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CMAQ成功移植到了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系统神威和IBM巨型机上,为实现全国及区域空气质量预报准业务系统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另外,针对模式中污染源不确定性因素引起预报偏差的技术难题,发展了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的动力-统计模型(CMAQ-MOS)与源同化新技术,其效果明显优于国外原CMAQ模式

  • 标签: 业务化系统 ASM 空气质量预报 国家气象中心 不确定性因素 业务系统
  • 简介:由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值预报研究部开发的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GRAPES_Meso)经过国家气象中心一年多的连续实时业务试验运行,达到了项目的指标要求,系统运行稳定,预报效果较现有的区域数值预报系统(HLAFS025)有明显改进。2006年7月,GRAPES_Meso通过了由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业务运行专家评审。2006年7月26日,中国气象局正式批准GRAPES_Meso投入业务运行,同时停止运行HLAFS025业务系统,

  • 标签: 业务化运行 数值预报系统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中心 业务运行
  • 简介:气象灾害频发,气象服务质量倍受社会关注。作为气象部门对外的服务窗口——电视气象节目,已成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丰富气象节目的新功能,走多元的主持模式,从主持场景、播讲内容、主持风格等方面,探讨提高电视气象节目的质量、服务水平。

  • 标签: 电视 天气预报 主持模式 多元化
  • 简介:本文从气象角度,对河西走廊中部苹果梨生产现状、发展可能性及优质气候带进行了分析和肯定。提出了苹果梨适宜优质带在海拔1500—1900米左右的灌溉区。阐述了光能丰富、气候温凉干燥、温差大、积温和降水适宜、光热水匹配、干旱气候下河水灌溉、水分供应充足等是河西中部优质苹果梨的气候优势,并指出春秋霜冻和后期大风是苹果梨生产的不利因素。

  • 标签: 苹果梨 灌溉区 水分供应 河西走廊中部 气候带 座果
  • 简介:建立一个高分辨大气边界层模式。然后,把该模式与一个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进行耦合并把模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耦合模式能够模拟出大气边界层的流场、温度场和气压场的特征。

  • 标签: 大气边界层 高分辨边界层模式 中尺度预报模式
  • 简介:本文用一个二维模式,实施了三组数值试验.初步分析了背景流的改变对植被局地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背景风场强度适当时,植被——裸地下垫面属性的非均一性激发的次级环流会显著增强.背景风强度与次级环流强度之间呈非线性联系.

  • 标签: 次级环流 局地气候 植被带 数值试验 上升运动 均一性
  • 简介:利用50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对比讨论WRF模式不同微物理过程、积云对流和边界层参数方案组合对青海省气温、降水及风速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1)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对流参数方案分别选用Eta(Ferrier)和KF时,气温模拟效果较好;Thompson方案、KF方案和ACM2方案的组合对降水模拟普遍较好;边界层方案的选取对风速的模拟较为重要。(2)对比不同季节的模拟效果可以看出,夏季气温、降水模拟效果均较好。(3)最低气温模拟效果均好于最高气温,最高气温偏低明显。(4)小雨预报普遍偏多,中雨预报略偏少,大雨整体预报偏少。

  • 标签: WRF模式 参数化方案 青海
  • 简介:淮河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气候过渡位置的南北变动对淮河流域的降水有显著的影响。利用1952~2001年的温度和降水资料,计算了气候过渡位置的变化和淮河流域降水与旱涝的关系,发现气候分界线位置的南北移动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呈显著负相关,即气候分界线北移夏季降水减少、气候偏旱;气候分界线南移则夏季降水增加、气候偏涝。气候分界线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这一对应关系反映了春季冷空气活动的强度和时间对淮河流域夏季和梅雨降水有重要影响,即春季(特别是3月下旬)冷空气南下活动较强年份的夏季降水可能异常偏多。

  • 标签: 淮河流域 气候过渡带 气候分界线 夏季降水
  • 简介:本文采用滚球法计算3种防雷类别的避雷带在不同高度上的水平保护宽度,通过计算可知:高层建筑物越高,避雷的保护宽度越有限。同时比较滚球法与45℃角等效法计算屋面避雷保护宽度的存在差异性,其结论为防雷技术人员在业务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帮助。

  • 标签: 高层建筑物 避雷带 滚球半径
  • 简介:引言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部,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口增长,主要水资源-石羊河水系径流越来越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因而加强石羊河水系流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趋势的预测,对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的应用 函数模型 因子均
  • 简介:本章中介绍了NSF目前所采用的针对大气科学研究的各种资助模式,并对其优点与不足进行了评估,这些资助模式包括供给个人和研究团队的基金、小型研究中心、大型国家中心、对高校和其他机构资助观测设施的合作协议、NSF内部项目、部门问项目以及外场项目。

  • 标签: 科学研究 合作协议 观测设施 NSF 资助 大气
  • 简介:建议:美国应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经济上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以提高国家实施中尺度多用途观测网的效率。这一组织采取公共特许的私人非营利企业形式可能是最为合适的。混合的公共.私人组织模式,能够激励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在投入和应用方面广泛和积极的参与;最大限度获取中尺度资料;实现公共利益和私人收益的共赢。

  • 标签: 组织结构 私人企业 公共部门 公共利益 中尺度 观测网
  • 简介:本文在指出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从结构上系统忽略预报量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固有缺陷后引入了气象关联模式,简单阐述了气象关联模式在方程结构上将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用数学语言明确加以刻画的建模思想,在文献^[1]的基础上,指出系数的精度也会影响到模型的稳定性,将文献^[1]单纯从系数大小来判断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改进为考虑系数与变量之积的数量级来判断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提出了“关联系数”的概念,为因子筛选提供了途径。

  • 标签: 气象关联模式 稳定性判别 关联系数 气象统计预报
  • 简介:使用1994~1998年客观分析资料,用概率映射法作因子非线性变换,分别普查了因子与杭州夏季高温概率的相关性,找出一些高相关因子对其进行REEP分析,在此基础上构造杭州高温概率预报模式。经过1999年的试用,效果较满意,对实际业务预报服务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概率预报 客观分析 预报服务 构造 资料 非线性变换
  • 简介:根据服务主体、内容和运行机制等的差异,将现阶段气象服务模式初步划分为日美模式、英国模式、新西兰模式和俄罗斯模式,并归纳了几种模式在界定政府职责、服务机构设置、经费投入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共性特点。在简要分析了几种模式的利弊之后,对合理借鉴其他模式,进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发展气象服务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 标签: 气象服务 服务主体 运行机制 服务模式 政府职责 机构设置
  • 简介:本文根据车贝雪夫展开系数的物理意义.结合物理量诊断分析,归纳出用环境背景场预报暴雨的概念模式,对环境背景场的描述客观、定量、自动,同时给出了1993年试报结果.

  • 标签: 车贝雪夫展开系数 物理诊断 暴雨概念模式
  • 简介:在本章前面各节摘要性给出了一个成功的新的国家中尺度网的组织需求。委员会的判断认为,当前观测网的组织模式,从发展的眼光看都不适合于未来的需求,这种需求是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和需求的多方国家层次上数据提供者和用户的需求。

  • 标签: 组织 数据提供者 中尺度 委员会 观测网
  • 简介: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RegionalClimateModelversion4.4)单向嵌套CCSM4.0(CommunityClimateSystemModelversion4.0)气候系统模式输出结果,进行了2001~2010年逐年2月1日至9月1日共10年长度的季节尺度气候预测回报试验,针对平均气温和降水,分析了两个模式对中国地区夏季(6~8月)气候的回报能力。首先对气候态的分析表明,RegCM4.4对气温和降水的回报/模拟效果均较CCSM4.0有所改进,特别是在提供更详细可靠的局地信息方面,其中降水回报与观测的空间相关系数,由CCSM4.0的0.39提高到RegCM4.4的0.53,但同时RegCM4.4对中国东部季风降水的回报表现出类似CCSM4.0北方偏多的偏差。对两个模式2001~2010年逐年气温和降水距平的回报能力,通过回报与观测空间和时间距平相关系数(ACCs和ACCt)、回报与观测空间和时间距平符号一致率(PCs和PCt)以及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两个模式的表现在整体分布上有一定相似的同时,RegCM4.4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分布细节,并对降水的回报结果有一定的改善,如CCSM4.0和RegCM4.4回报降水的ACCs多年平均分别为0.03和0.10,PS分别为70.4和71.4。同时给出了两个具体年份(2003年和2009年)的个例分析。

  • 标签: 气候模式 回报试验 回报分析
  • 简介:大气环流模式中引入陆面过程的综合性分析表明:大气对下垫面特征是敏感的。

  • 标签: 大气环流模式 陆面过程
  • 简介:通过对人事管理现状的分析,从坚持以人为本,减少领导者干预,实现人事管理的规范、科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建立在具有人文氛围之上的,促成人力资本在相对量上的优势、为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 标签: 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 人事管理 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人文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