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提高测井曲线划分沉积旋回精度和可靠性,采用最大熵谱估计原理对测井数据进行了预测误差估计,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预测误差趋势曲线。采用对称和非对称理论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预测误差曲线可以较好地识别沉积旋回界面,预测误差趋势曲线可以识别旋回内部旋回。利用该方法对实际测井数据进行了沉积旋回划分,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因此,该方法可作为测井沉积旋回划分辅助分析手段。

  • 标签: 地层层序 沉积旋回 最大熵谱估计 预测误差 趋势曲线
  • 简介:岩石物理模型中包含了很多不同岩石物理参数,一般可以通过测井资料或者实验室资料获得,但是诸如矿物基质弹性模量以及孔隙几何形状这些参数,不能从实测数据中直接获取,必须通过反演得到,因此,研究获取这些岩石物理参数反演方法十分必要。对于砂岩油气储层,利用3种孔隙纵横比模拟岩石孔隙结构,引用Biot系数公式确定矿物基质弹性模量变化范围,并结合模拟退火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KT模型流体替换岩石物理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最大优势是能够在只知道常规测井数据情况下,直接反演出岩石矿物基质弹性模量和孔隙纵横比谱。针对实验室测试42块细砂岩样品,利用该方法精确地获取了所有样品矿物基质体积模量、剪切模量以及孔隙纵横比谱。分析反演获取多种岩石物理参数表明:孔隙纵横比谱对岩石弹性性质影响最大;孔隙纵横比谱可用来描述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利用3种孔隙纵横比KT模型进行流体替换模拟适用性很好;裂缝孔隙体积分数对岩石弹性模量敏感性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叠前地震属性反演和叠后储层定量预测提供参考。

  • 标签: KT模型 流体替换 岩石物理参数 矿物基质弹性模量 孔隙纵横比谱
  • 简介:地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与测井曲线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不同测井曲线常常反映不同地层性质,因此,很难用单一函数来描述曲线之间数学关系。多元回归技术是处理变量间相关关系有效方法,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一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描述测井曲线之间关系,该模型对简单地层特性关系分析较为有效,但随着地质影响因素增多,其效果也往往欠佳。为此,以常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基础,推导了非线性回归模型,将复杂非线性问题简化为较为简单线性问题来处理,增强了多元回归技术适用性;同时,建立了多元回归原始参数模型优选方法,为最优回归结果获取提供了技术支撑;最后,探讨了测井曲线重构在地质与工程作业中具体意义,并以3个应用实例证明了该技术可行性。

  • 标签: 多元回归 曲线重构 模型优选 工程应用 非线性模型
  • 简介:完井方式选择受多种因素制约,如产量、净现值、完井成本、完井产能、边底水锥进、储层岩石坚固程度等,各因素间存在着不确定性、随机性以及模糊性。通过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模糊层次分析法及非线性模糊矩阵合成算子,改进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其模型综合了各种因素,并权衡技术、经济等指标,对完井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求取了最优完井方式隶属度。改进后模型评价其结果与实际更为相符,验证了该模型可行性及可靠性,具有评价优势。

  • 标签: 完井方式 模糊层次分析法 非线性 评价 优选
  • 简介:大庆油田一类油层聚驱潜力逐年减少,类油层开发技术还在试验完善阶段.未能大面积实施于工业化区块。针对南区东部类油层河道砂发育规模明显变小.小层数目增多.单层厚度变薄、渗透率变低储层特点。为了使类油层提高采收率,通过研究确定类油层选层标准、油层沉积特征.考虑层系组合多项影响因素,对该区块聚驱上返类油层进行了合理层系组合研究.确定了上返层系厚度及注采井距,为该区块聚驱上返层系组合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二类油层 层系组合 层系优化 南二区 松辽盆地
  • 简介:为准确表征煤层复杂地质力学效应,根据多重孔隙介质力学特征和多过程运移特点,来构建煤层气藏三孔双渗全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并基于所研发全隐式有限体积数值模拟器,进一步研究地质力学效应对孔渗参数和煤层气产能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应力效应与基质收缩作用均可影响裂缝渗透率,且作用方向相反:有效应力效应作用强度在开发初期大于基质收缩作用,但在后期发生逆转,导致渗透率先减小后增大,最终值甚至可达初始值数倍;随着煤岩杨氏模量增大,有效应力效应减弱,煤层气日产量增大,产气高峰出现时机提前,随着Langmuir体应变量增大,基质收缩作用增强,同样煤层气日产量增大,产气高峰出现时机提前。全流固耦合数学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刻画煤层复杂流固耦合作用,这对煤层气产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煤层气 流固耦合 地质力学效应 基质收缩 三孔双渗
  • 简介:连裂谷盆地群各个凹陷中,广泛发育不同类型坡折带。按照成因可划分为断裂坡折、挠曲坡折、侵蚀坡折和沉积坡折4种类型;按照形成时间又可分为先生坡折、同生坡折和后生坡折3种类型。其中,先生坡折和同生坡折具有控层、控相和控砂作用。在横向上不同类型坡折组合形成不同类型坡折带样式,在纵向上不同类型坡折常发生转化,从而造成不同类型油气藏在空间上复式叠合连片分布。坡折带是含油气盆地中油气成藏重要控制因素。因此,在勘探研究中,要特别重视对不同类型坡折带识别,精细分析坡折带控层、控相、控砂和控藏,指导油气勘探。

  • 标签: 坡折带 先生坡折 同生坡折 后生坡折 二连盆地
  • 简介:渤海SZ36-1油田具有原油黏度较高、单井注水量较大和储层胶结疏松、非均质性强、渗透率较高等特点,注水开发引起高渗透层岩石结构破坏、突进现象严重,亟待采取液流转向措施。以注入压力、含水率和采收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堵水+调剖”联合作业增油降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堵水剂优化组成为“4%淀粉+4%丙烯酰胺+0.036%交联剂+0.012%引发剂+0.002%无水亚硫酸钠”,堵水剂段塞优化组合为“0.05PV前置段塞(淀粉4%)+0.025~0.075PV堵水剂+保护段塞0.025PV(淀粉4%)+顶替段塞0.05~0.10PV(聚合物溶液,CP=1500mg/L)”,调剖剂溶液组成和段塞组合为“0.05~0.10PV调剖剂(Cr3+聚合物凝胶,CP=3500mg/L)”。随着储层非均质性和原油黏度增大,采收率增幅增加,这表明“调剖+堵水”联合作业措施具有较强油藏适应性。

  • 标签: 堵水调剖 参数优化 油藏适应性 物理模拟 渤海SZ36-1油田
  • 简介:文中系统总结了阿尔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对其地层层序、构造演化、沉积体系和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剖析。通过成藏条件研究,明确了各层系成藏主控因素,对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同时与连盆地其它凹陷简要对比,归纳了该凹陷在构造、沉积等方面的独特特点,指出后期构造反转、陡带沉积体系发育和同沉积背斜构造等特征在连盆地最具代表性。

  • 标签: 新凹陷 构造反转 油藏特征 成藏条件 阿尔凹陷 二连盆地
  • 简介:潜山油藏具有埋藏浅、产量高、效益佳特点。文章深入分析了连盆地潜山成藏地质条件,总结了以石炭系碳酸盐岩风化壳油藏为代表5种油藏类型,指出潜山油气运移系统以断裂为主,其储集物性主要受断裂和风化淋滤作用控制。研究结果对连盆地及具相似地质条件其它地区潜山油藏勘探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潜山 成藏条件 断裂 裂缝 风化壳 成藏模式
  • 简介:致密油可划分为页岩油、互层或夹层型致密油和邻源型致密油3种,根据它们地质特点和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型。结果认为:页岩油成藏过程很特殊,既没有经历次运移也没有进行初次运移,只发生原始运移:互层或夹层型致密油属于自生自储型,是初次运移结果;邻源型致密油是一种过渡型油藏,介于初次运移与次运移之间。是“膨胀力”驱动结果,.基于这种认识,提出“膨胀流”驱动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邻源型致密油数值模型、互层或夹层型致密油自生自储数值模型及页岩油数值计算容积法模型。应用实例证明,该技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 标签: 致密油 页岩油 裙边油 非常规资源 成藏模型 盆地模拟
  • 简介:采用室内研究方法,对CO2含量分别为10%,30%,50%,70%,90%,100%天然气样品做了3个不同温度(20℃,30℃,40℃)下恒组成膨胀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CO2含量由10%增大到100%,天然气样品临界温度由-69.86℃增高到31.4℃,临界压力由4.85MPa增高到7.38MPa;温度不变,压力一定时,随着天然气中CO2含量增高,天然气样品相对体积呈增大趋势,不同CO2含量天然气样品随压力降低其体积膨胀规律表现出了类似CO2超临界状态特征。以上认识对CO2和天然气混合气体驱油施工及今后更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CO2 膨胀实验 相对体积 超临界 黏度
  • 简介:针对海上高地温场条件下天然气生成和预测研究,选用琼东南盆地地质模型,以低成熟茂名油页岩(Ⅱ型有机质)与该盆地煤(Ⅲ型有机质)为样品,采用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全岩热解实验,得出热解油气产率特征.不同演化阶段各烃类组分生烃动力学定量模型表明,煤生成不同组分活化能分布范围比茂名油页岩宽得多.其中,茂名油页岩热解生成甲烷、乙烷、丙烷和重烃(C4~6)对应活化能分布范围分别为38~86kcal/mol,44~92kcal/mol,43~77kcal/mol和46~70kcal/mol;活化能主频分别为52kcal/mol,54kcal/mol,63kcal/mol和48kca1/mol,所占比例分别为20.44%、38.04%、42.50%和25.05%;指前因子分别为6.47×10^11s-1,2.70×10^12s-1,1.09×10^15s-1和8.39×10^15s-1.利用生气动力学方法,结合琼东南盆地热史数据,通过茂名油页岩和煤生气预测对比揭示,在地质条件下生气过程中,与茂名油页岩相比较,煤具有释放氢慢速率与低生成率特征以及较长演化进程.结果认为:类似于琼东南盆地崖城组煤系烃源岩,处于海上高地温场条件下,在高演化阶段仍具有很好生气潜力.该研究拓宽了我国海域煤型气勘探领域,具有实践和理论意义.

  • 标签: 茂名油页岩 生烃动力学 煤系烃源岩 地质模型 琼东南盆地
  • 简介:遂宁一蓬溪地区须段是重要天然气储层,目前已显示出良好勘探前景,但由于该砂岩储层具有低孔、低一特低渗以及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直接影响了油气勘探开发。通过薄片、扫描电镜、包裹体温度、镜质体反射率、有机质热降解温度等资料,对该区须段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强度及孔隙演化史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砂岩储层经历了中等一强压实、强胶结、弱交代、强溶蚀等成岩作用;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A—B亚期,且在A亚期末储层已基本致密化: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通过对砂岩储层致密化进程深入阐述.可为该地区有利储层发育区预测提供一定地质依据。

  • 标签: 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定量评价 须二段 遂宁—蓬溪地区
  • 简介:针对渭北油田浅层油藏天然裂缝对油井产能影响较大问题,基于渗流理论及分形理论,通过引入分形维数来表征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建立了考虑天然裂缝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矿场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准确性,分析了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对米采油指数影响,揭示了渭北油田浅层油藏产能特征。结果表明:天然裂缝有效改善了低渗储层整体渗透性,压裂后油井产能随天然裂缝发育程度近似呈指数式增加。因此,在对渭北油田浅层油藏进行储层改造时,在天然裂缝发育区适当提高压裂规模可大幅提高产能,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天然裂缝破坏及污染。研究结果对合理开发同类油藏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低渗透油藏 天然裂缝 分形维数 产能预测 米采油指数
  • 简介:地震资料保幅性是叠前反演和储层预测重要前提。为了研究叠前处理方法保幅性,以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及偏移后道集切除等处理环节为例,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它们对保幅性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些处理环节保幅性,再以实际资料为例,对比了处理前、后地震剖面和道集变化,并进一步重点研究了目标层位AVO振幅曲线变化及其对弹性参数计算结果造成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处理方法保幅性十分必要,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以及偏移后道集切除方式对地震资料保幅性及叠前AVO反演均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球面扩散补偿 偏移距规则化 道集切除 保幅性 叠前反演
  • 简介:川中蓬莱地区须段显示出了良好天然气勘探潜力,但由于储层孔隙结构和测井响应特征较为复杂,直接影响了其勘探开发效果。为了寻找须段天然气有利聚集区,综合利用钻井岩心和薄片等资料,对成藏要素,即生、储、盖、运、圈、保自身条件及其匹配关系等进行了探讨与总结,并对有利含气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须段气藏具有充足油气来源,且位于油气运移有利方向,上覆须三段泥岩为其有效区域盖层;具有有利生、储、盖组合及良好保存条件;研究区总体位于有利构造-沉积相带,沉积作用是储层发育基础,成岩作用是决定储层质量关键,裂缝是决定储层产能重要条件。对须段有利含气区预测研究可为其下一步天然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同时也有助于类似气藏有利含气区预测研究。

  • 标签: 气藏特征 有利含气区 成岩作用 须二段 蓬莱地区
  • 简介:根据岩心、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叠系红雁池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物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雁池组储层岩石具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特点,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砾岩和岩屑砂岩,岩屑类型以凝灰岩岩屑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为主,属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储层成岩阶段主要为中成岩阶段A期,其中压实作用导致原生孔隙大量丧失,是研究区最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黏土矿物胶结作用使储层孔渗性降低;碳酸盐矿物和沸石矿物胶结作用均具有双重影响,者在支撑碎屑颗粒、减弱压实作用强度同时,为后期溶蚀作用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溶蚀作用使次生孔隙发育并使孔缝连通,是研究区重要建设性成岩作用。

  • 标签: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红雁池组 柴窝堡凹陷 准噶尔盆地
  • 简介: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子洲地区北部下叠统山2段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测井等资料分析,研究了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山2段储层主要发育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山23亚段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溶孔,山22和山21亚段储集空间主要为微孔;研究区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型;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形成储层主要相带,储层特征受控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类型及其组合形式;研究区强烈压实-压溶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低主要原因。

  • 标签: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山2段储层 子洲地区北部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从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方程出发,给出了其对应数值离散公式及其最简单各向同性扩散滤波离散计算公式,开展了扩散滤波方法在低频逆时偏移噪音多尺度分离、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波场相对分离、保断层边缘随机噪音压制以及地震数据插值处理等4个方面的应用,并给出了其对应应用假设条件。计算结果表明,扩散滤波方法可在不同应用假设条件下取得较好处理效果。该方法可指导实际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 标签: 扩散滤波 噪音压制 数据插值 波场分离 地震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