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制药企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制药企业生产车间的规范化管理也不断提上日程.技术水平与管理方法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药生产车间的科学化管理,6S管理在制药生产车间的广泛应用,使制药生产车间的管理更细化,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制药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本文就6S管理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并对6S管理在制药生产车间的应用展开详细论述.

  • 标签: 6S管理 制药生产车间 概念 应用
  • 简介:Themodulationandcontrolofgecko'sfootmovementswerestudiedelectrophysiologicallyinordertodesignthemotorcontrolsystemofagecko-mimicrobot.Inthisstudy(1)theanatomyoftheperipheralnervescontrollingthegecko'sfootmovementswasdetermined;(2)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limbnervesofthegeckoanditsfootmotorpatternswasstudied;(3)theafferentimpulsesofthenervesevokedbyrubbingthegecko'stoesandpalmwererecorded;(4)copyingthenaturalpatternsofmovementofthegecko'sfoot(abduction,adduction,flexion,andrevolution)anditslimbnervemodulationandcontrolmechanism,thenerveswerestimulatedundercomputercontrol,andtheresultsrecordedbyCCD.Resultssuggestthatgecko'sfootmovementscanbesuccessfullycontrolledbyartificialelectricalsignals.

  • 标签: 壁虎 足底运动 调制控制 仿生技术 脚趾
  • 简介:Thesandfishisalizardhavingtheremarkableabilitytomoveindesertsandinaswimming-likefashion.Themostout-standingadaptationstothismodeoflifearethelowfrictionbehaviourandtheextensiveabrasionresistanceofthesandfishskinagainstsand,outperformingevensteel.Weinvestigatedthetopography,thecompositionandthemechanicalpropertiesofsandfishscales.Theseconsistofglycosylatedkeratinswithhighamountofsulphurbutnohardinorganicmaterial,suchassilicatesorlime.Remarkably,atomicforcemicroscopyshowsanalmostcompleteabsenceofattractiveforcesbetweenthescalesurfaceandasilicontip,suggestingthatthisisresponsiblefortheunusualtribologicalproperties.Theunusualglycosylationofthekeratinswasfoundtobeabsolutelynecessaryforthedescribedphenomenon.Thescalesweredissolvedandreconstitutedonapolymersurfaceresultinginpropertiessimilartotheoriginalscale.Thus,weprovideapathwaytowardsexploitationofthereconstitutedscalematerialforfutureengineeringapplications.

  • 标签: 沙鱼皮 石龙子 摩檫学 角质素 磨损 形态
  • 简介:Naturalcomposites,formedthroughbiomineralization,havehighlyorderedstructureswhichhavebeenaptlyexploredforfunctionalapplications.Thoughtheroleoforganicphaseshasbeenwellunderstoodinbiomineralization,notenoughattentionhasbeenpaidtotheroleofbio-membraneswhichareoftenfoundencapsulatingthechamberinwhichmineralizationoccurs.Wehaveusedthenaturalproteinandsemi-permeablemembraneofchickeneggstogrowdifferentmaterialssuchasceramics,semi-metalsandmetalstounderstandtheroleofbio-membranesinbiomineralization.Weherereportthesuccessfulbiomimeticsynthesisofcalcite,cadmiumsulphide,andsilverhavinghomogeneousmorphologies.Wehavefoundthatthemembraneoperateslikeatunedgateway,playingasignificantroleincontrollingthemorphologyoftheinorganiccrystalsformedduringbiomineralization.

  • 标签: 仿生学 生物矿化 生物膜 有机-无机界面 鸡蛋
  • 简介:研究在BEP2D细胞中,作为Smads蛋白家族的抑制分子,Smad7对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ERK1/2或p44/42)磷酸化水平的调控。将Smad7真核表达载体或人工合成的Smad7-siRNA转染BEP2D细胞,TGF—β刺激,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Smad7对p44/42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在永生化BEP2D细胞中,TGF-β1刺激后5min开始,可以检测到磷酸化的p44/42;到60min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细胞转染Smad7,TGF-β作用60rain后,p44/42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而转染Smad7-SiRNA,TGF-β作用60min后,p44/42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44/42蛋白水平基本上不受TGF—β1刺激及Smad7表达水平的影响。以上结果说明,在BEP2D细胞中,Smad7可参与TGF—β对ERK/MAPK通路的活化作用。

  • 标签: 信号调节 调控 Western印迹 Smad7 SMADS蛋白 基因
  • 简介:目的:构建40S核糖体蛋白S6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S6蛋白,将其作为底物用于S6激酶(S6K)的体外活性测定。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胚肾细胞HEK293中获取S6cDNA,将扩增产物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IPTG诱导GST-S6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用谷胱甘肽亲和层析纯化GST-S6,免疫沉淀法检测该蛋白是否可作为底物用于S6K的体外激酶活性测定。结果:酶切及测序鉴定表明构建了S6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及纯化出GST-S6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5×103。该蛋白可用于S6K的体外激酶活性测定,特异性强。结论:S6蛋白的克隆、表达与纯化成功,可用于S6K的体外激酶活性测定,为研究S6K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核糖体蛋白S6 S6激酶 原核表达 体外激酶活性测定
  • 简介:目的:利用Red系统构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sRNA基因E40缺失突变株。方法:选取本实验室预测并经过实验验证的sRNA基因,根据NCBI上相应的序列,设计2对引物分别扩增该sRNA基因的上下游分别长464和455bp的同源臂,经PCR扩增,构建到相应的载体,最后以构建好的含上下游同源臂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长约2500bp的线性片段作为打靶片段,在Red重组系统的作用下与sRNA基因E40的上下游同源区域发生同组,从而把sRNA基因从基因组上置换下来,之后利用质粒pCP20将FRT位点间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消除。结果与结论:构建了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sRNA基因E40的缺失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sRNA基因在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生长及致病过程中所起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SRNA RED重组系统
  • 简介:目的:检测Y2HGold酵母株中表达的hPROKR2C端蛋白是否有毒性及自激活,为后期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hPROKR2C端相互作用蛋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酵母双杂交载体pGBKT7-hPROKR2-Ct质粒,将其转入酵母感受态中验证其是否表达并计算转化率;通过观察SD/-Trp平板上酵母菌落生长状态进行hPROKR2C端蛋白的毒性检测;通过观察SD/-Trp、SDO/-Trp/X、SDO/-Trp/X/Aba平板上酵母菌落生长状态进行hPROKR2C端蛋白自活性检测。结果:构建了酵母双杂交载体pGBKT7-hPROKR2-Ct,将其转入酵母感受态中,转化率为8.5×104cfu/μg;毒性及自活性检测均显示hPROKR2C端蛋白对酵母菌株无毒性、不具有自活性。结论:可以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hPROKR2C端相互作用蛋白。

  • 标签: 酵母双杂交 PROKR2 自激活实验
  • 简介:目的:分离羽衣甘蓝S13-b位点受体激酶(SRK13-b)基因并进行序列及结构域分析,构建SRK13-b结构域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重组蛋白质的原核表达和纯化。方法:提取羽衣甘蓝S13-bS13-b自交不亲和系花期柱头的RNA,用RT-PCR法分离SRK13-b基因;将编码SRK13-b激酶结构域的序列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14b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SRK13-bCT,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菌株,经0.1mmol/LIPTG诱导,用Ni—NTA亲和层析柱对SRK13-b激酶结构域蛋白进行纯化。结果:分离获得羽衣甘蓝SRK13-b基因的长度为2571bp,编码856个氨基酸,GenBank收录号为EU180597;对SRK13-b激酶结构域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SDS—PAGE显示相对分子质量约43×10^3的蛋白质特异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SRK13-b激酶结构域的融合蛋白。结论:羽衣甘蓝SRK13-b基因的克隆及激酶结构域的原核表达,为研究SRK的功能及自交不亲和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羽衣甘蓝 自交不亲和 S13-b位点受体激酶 原核表达 纯化
  • 简介:目的:人肌球蛋白7A(MYO7A)基因是遗传性耳聋分子筛查的候选基因之一。从已知的MYO7A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nsSNPs)位点数据库中筛选可能与致病表型相关的nsSNPs位点,以提高MYO7A基因耳聋分子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率。方法:首先,从NCBI数据中心的dbSNP数据库(dbSNP)和DeafnessVariationDatabase数据库获得MYO7A基因的SNPs数据和基因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SIFT、PolyPhen-2、PANTHER、PhD-SNP、MutationTaster、SNP&GO和MutPred软件进行nsSNPs表型致病性分析,预测潜在致病位点;接着,应用ClustalX2和GeneDoc软件进行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潜在致病的nsSNPs位点保守性;最后,应用SwissModel平台选择性地对某些突变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进行建模,并分析结构域的变化。结果:预测出MYO7A的104个高风险致病的nsSNPs位点,包括25个已报道的耳聋相关nsSNPs位点;高风险致病的nsSNPs位点中,有42个位于肌球蛋白马达(myosinmotor)结构域,其中12个预测有致病风险的nsSNPs位点与MYO7A基因致聋的突变研究报道一致。肌球蛋白马达结构域中包含30个新预测的潜在致病性nsSNPs位点,其中仅L366P位点在7个预测软件中具有高度一致性。通过对L366P位点位点突变前后的三维模型构建,发现存在蛋白结构的改变,且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了该位点的高度保守性。结论:MYO7A的L366P为潜在高风险致病性nsSNP位点,推测该基因突变可能与耳聋表型相关。本研究所采用的分析筛选方法对MYO7A基因突变的临床筛查及其他致病基因的nsSNPs筛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人肌球蛋白7A 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性耳聋 基因型 表型
  • 简介:将不同剂量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与脱钙骨基质(DBM)分别复合后,植入小鼠股部内侧肌间隙,三周后取材,通过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ALP)及钙含量的测定比较各组的骨诱导活性.结果显示,三组复合物均有骨组织生成,中、高剂量组可见骨小梁、板层骨和原始骨髓腔,血管和骨髓丰富;低剂量组的成骨量明显少于中、高剂量组,且新骨的成熟度低于其他两组,DBM少部分吸收;单独植入rhBMP-7组有编织骨形成;而DBM组可见成骨细胞的聚集.rhBMP-7/DBM复合组在ALP和Ca含量水平上与同等剂量的两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rhBMP-7三种剂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充分说明DBM作为rhBMP-7的合适载体,具有缓释作用,且二者复合可起到双重骨诱导活性;而且rhBMP-7的骨诱导活性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 标签: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RHBMP-7 脱钙骨基质 DBM 骨诱导 剂量依赖性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Tet-on系统的可调控真核细胞表达小鼠尿激酶原激活剂(uPA)的诱导表达系统。方法:提取C57小鼠肾组织总RNA,RT-PCR扩增uPAcDNA序列;提取基因组DNA,扩增uPA编码区后最后一个外显子序列,构建pTRE2-uPAcDNA-700载体,将其与pTet-on瞬时共转染Huh7细胞系,24h后用强力霉素诱导表达,诱导后36h分别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诱导组),提取细胞总RNA并进行细胞uPA转录水平的检测;采用溶圈法对细胞分泌至培养上清中uPA的生物活性进行检测,同时以转染但未诱导Hun7(未诱导组)和正常培养Huh7(正常对照组)细胞及培养上清作为对照。结果:与未诱导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仅诱导组在转录水平上扩增出目的条带;溶圈法证实转染的细胞不仅表达uPA,而且表达的蛋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结论:构建了可调控的uPA真核诱导表达系统,为进一步制备可调控肝细胞表达uPA转基因小鼠及进一步揭示uPA肝损伤机理奠定了基础。

  • 标签: Tet-on诱导表达系统 尿激酶原激活剂 真核表达系统
  • 简介:目的:构建一个牛dSl酪蛋白调控序列指导人溶菌酶(hLYZ)基因组序列的杂合基因座。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发明的连续3步缺口修复技术。将6个无痕连接的同源臂插入以pBR322为载体的骨架中,构成能进行3次连续基因抓捕的载体,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介导的缺口修复技术,分别抓捕牛aSl酪蛋白3’端调控序列(9kb)、hLYZ基因座序列(5kb)、牛axSl酪蛋白5’端调控序列(20kb),使这3个基因片段自动无痕地连接在基因抓捕载体上,形成牛oLSl酪蛋白一hLYZ杂合基因座。结果:实验经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和序列测定,验证了hLYZ的基因组序列对牛仪S1酪蛋白编码基因组序列的精确置换。结论:这种修复技术为乳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大载体的制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及方法。

  • 标签: 牛αS1酪蛋白 人溶菌酶 杂合基因座 缺口修复技术
  • 简介:由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天津市科委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筹)和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2008”4月18日上午在天津港保税区开幕。来自海内外30余家企业、6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活动。

  • 标签: 工业生物技术 生产模式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中科院 天津市
  • 简介:乙肝病毒前S1抗原含多个免疫优势表位及乙肝病毒肝细胞受体结合位点,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为使其高效、可溶性表达,在DnaStar软件辅助分析下,将前S1基因5′端复杂二级结构突变后,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a,转化大肠杆菌M15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后,获得了高水平、可溶性表达;并对其进行了纯化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结构功能特点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乙肝病毒 前S1抗原 可溶性表达 突变体 大肠杆菌 表达
  • 简介:目的:分析物种间miRNA序列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为后续miRNA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miRBase数据库下载8种模式生物,即智人、小鼠、大鼠、果蝇、线虫、拟南芥、水稻、玉米的全部miRNA,通过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及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各物种成熟miRNA序列长度均约为22nt,植物miRNA长度分布范围较动物更集中;而pre-miRNA则相反,植物pre-miRNA的长度变异远大于动物;各物种miRNA序列第一个碱基倾向于U,而其他位点的碱基在不同物种间变异较大;miRNA的保守性有一定的范围,不存在在所有物种中均保守的miRNA。结论:找到了miRNA间的一些共同点及差异点,可为后续miRNA鉴定注释提供借鉴。

  • 标签: MIRNA PRE-MIRNA 保守性 GC含量 碱基偏好性
  • 简介:通过历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分析,探讨退耕还林模式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成功的造林模式,以达到山地的综合利用,对扶贫开发进程、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以顺利实施国家的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

  • 标签: 退耕现状 造林模式 泸水县
  • 简介:在实践中,力求从建构教学模式的角度构建一个四阶段的对话教学模式,以便将对话教学的理论具体化为教学实践中的可操作之物,增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性,避免教学实践中的盲目无序。本文首先对高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现状分析,最后阐述了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实现策略。当然,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开展还需要很多条件,最主要的是: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水平:优化教学环境,力促学生主动参加。

  • 标签: 语文教学 对话教学 课堂模式 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