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结合翁牛特旗实际,经过两年对比试验,总结出适合北方旱作农田区的保护耕作方式。对改革目前传统耕作技术,保水培肥,省工节能,增产增收,促使农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保护性耕作 耕作方式 综合分析
  • 简介:主要分析了自动气象站进行气象探测所产生的误差,确定这些气象资料的准确性状况。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误差 分析
  • 简介: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2005年对青海省作业的192个人影地面作业设备进行了全面、规范的年度技术检测,并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对作业设备进行了现场维修。本文对青海省人影地面作业设备从检测性能方面进行评价,用来指导人影地面作业安全及管理。

  • 标签: 人影 作业 性能 评价
  • 简介:为了了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ECMWF)数值模式对安徽地区降水预报的性能,提高订正技巧,本文应用风险评分(ThreatScore,TS)、预报偏差(BIAS)和去除随机事件后的公平T评分(EquitableThreatScore,ETS)及真实技巧评分(TrueSkillStatistic,TSS)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安徽省ECMWF数值模式降水场预报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ECMWF模式对安徽地区降水的预报性能总体较稳定,年际变化幅度较小。安徽省降水预报的ETS评分总体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所有气象站降水均存在预报过度的现象。降水预报分级检验表明,小雨量级降水预报评分明显高于其他量级降水,但预报偏差较大,预报过度现象严重;ECMWF模式对72h时效内的暴雨量级降水预报技巧较小,对于72h时效后的暴雨量级降水基本没有预报能力。季节降水预报的检验表明,春季、秋季和冬季的48h时效内晴雨预报的准确率为88%以上,订正空间较小;夏季各时效及春季、秋季和冬季168h时效以上降水预报的空报率超过60%,可以适度订正;秋季较其他季节降水预报的漏报率略高,尤其是120h时效以上降水的预报需关注。四季均存在降水预报过度的现象,尤以夏季最突出。ECMWF模式对安徽省降水量为01—07mm的格点降水预报空报率较高,订正后可以明显提升预报技巧,但增加了一定漏报风险。

  • 标签: ECMWF模式 检验 降水 TS评分 ETS评分 预报偏差
  • 简介:1概况2018年9月24—28日,由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主办的第18届气象高性能计算研讨会在英国雷丁举行。ECMWF每2年举办一次气象高性能计算研讨会,旨在交流高性能计算在气象领域应用的经验。研讨会包含38个交流报告、3个主题报告和12个供应商参加的展览,主要围绕气象领域高性能计算机(HPC)系统的升级、E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百亿亿次以上的超级计算机)发展相关研究和挑战、数值模式的发展、数据管理和高性能I/O、机器学习的应用等展开交流。

  • 标签: 高性能计算机 气象 中期天气预报 ECMWF 超级计算机 主题报告
  • 简介:1引言福建省现有714SD,714、713等三种型号的天气雷达。由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生产的两部CINRAD/A即将投入业务试运行。这样福建省将拥有四型号的天气雷达,在全国有一定代表性。

  • 标签: 天气雷达 雷达探测 D/A 性能比较 福建省 试运行
  • 简介:介绍B/S系统的压力和性能测试的方法,分析其架构的稳定性、可靠性。通过对浙江三农网(由浙江农网开发,平台部署在信息网络中心)、浙江气象网、浙江农网3个平台进行测试对比,阐述各平台技术架构的优劣。

  • 标签: 压力测试 性能分析 B/S 技术架构 分析
  • 简介:利用T213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500hPa高度预报形势图和客观分析图,对2002年6~9月份影响青海省的天气系统进行了预报能力的分析检验。结果表明:T213短期数值预报产品对6~9月份影响青海省大的天气过程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和较高的使用价值,有利于提高预报水平。

  • 标签: 数值预报 短期预报 预报性能 形势图
  • 简介:分析安全监控系统雷电灾害的成因和入侵途径,提出了安全监控系统防雷保护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 标签: 监控系统 防雷 雷电灾害
  • 简介:第43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本条规定了订立合同当事人保护商业秘密的义务和责任.

  • 标签: 签约 商业秘密 法律保护 《反不正当竞争法》 《合同法》
  • 简介:利用升级后的ECMWF细网格模式2m温度、大尺度降水量(LSP)、累积降水量(TP)及850hPa风速等气象要素预报场,采用客观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乌鲁木齐米东区气温、降水及风速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2m温度场对于米东区最高、最低气温有较好的预报能力,最高、最低气温年均准确率ECMWF细网格模式产品均高于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产品,分别达69.1%和73.8%。细网格和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的晴雨准确率均接近或超过80%,对降水天气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降水分级检验上看,ECMWF细网格和中央指导预报准确率均不太高;对于降雨天气,细网格的预报能力略高于指导预报;对于降雪天气,指导预报对小雪和大雪的预报准确率高于细网格;ECMWF细网格850hPa风速产品与实况风速有较好的相关性,对逐日风的预报有较好地指示意义。

  • 标签: ECMWF细网格 2m温度 TP LSP 检验分析
  • 简介:基于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的4种气候模式对1983—2010年东北地区降水的回报试验结果,利用2011—2014年东北地区业务应用的结果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东北地区172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采用距平相关系数(ACC)、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和距平符号一致率(Pc)3种定量方法对比评估了4种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EC模式和CFSv2模式与BCC模式和TCC模式相比,EC模式和CFSv2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的总体预测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预测技巧。从空间上来看,CFSv2模式各月Pc的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模式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CFSv2模式对东北地区初夏典型旱涝年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对典型涝年的预测效果优于典型旱年。

  • 标签: 气候模式 月降水 旱涝年 预测性能 定量评估
  • 简介:分析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为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完善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文章立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的角度,主要运用了逻辑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认为: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气候资源保护立法文件,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完成气候资源保护的任务,建议建立我国气候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并且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 标签: 资源保护 立法完善 气候 讲座 逻辑分析 法律法规
  • 简介:郑金武在2007年4月25日《科学时报》撰文介绍,王铮及其科研团队在《人地关系协调意义的气候保护经济分析理论与模型》研究课题报告指出,在一定形势下,中国进行适当的气候保护是可以的。目前大多数关于气候保护的政策都还限于减排,理论上,全球气候系统保护存在两种机制,减少碳的排放源和增加碳的吸收汇(增汇)。

  • 标签: 气候保护 中国 混合型 人地关系协调 全球气候系统 分析理论
  • 简介:自2010年7月28日在青海省同德县发现大片野生占柽柳林以来.已有包括“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网站和《科学时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这一我国植物学界的重大发现。更有全国植物学界的十多位专家学者纷纷发邮件或电话询问.并表示震惊和强烈支持保护

  • 标签: 保护 柳林 野生 世界 植物标本馆 专家学者
  • 简介:利用2009年和2011年分辨率为10m的法国SPOT卫星和日本ALOS卫星遥感资料,以ArcGIS9.3软件ArcMap模块为平台,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对辽河保护区地类特征进行提取,并监测分析保护区生态恢复状况。结果表明:2009年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旱田、芦苇型湿地和水域为主,三种土地类型所占比例为72.9%;2011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水域、芦苇型湿地和草地为主,三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为62.9%。2011年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旱田大幅度转出,转化为水域、草地和林地,与2009年相比,耕地显著减少,植被覆盖度增加了15.4%。

  • 标签: 卫星遥感影像 目视解译 土地利用类型
  • 简介:讨论了接闪器的布置方法及其保护范围的确定方法,并针对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接闪器 保护 应用
  • 简介:本文介绍设计、制作具有延时和自动启动功能的电路板,使交流稳压器在过压/欠压保护动作后,当供电电压值转入正常时,延迟3分钟启动接通负载,以减少雷达及相关设备因断电而异常停机,造成雷达数据的缺失,及相关设备因异常停电而损坏。

  • 标签: 天气雷达 交流稳压器 过压/欠压保护 延时电路 自动启动
  • 简介:通过分析1978—2013年三北(东北、西北、华北)防护林建设区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变化与植被生态质量的相互关系,以及1961—2013年我国主要草原区气象要素变化与草原生产力的相互关系,指出2000年以来北方降水增多导致三北防护林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持续好转,且2000年以来在降水增加、生态工程实施的情况下,北方草原生态恶化的局面有所改变。进一步根据RCPs排放情景和预估的我国未来气候变化,指出未来30~60年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利于巩固和扩大三北防护林和草原生态建设成果,缩短生态恢复的时间;但气候增暖会增加森林和草原火灾及病虫害的发生范围和频率。在对策上,指出应充分利用北方气候暖湿化的正效应,加快三北防护林建设和北方草原生态恢复;同时加强防护林和草原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

  • 标签: 气候变化 生态保护工程 影响 对策建议
  • 简介:保护气候资源对于保护我国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国际气候变化谈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相当薄弱,未成体系,不足以担当保护气候资源的重任。制定气候资源保护单行法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当成为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立法发展的新领域。

  • 标签: 环境资源保护 气候资源 立法 开发利用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