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张家口市桥东区现有4处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威胁到1万余人及张承高速、东山产业园区、清水河护堤等重要工程设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为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以“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张家口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的要求,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地质灾害现状和防治中存在问题,提出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工作部署、防治工程以及实施的保障措施,形成《桥东区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文本(以下简称《规划》),重点对“十二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规划部署。

  • 标签: 防治规划 张家口市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山地灾害 地质灾害隐患 生命财产安全
  • 简介:山西省卫星遥感灾害监测系统冀小平,李建平,韩兆双,姚国宏,戎玉兰,纪知明(山西省遥感中心)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而又严重的国家。每年都有一些地区遭受地震、干旱、洪涝、森林草原大火、农作物病虫害、滑坡、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自然灾害不仅给人民的...

  • 标签: 卫星遥感 灾害监测 自然灾害 热惯量 土壤含水量 灾害防治
  • 简介:《2014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4年海洋灾害总体发生频率较低,但过程强度屡破历史记录。影响我国的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为主,绿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成潮入侵等其他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14亿元,死亡(含失踪)24人。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均低于近10年海洋灾害状况平均值。

  • 标签: 海洋灾害 海平面 直接经济损失 海水入侵 土壤盐渍化 发生频率
  • 简介:对风暴潮多源数据(流场、水位、海温、波浪、风场等预报要素)的可视化进行了研究。针对动力场数据(流场、波向、风场等)数据量大,密集程度高,若不根据其要素特点进行处理则显示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均匀离散算法,横向上对显示要素添加显示范围控制,纵向上对显示要素添加比例标定控制,实现了海洋动力场数据在不同比例尺下的无级缩放。由于风暴潮数据多为长时间序列数据,为了能更好地反映风暴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设计了多种不同方案,分别从不同角度实现了预报要素在一定时间序列范围内的动态可视化表达。

  • 标签: 风暴潮 可视化 显示控制 动态表达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多发国家之一。通过对全国306个城市的环境地质调查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灾害的多发城市区域,多在山地及高原地区,如滨海山地、湿润山地、岩溶山地及黄土高原等,而平原区城市中崩滑流及不稳定斜坡灾害也不可忽视。

  • 标签: 城市地质灾害 岩溶山地 防治 环境地质调查 斜坡灾害 城市区域
  • 简介:在全球变化与全球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及其造成的损失有增加的趋势,1990-1999年10年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1950~1959年的15倍。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巨灾频发,如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遇难人数近1300人,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亿美元;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汶川里氏8级地震,遇难总人数超过80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近8500亿人民币。自然灾害风险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给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沉重压力和严峻挑战。灾害评估作为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重心和关注热点。

  • 标签: 自然灾害风险 直接经济损失 曲线 弱性 卡特里娜飓风 国民经济发展
  • 简介:计算机、无线网络、定位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移动GIS技术在地质灾害信息野外采集创造了有利条件。从传统的地质灾害信息采集中存在问题出发,介绍了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移动GIS在地灾野外数据采集中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地质灾害信息采集系统的需求,对系统架构、终端设备、通信方式、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系统实现的方式。

  • 标签: 移动GIS 地质灾害 信息采集
  • 简介:1系统概述乐清市规划局于96年底在规划设计中引入CAD技术,97年4月在测绘工作中引入的内外业一体化成图技术,并且得到很好的运用和推广。1998年初开始,规划管理人员对规划局的核心工作——报建审批中运用新技术的要求较为迫切,建立乐清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 标签: 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乐清市 内外业一体化 CAD技术 成图技术 测绘工作
  • 简介:本文以河北省山区10km×10km方格为独立研究单元,通过确定性系数模型对突发地质灾害的潜势度进行了分析并对每个基本单元进行赋值,研究方格内历史灾害事件的降雨过程与潜势度数值的线性关系,采用多元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地质环境基础因素、降雨激发因素与地质灾害之间的显式统计预警模型,并通过2012年7月21—22日的实况预警检验,初步证明了显式预警统计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 标签: 显式统计 量化 潜势度 线性回归
  • 简介:目前各级政府对土地规划修编寄予了很高的希望,想通过规划修编,增加用地指标,扩大城乡用地规模,为项目建设留足用地空间,而这些想法与国务院文件要求,与国务院领导讲话要求是不吻合的。尤其是土地市场清理整顿期间,国土资源部出台了7个配套文件,使土地审批更加严格,土地审批程序更加规范,目的是防止“解冻”后用地大幅反弹。局部调整规划比原程序增加了调规听证、专家论证、处室会审等环节,增加了,调整规划的难度,目的就是为了使建设项目尽量选址在规划建设用地地区,尽量不调或少调规划

  • 标签: 规划计划 国土资源厅 管理问题 龙头作用 土地规划 用地指标
  • 简介:根据小城镇智慧规划管理的需要,设计了一个众包数据动态接入与存储处理平台框架;探讨了众包数据采集与分类、存储与管理、时空索引与检索、并行处理等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套技术方法,为小城镇智慧规划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 标签: 小城镇 智慧城市 智慧规划管理 众包数据 采集与分类 存储与管理
  • 简介:结合地震灾害应急监测工作对遥感影像地图的需求,根据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发生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情况,研究制定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灾情信息专题图制图模板;形成一套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灾情信息专题图的制图规范。能够及时准确提供典型灾情信息,进行快速制图工作,为灾害损失评估、调查及监测、灾后重建等提供及时的地理信息服务。

  • 标签: 地震 次生灾害 符号 制图模板
  • 简介:这一示范工程系国家测绘局“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6个单位承担,预计1998年下半年完成。这一示范工程拟实现的攻关目标是:建立为国家高层决策机构和社会各界服务的自然灾害与农业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技术体系,为灾害监测,农业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等提供实时的测绘务服;加快遥感技术在测绘系统的推广应用,形成满足不同需要的自然灾害和农业资源遥感动态监测生产能力。

  • 标签: 农业资源调查 遥感动态监测 示范工程 自然灾害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 简介: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由于治理工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监理工作在施工阶段应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主的管理办法。应该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以书面为根据,做好提前预控,从预控角度主动发现问题,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抓“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

  • 标签: 地质灾害 监理
  • 简介:本文简述了GIS在抗震规划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了系统目标、所包含的内容以及系统结构等问题。

  • 标签: GIS 抗震规划 系统内容 系统结构
  • 简介:【摘要】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测绘部门需要注重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 标签: 无人机遥感技术 地质灾害调查 应用
  • 简介:文章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特点和ArcObjects组件库及其应用开发方式作了分析,以实际例子阐述了基于ArcObjects组件库开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和过程。

  • 标签: ARCOBJECTS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