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以胜坨油田沙二段8砂组为例,综合应用水槽模拟实验和现代沉积的测量结果对辫状河三角洲河口坝内部构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重点对河口坝长宽比定量规模进行了研究。水槽模拟实验统计表明,模拟的研究区河口坝长45~210cm,宽30~150cm,长度与宽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现代沉积的测量结果也说明了河口坝的长度与宽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综合水槽模拟实验与现代沉积测量的结果,建立了研究区单河口坝长宽比经验公式。利用该公式可以指导研究区精细河口坝构型解剖,辅助判断单河口坝边界,为建立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河口坝 沉积模拟 长宽比 胜坨油田
  • 简介: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大布苏地区青三段地层发育几套厚层砂,通过合成记录标定及地震属性分析,表明该套厚层砂具有长、直、窄的条带型沉积特征。对其成因许多学者提出多种假设,如:风成、潮汐、河流、滑塌等,但是所有的假设都不能很好解释此种砂分布特征。研究认为海坨子-大布苏地区位于坡折带之上,地形落差大,水流下切作用强,对下伏地层造成侵蚀,形成深而窄的湖缘峡谷。湖缘峡谷控制砂的沉积,该砂在上倾方向上与断层有机配置可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

  • 标签: 地震反射特征 沉积机制 厚层砂体 湖缘峡谷 岩性油藏 松辽盆地南部
  • 简介:砂岩侵入是由沉积后的砂岩再活动并侵入到周围地层中形成的种特殊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对砂岩侵入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目前业已发现砂岩侵入岩性油气藏。文中介绍了国际上有关砂岩侵入的研究现状,概括了砂岩侵入的结构模式、露头特征以及岩心、测井与地震识别标志.总结了砂岩侵入的触发机制和流动机理,并对砂岩侵入的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砂岩侵入对油气藏的形成和油气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应当注意的个新领域。

  • 标签: 砂岩侵入体 岩性油气藏 勘探开发 新领域
  • 简介:从沉积储层特点、烃源岩超压、油气运移动力、油水分布特征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的成藏机制.据此建立了扶余油层低渗透储层垂向输导、超压控藏大型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预测坳陷区扶余油层低渗透油藏的勘探潜力巨大,指导勘探取得明显效果。

  • 标签: 低渗透 岩性油气藏 成藏机制 扶余油层 松辽盆地南部
  • 简介:AVO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石油勘探中的种重要技术,针对非均质性油气藏的储层预测,AV0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波动方程差分数值解方法.研究了横向变速小尺度的AVO特征,讨论了横向小尺度的宽度和速度变化对反射系数的影响,然后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出了反射系数变化量与小尺度体宽度和速度的数学表达式,并结合测试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拟合公式与测试数据之间的误差小于0.5%,较好地反映了小尺度体宽度及岩石弹性参数对反射系数的影响。该公式可为利用AVO异常来预测小尺度的宽度和岩石弹性参数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下步横向小尺度变速情况下反射系数精确表达式的验证提供保障。

  • 标签: AVO 横向变速 小尺度体 反射系数 超定方程
  • 简介:复杂砂砾岩的岩性多样,缺少效果较好的岩性定量识别方法,为此,通过对大量岩性和测井信息进行比较和定量分析,形成了套复杂砂砾岩岩性定量识别的新型实用技术。以CH油田近物源砂砾岩扇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岩心、粒度分析及铸薄片等资料精确落实部分岩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交会图图版来确定关键岩性的测井响应值;其次利用阵列感应曲线区分泥岩、泥质砂砾岩和砂砾岩这3种岩性;再利用密度曲线进步区分出砂岩、砾岩、泥质砂岩和泥质砾岩;最后利用三孔隙度(密度、声波时差、中子)及波阻抗等曲线区分出灰质砂岩与灰质砾岩,进而定量识别出复杂砂砾岩的7种主要岩性。从识别结果上看,正确率总体在75%以上。

  • 标签: 复杂砂砾岩体 岩性定量识别 阵列感应 波阻抗
  • 简介:近年来,国内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已引起普遍关注。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不整合面为切入点,依据圈闭机制的不同,给出了地层圈闭新的划分方案,把地层圈闭划分为不整合面之上超覆型地层圈闭、不整合面之下遮挡型地层圈闭以及不整合面之间削截型地层圈闭。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与不整合强度、不整合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从以上2个方面对地层油气藏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此外,文章还对不同类型地层油气藏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对其勘探提出了建议,并且指出了些亟须发展的理论和技术。

  • 标签: 地层油气藏 不整合面 形成机制 分布规律
  • 简介:准确判识煤结构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的个关键问题,不同煤结构类型的煤层,因孔隙大小、裂隙网络和破碎程度不同,对煤层气富集和运移的影响也不相同。根据煤的破碎程度,将沁水盆地F区块3#煤层煤结构类型划分为原生结构、过渡结构和碎裂结构,并分析了不同煤结构的测井响应特征。统计表明:随着煤破碎程度增加,测井曲线上通常表现为密度与电阻率均降低、井径扩大、声波时差增大。在测井资料定性划分煤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计算煤岩脆性指数来定量判识煤结构。通过实际应用认为,用煤岩脆性指数定量判识煤结构是可行的,判识结果与实际钻井取心资料符合率较高,能够提高煤结构研究的精度。

  • 标签: 煤层气 煤体结构 阵列声波测井 定量判识 煤岩脆性指数
  • 简介:透镜低渗透岩性油藏具有砂分布零散、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开发过程中核部水淹严重,扇缘部水驱效果较差。为此,基于油藏工程方法与理论推导,确立了环形井网环距及采油井井距的计算方法并绘制了计算图版,同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透镜低渗透岩性油藏有效开发的合理井网井距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相控剩余油条件下的核注翼采井网模式,可有效缓解正方形面积注水井网形式注水憋压的难题,进而降低注水难度,提高水驱效率;与正对井网相比,采用注采井数比为1∶2的核注翼采交错环形井网时,油水井流线分布较均匀,开发效果较好;对于3注6采与4注8采的环形井网,当环距为200m时,最优采油井井距分别为300m和250m。该研究成果为透镜低渗透岩性油藏的持续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

  • 标签: 低渗透岩性油藏 井网井距 环形井网 数值模拟 流线分布
  • 简介: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结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资料,开展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火山岩溶蚀孔隙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认为该区火山岩溶蚀孔隙发育,具杏仁状充填气孔中溶孔、基质中溶孔、斑晶及角砾中溶孔、充填状裂缝中溶孔以及粒间溶孔等5种类型。熔岩中的长石斑晶、火山碎屑岩中的斜长石岩屑和由基质、火山灰水化形成的沸石类矿物在酸性介质条件下发生部分或全部溶蚀是溶蚀孔隙形成的内因,而酸性溶解液和流体介质通道的存在是溶蚀孔隙形成的外因。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导致溢流相溶解作用弱,形成的溶蚀孔隙数量少;爆发相溶解作用强,形成的溶蚀孔隙数量多。

  • 标签: 火山岩 孔隙特征 溶蚀孔隙 准噶尔盆地
  • 简介:柯柯亚地区具有形成致密砂岩气的条件,即有利于形成致密砂岩气藏的异常压力封隔层、良好的气源条件以及特低孔、低渗储层的广覆式分布。由于该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在3000m附近发育了套封隔层,形成了上、下2种压力系统,且各系统内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不同。致密砂岩气藏上部为正常压力系统。具有边底水构造。下部压力系统内的气藏具有以下特点:①深部典型的自生自储式组合,具有良好的气源条件;②普遍含气,且甜点具有工业价值;③含气砂岩与甜点之间没有分隔界面,在高陡构造部位产生定的气水分异:④气层具有异常高压,封隔层的存在有利于气藏的保存。根据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特点。对柯柯亚-鄯勒地区有利于形成致密砂岩气藏的范围进行了预测。

  • 标签: 封隔层 异常压力 致密砂岩气 成藏
  • 简介:砂岩透镜油藏是岩性油气藏中增储上产的重要类型,但目前对其成藏机理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分歧。通过二维实验模拟表明:砂岩透镜自身的物性好坏对其成藏具有重要的影响,所形成油藏的含油饱和度随着孔隙度、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油总从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聚集成藏,势的大小决定了砂岩透镜成藏的可能性。“相”和“势”相互耦合,共同控制砂岩透镜的成藏,油气成藏动力(势)充足时成藏所需要的储层渗透性能下限就相应降低;相应地,储集岩渗透性能好,要求的成藏动力条件(势)就可以适当降低。得出了实验条件下透镜成藏时的“相”和“势”之间的定量模型,为预测圈闭成藏可能性提供了个思路。

  • 标签: 透镜体 岩性油气藏 模拟 流体势 主控因素
  • 简介:鄂西利川见天坝长兴组生物礁位于镶边型台地陡斜的边缘上,濒临鄂西海槽,属于台地边缘礁。该礁的最大特点是大型柱状海绵丰富,构成生物骨架。生物礁岩石类型主要有障积岩、障积-骨架岩、骨架岩、粘结岩、角砾状灰岩5种。通过分析见天坝生物礁的生物类型、岩石宏观类型和特征,推测生物礁的发展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奠基期、拓殖期、泛殖期、衰亡期和礁盖期。

  • 标签: 生物礁 发展演化 长兴组 见天坝
  • 简介: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礁滩储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在测井储层表征与定量评价中,由于储集空间的多样性及其组合的复杂性,给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带来了系列困难。文中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实验、试油等资料,划分出储层储集空间的类型和储层类型。分别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各种测井响应特征及响应模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礁滩储层类型的划分标准。根据不同储集类型的孔、渗关系,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建立了礁滩不同储层级别的解释图版和解释标准,所划分的储层级别与礁滩沉积相带具有很好的对比关系,为测井储层评价和完井试油层段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解释依据。

  • 标签: 礁滩储层 碳酸盐岩 测井响应特征 储层类型划分 塔里木盆地
  • 简介: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油气生成、储层条件、运移条件、圈闭和聚集成藏等方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该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并总结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各种成因类型的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广泛发育的水下分流间湾暗色泥岩、致密粉砂岩以及粉砂质泥岩可形成良好的盖层;运移的动力主要来自长7泥岩形成的异常高压。长7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高剩余压力的驱动下,通过垂向叠合砂与微裂缝向上运移进入长4+5储层,并沿连通的三角洲前缘砂横向运移进入圈闭成藏,形成鼻隆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构造-岩性油气藏,其形成受烃源岩、沉积相带、微裂缝、鼻隆构造以及剩余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长4+5油层组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成藏机制 林镇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为了对大庆长垣杏树岗油田杏六区东部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内三元复合驱层段的水淹程度进行定量化分析,进而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垂向分布特征。通过岩心观察和渗透率相对变化率的计算,并结合含油饱和度测试数据,在单砂级别内对具有相似渗流能力的渗流单元及其组合类型进行划分,从而定量化计算不同渗流单元组合类型中的水淹程度。分流河道内共识别出5种细粒沉积类型和3种渗流单元组合类型。通过对不同渗流单元组合类型中水淹特征的认识可为后期剩余油挖潜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分流河道 渗流单元 水淹模式 杏六区东部
  • 简介:川西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滩分为台地边缘鲕粒滩和台地内点滩2种类型,多数台地边缘鲕粒滩形成时水体相对较深,未经大气淡水和混合水的成岩改造,储集性能较差,局部鲕粒滩形成时水体较浅,在经过大气淡水和混合水的成岩作用改造后,白云石化好,可形成储集性能极好的储集体;台地内点滩白云石化较好,储集性能也较好,但分布狭窄,厚度较薄,无规律可寻。由此可见,滩相沉积体仅是储层发育的基本条件,滩最终能否形成有效的储集体,还要取决于后期成岩作用的改造。当滩暴露于水体之上时,受到大气淡水和混合水的改造,发生白云石化作用,有利于后期埋藏溶蚀作用的发生,可产生大量的储集空间,并构成良好的储集体。

  • 标签: 鲕粒滩 白云石化 储集性 飞仙关组 川西北
  • 简介:碳酸盐胶结物是东海西湖凹陷平湖组储层砂岩中最为重要的自生矿物。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元素成分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西湖凹陷平湖组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主要矿物类型是菱铁矿、铁白云石和方解石。其中菱铁矿胶结物主要形成于同生到早成岩早期,具有最高的δ^13和δ^18值,分别为0.75‰和-10.22‰;铁白云石胶结物的δ^13接近同期海水,变化于-2.45‰和-2.98‰之间,δ^18值偏负,最低达-12.39‰,其形成于相对较早的成岩时间。方解石胶结物主要以粒状和连生胶结方式产出,粒状方解石具有复杂的多种成因机制,而连生方解石具有最低的δ^13值(-6.02‰)和δ^18值(-16.94‰),主要形成于成岩晚期,其成因与有机酸溶解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及粘土矿物转化作用有关。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方面,早期形成的菱铁矿和铁白云石胶结物增加了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对研究区储层发育的影响是正面的,而晚期形成的连生方解石胶结物普遍占据长石溶解空间,对储层的发育是不利的。

  • 标签: 碳酸盐胶结物 储层质量 平湖组 西湖凹陷
  • 简介: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分析,认为晚三叠世长6时期该区北、西两侧都发育有河控型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岩相古地理编图结果非常清晰地显示了研究区长6段砂展布特征,同时通过古盐度恢复,首次确定了该区湖岸线的位置,从而确定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三角洲平原只在东北隅有小范围分布。耿-史地区长6段不同沉积时期岩相古地理面貌,特别是古岸线的确定,对于指导该区长6油藏下步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分辨率层序 岩相古地理 古盐度 长6段 姬塬地区
  • 简介: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中期旋回为编图单元,对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遂宁组的古地理和砂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中段上休罗统遂宁组可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LSC1)与3个中期旋回(MSCl,MSC2和MSC3)。其中,MSC1—MSC3沉积期,龙门山前缘均发育有较大规模的冲积扇群.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表现为多个辫状河三角洲叠置的沿龙门山前缘分布的辫状河三角洲群:MSC1-MSC2沉积期,川西坳陷中段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以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为主,冲积扇仅在规模及位置上有所变化,该时期砂主要分布于龙门山前缘与中江-回龙地区;MSC3沉积期,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发育于郫县-温江-大邑地区,砂厚度以及规模均较大。

  • 标签: 岩相 古地理 砂体展布 遂宁组 川西坳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