以来,石油公司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公司经营成本,尽可能为公司争取利润。在应对油价冲击的过程中,所有有着相似行为的石油公司的"合力"正在促进石油行业在油价下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形成。

  • 标签: 石油公司 油气行业 产业结构转型 企业管理理念 市场运作模式 油价下跌
  • 简介:本文考察了碳醇汽油的基本性能,确定了碳醇汽油配方体系。并进行了橡胶相容性以及排放特性的研究,经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碳醇汽油与车用无铅汽油理化性质相当,且具有良好的排放特性,可有效降低THC、CO的排放。

  • 标签: 低碳醇 汽油 橡胶 溶胀 排放
  • 简介:采用Waring—Blender法对13种表面活性剂进行了泡沫性能评价,并测定了油水界面张力。结果表明,起泡性能好的DK,AS—14,Es表面活性剂油水界面张力未达10~mN/m。分别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WP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M对Es,As-14,DK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As-14,DK与PM复配增效作用强,界面活性高。仅DK/PM复配表面活性剂的起泡和稳泡性能好。对DK/PM复配表面活性剂进行配方优化,当DK/PM复配表面活性剂总浓度为3000mg/L,DK与PM质量比为5:1时,泡沫综合指数达最大值,为4050.0,平衡时油水界面张力达5.96×10~mN/m.

  • 标签: 泡沫驱油 表面活性剂 起泡性能 界面张力
  • 简介:综述了碳烯烃的各种生产技术及其进展,详细介绍了石脑油和重质油裂解生产碳烯烃技术、天然气制取碳烯烃技术中的MTO技术和烃转化技术.结果表明,石脑油催化裂解生产碳烯烃在二、三十年内仍占居着主导地位;应加大开发重质油催化裂解制碳烯烃技术的力度和工业推广进程,拓宽生产碳烯烃的原料来源;天然气储量丰富,价格较低,具有很大的原料优势,天然气制取碳烯烃技术前景广阔,可能成为生产碳烯烃的主导技术;乙烯装置建设规模继续向大型化发展,小型装置使碳烯烃生产成本过高,生产的碳烯烃缺乏竞争力.

  • 标签: 烯烃 重质油 催化裂解技术 石脑油 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