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海洋溢油污染持续时间长,在自然常态环境下难以分解,海洋生物资源生态环境有巨大危害。由于污染物随海流流动,影响范围不固定,加之石油烃类化合物难以降解,给海洋溢油污染治理带来了巨大难题。海洋中逸散石油因其特殊理化性质、毒性效应,不仅对海洋中生物造成急性或慢性毒性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和转移,最终可能进入人体,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通过溢油污染海洋生态影响分析修复方法研究,为海洋溢油污染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石油污染 海洋生态 修复方法
  • 简介:以覆盖黄河三角洲和连云港区域两景高分一号卫星遥感影像1A级产品为例,利用现场采集地面控制点和1∶50000DEM产品,开展了影像自主定位和正射校正实验,制作了控制点偏移矢量图,并影像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具有较好自主定位精度,黄河三角洲区域影像定位精度在27.8m左右,连云港区域影像定位精度在53.8m左右;在单控制点情况下,影像定位精度在3m左右,最大偏移量约为6m;在多控制点下正射校正,影像定位精度为1m左右,最大偏移量为1个像元;对比控制点偏移矢量图,检查点较影像同名点偏移方向与大小基本一致,表明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内部刚性较好.

  • 标签: 遥感 高分一号 海岸带 定位精度 正射校正 GF-1
  • 简介:针对传统陆地边界划界中边界区域评价存在层次性较差、详细程度不高、评价模型针对性不强、赋权方式过于主观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基于六角格边界区域重要性评价方法.该方法以六角格陆地边界环境模型为基础,包括区域重要性定量评价和区域重要性综合评价两部分.其中区域重要性定量评价主要是以统计图表方式直观地展示出边界区域内资源占有情况;区域重要性综合评价选取基于熵权_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定性地得出多个区域重要程度次序.通过实验,证明这两种方法有效可行,能够较好地解决陆地边界区域重要性评估问题,提高辅助决策效率.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边界 六角格 熵权
  • 简介:目前,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CO2,使空气中CO2量极具增加。据研究:CO2是温室气体主要组成部分,地造成温室效应主要元凶。海洋是碳一个巨大储存库,海水能够溶解大量CO2,海洋中大量植物和浮游藻类吸收CO2产生O2,是CO2非常大聚集地(汇)。与此同时CO2在海洋中汇聚使海水酸度增大渔业资源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对CO2源汇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源汇 温室气体 生态系统 渔业资源
  • 简介:XCTD作为深海探测一种最为重要仪器,是深海水文数据获取重要手段,但传统金属漆包线信道存在一些难以解决技术问题,成为XCTD发展主要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单模光纤作为XCTD传输信道。本文首先使用漆包线作为传输信道所面临难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分析了单模光纤技术优势;最后,针对XCTD工作环境中海水温度变化对光纤传输信道带来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单模光纤信道在海水介质0-20°海温变化下,以10MB/S传输速率传输数据时误码率为0,且损耗变化几乎可以忽略,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速率和传输稳定性,实验结果说明采用单模光纤作为XCTD传输信道具有一定可行性。

  • 标签: XCTD剖面仪 单模光纤 海洋温度效应 传输性能
  • 简介:本文通过室内波浪水槽试验,研究底床液化埋置管线垂向受力影响。试验中,在底床液化与底床未液化两种情况下施加相同波浪,通过管线同一横截面上布置两个反向(竖直向上、竖直向下)土压探头,测量管线垂直方向实时受力。结果表明,底床未液化时,两受力曲线都呈周期性变化且完全重合,它们将在同一时间达到最大值(最小值),管线合力变幅较小;在底床液化时,两受力曲线也呈周期性变化但不完全重合,不会在同一时间达到最大值(最小值),管线合力变幅较大。这表明在底床液化时,埋置管线在垂直方向上所受合力比未液化时大,可能引起管道下沉上浮乃至疲劳损坏。

  • 标签: 土体 液化 管线垂向受力 相位滞后 水槽实验
  • 简介:针对当前航标选取主要依靠经验和手工方法实施,选取时难以将航标各属性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现状,分析了航标空间属性关联性,构建了航标的空间影响域模型,并探索了其在航标自动选取中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构建空间影响域模型来定量化表示航标的有效影响范围;空间影响域模型可以用来实现航标的自动选取。

  • 标签: 海图制图 制图综合 航标 空间影响域 自动选取
  • 简介:本文采用MIKE21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潮流形态和含沙量,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围填海工程后辐射沙脊群海域潮流和含沙量变化。结果显示工程潮流和含沙量影响主要出现在工程区附近。围填海工程使原本以弶港为中心呈扇形辐聚、辐散潮流格局有所改变,形成东沙岛西侧南北向和高泥岛南侧东西向两条潮流通道,并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条子泥南北两侧水体。工程后含沙量变化与平均流速变化基本一致,在流速变大东沙岛西北侧和高泥岛南侧海域,含沙量显著升高;在流速变小条子泥南北两侧、东沙岛东侧西南侧,含沙量显著降低。

  • 标签: 辐射沙脊 围填海 潮流 含沙量 数值模型
  • 简介:壳聚糖是一种优良生物医用材料,在体内应用已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之下,其代谢和分布一旦被植入记录较少。在这项研究中,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生物降解动力学和肌肉植入大鼠灌胃壳聚糖与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组织学法、凝胶色谱法。植入后,壳聚糖在分布到不同器官中逐渐降解。测试器官中,肝脏和肾脏被认为是第一个在壳聚糖含量最高,这是符合降低心,脑和脾脏。尿被认为是壳聚糖消除主要途径,而80%壳聚糖给药大鼠尿不可追踪。这说明壳聚糖大部分在组织中降解。平均来说,在不同器官壳聚糖降解产物和尿被发现分子量为<65kDa。这进一步证实了壳聚糖在体内降解作用。我们发现提供了新证据,作为一种生物医学材料强化和安全应用。

  • 标签: 生物降解作用 壳聚糖 药代动力学 体内 大鼠 荧光分光光度法
  • 简介:本文基于全球海洋再分析模拟GLORYS2(GlobalOceanReanalysisSimulation2)结果,分析了PN断面(126.0°E-128.2°E,1000m以浅)黑潮流速垂直结构季节和年际变化,探讨了黑潮流速垂直结构形成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1)PN断面黑潮夏季流量最大,春季次之,秋、冬季节最小;气候态平均冬、夏季流速最大值都位于次表层,春、秋季节流速最大值位于表层;夏季相对流速较大、最大值深度较浅;等密线在黑潮主轴区下凹,冬季更为明显。流速最大值深度和密度水平梯度为零深度均表现出了较大年际差异,该年际变化甚至超过季节差异;2)流速与密度符合热成风关系。黑潮通量由太平洋大尺度风场中尺度运动两者共同决定,但局地热通量和环流温盐输运共同影响密度场,调节黑潮流速垂直分布,影响水通量分配营养盐输运;3)有些年份夏季流速最大值出现在表层,可能是夏季西南季风诱导陆架水离岸输运进入黑潮上层导致结果。非线性、非地转物理过程影响没有考虑在本研究中,热成风关系能够解释黑潮流速垂直分布形成部分原因。

  • 标签: 黑潮 流速垂直分布 热成风关系 PN断面
  • 简介:针对传统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中理论研究与评价方法滞后、缺少定量分析和个性化差异研究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差分析研究方法。首先对地图面状符号色彩真实度认知性别差异分析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然后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意见法)确定问卷设计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实验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验证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真实度对于地图整体设计效果重要性;通过方差分析对地图面状符号色彩真实度感受性别差异显著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真实度非常重要,而且其感受存在性别差异,与心理学领域相关结论一致。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和地图个性化设计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地图色彩设计 面状符号设计 性别差异 个性化 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
  • 简介:研究了GPS实时精密卫星钟差估计方法,并将实时钟差应用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采用自编软件,依据全球均匀分布IGS参考站实测数据,基于非差消电离层组合载波和伪距观测量实现了GPS实时精密卫星钟差估计。试验结果表明,自主估计实时卫星钟差与IGS发布最终精密钟差具有较好一致性,互差优于0.2ns;用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能够获得静态定位1~2cm、仿动态定位厘米级精度。

  • 标签: GPS 精密卫星钟差 实时 精密单点定位 非差无电离层组合
  • 简介:根据2006年到2007年,908专项黄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调查资料,研究黄河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沉积物中Cu-Cd、Pb-Cr、Cr-As3组元素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它们分别具有相似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和来源;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估,黄河口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来源是镉和汞占据主要权重;运用生物效应浓度法其生物毒性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s黄河口海域环境中生物负面效应偶尔发生,Cu、Pb、Zn、Cd、Cr和Hg暂时不会产生不良生物效应。

  • 标签: 黄河口 重金属 污染风险评估
  • 简介:大连湾、大窑湾外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揭示了该区域大致沉积特征。结合相关地质水文资料,探讨了其控制因素,同时沉积环境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区沉积物粒度组分以砂(平均含量34%)和粉砂(平均含量52%)为主,粘土含量比较少(平均含量14%),且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水下台地之上,各组分相对含量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与地形分布趋势较为一致。北部近岸水下岸坡区,水深较浅,距离物源区较近且水动力条件复杂,沉积物粒度较粗;向南随水深增加水动力减弱,东部为一水下台地,沉积物粒径偏细。分选较好,粉砂和粘土组分在该区域最为富集,沉积物可能来自于通过东部海域自西向东进入研究区远源物质;研究区南部水深增加,又出现一水下岸坡,其下地形趋于平坦,该区域在黄海环流体系作用下,接受了较多来自包括山东半岛水下三角洲粗颗粒物质。

  • 标签: 表层沉积物 粒度 大连湾
  • 简介:基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6月洪、枯季大潮北港上段河道水域现场水文观测资料,以及1999、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10年历史水文测验资料,分析潮流历时、流速、优势流和含沙量等水沙现状和变化特征,并探讨近年来该水域水沙变化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目前北港上段河道水域落潮占主导优势;青草沙水库和长江大桥建成后,落潮优势明显增强,洪季大潮涨、落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减少,枯季大潮涨、落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增多;(2)流域径流量季节性变化是造成北港上段河道水域垂线平均流速洪季大、枯季小主要原因;大型工程建设是该水域落潮优势增强主要影响因素;北港上段河道水域含沙量变化可能与近岸工程建设、入海泥沙量减少等因素有关。

  • 标签: 水沙变化 优势流 大型工程 长江河口
  • 简介: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比较了微绿球藻培养转录子在海水和淡水,准备f/2培养基,以了解这种藻类淡水驯化机制。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为细胞成分,降解离子运输,和核糖体生物合成。这些发现问题表明,藻细胞降解自身成分(主要是氨基酸和脂肪酸)产生过多能量(ATP)维持细胞离子(主要是钾和钙〉)平衡,而氨基酸和ATP耗竭,以及核糖体减少抑制蛋白质翻译和最后慢下来细胞生长。

  • 标签: 淡水驯化 转录子 机制 细胞成分 微绿球藻 差异表达
  • 简介:一个12周饲养试验进行评估膳食水苏糖对生长性能影响,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结构少年多宝鱼(大菱鲆)。五等氮(粗蛋白49.58%)和isolipidic(粗脂肪10.50%)日粮配方含有0(对照),0.625%(s-0.625),1.25%(s-1.25),2.5%(s-2.5)和5%(S-5)水苏糖,分别。随着水苏糖水平升高,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等多宝鱼,特定生长率,最终平均体重,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显著增加(P<0.05),然后稳定。鱼喂S-5采食量显著高(P<0.05)比其他组鱼。活动关系胰蛋白酶,肠酪蛋白,胃和肠道淀粉酶水苏糖显著影响(P<0.05)。胰蛋白酶和肠酪蛋白活动最高值是在s-1.25观察组,对照组以观察胃淀粉酶活性最高,肠淀粉酶活性最低。没有病变或损伤在所有处理鱼远端小肠结构,而在远端小肠简单褶皱高度显著增加(P<0.05)时,1.25%或2.5%是在日粮中添加水苏糖。这些结果表明,中等水平水苏糖(1.25%)改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消化酶活性和少年多宝鱼远端小肠结构。

  • 标签: 消化酶活性 肠道形态 生长性能 水苏糖 大菱鲆 少年
  • 简介:羟丙基壳聚糖(惠普壳聚糖)已被证明具有在广泛领域应用前景由于其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活性,特别是在生物医学和制药领域。然而,它药代动力学和生物降解性能,这是至关重要,其临床应用尚不清楚。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我们在这里进行荧光强度分析和GPC测定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惠普壳聚糖药代动力学模式(FITC惠普壳聚糖)及其生物降解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剂量为每只大鼠腹腔注射后,FITC标记壳聚糖能迅速吸收,惠普分布于肝,肾和脾血。结果表明,壳聚糖能有效利用FITC惠普,和惠普FITC标记壳聚糖88.47%可经尿排泄在11天内与分子量小于10kDa。此外,我们数据表明,有一个明显降解过程发生在肝脏(<1024h)。综上所述,壳聚糖具有良好生物利用度和生物降解性,惠普,表明羟丙基壳聚糖潜在应用在药物缓释材料,组织工程和生物医学领域。

  • 标签: 壳聚糖衍生物 生物降解性能 羟丙基壳聚糖 药代动力学 荧光素标记 临床应用
  • 简介:以1977-2012年中国海赤潮年发生频率2001-2012年赤潮月发生频率数据资料为基础,建立赤潮事件年发生频率和月发生频率时间序列。赤潮年发生频率与时间分段回归拟合效果较好,月频率季节性最大值在5月(约18.22),随机波动大小随时间序列逐步增加,波动峰值主要出现在5-7月。利用Holt指数平滑法和Holt-Winter指数平滑法分别对赤潮事件年发生频率和月发生频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3-2020年赤潮年发生频率呈年平均增加1次缓慢趋势上升,2013-2016年5-7月份为赤潮高发期,峰值出现在5月,基本稳定在25次左右。

  • 标签: 中国海 赤潮 频次 时间序列
  • 简介:闭合多边形旋转方向判定是GIS空间分析和算法中较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现在算法较多,其算法效率和精确度参差不一.对比分析了基于凸包闭合多边形旋转算法、基于多边形面积计算闭合多边形旋转算法和基于凹凸顶点判定方法闭合多边形旋转算法,从算法设计复杂程度、算法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了基于凹凸顶点判定方法是最简单最有效一种判定方法.

  • 标签: 空间分析 闭合多边形 旋转方向 凹凸顶点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