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从海洋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中筛选多株具有鼠李糖脂合成能力的菌株。方法:以9株分离自不同海洋环境的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考察并比较其发酵合成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产量和产物成分的差异,扩增并比对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结果:9株菌的发酵产物均具有表面活性,其中菌株1A01151发酵液的表面活性最强,表面张力值可降低至28mN/m;9株菌的基因组中均含有鼠李糖脂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rhlAB和rhlC,都具有合成单、双鼠李糖脂的能力;菌株1A01151和1A00364的发酵产量最高(2.69g/L),产物经LC-MS/MS检测,所合成的鼠李糖脂同系物组分不同,双糖双脂的含量最高(1A01151:75.96%;1A00364:61.01%)。结论:海洋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是具有鼠李糖脂高产潜力的菌株,可用于合成性能不同、组成多样的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

  • 标签: 鼠李糖脂 生物表面活性剂 铜绿假单胞菌 双糖双脂
  • 简介:阿达木单抗是一种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的结合人肿瘤坏死因子α,阻止其效应细胞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在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克罗恩病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仅就在这些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阿达木单抗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自我院体检者1200名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在体检服务中应用健康管理理念,观察患者的体检结果与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200名体检者,前5位疾病检出率分别为脂肪肝、高脂血症、甲状腺结节、前列腺肥大或增生骨量减少;在前5位高发疾病中,男女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健康管理,健康教育普及率为100%,体检对象对自身健康状况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2.92%,体检对象的护理满意率为92.58%.结论:在体检服务中应用健康管理理念,实现了疾病的及早发现治疗,降低了疾病患病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健康管理 体检 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客观评价肝病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寻找提升肝病患者预后效果的护理方案.方法: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07月-2015年07月接收的40例肝病患者(实验组),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同期选择40例肝病患者(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模式,在对所有入选患者的护理情况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客观对比各项临床数据.结果:上述入选患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满意率97.50%,对照组75.00%;实验组入选患者生活质量分数(54.02±5.28)分,对照组(40.57±4.69)分,2组满意率及生活质量分数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肝病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效果突出,已成为提升患者满意率以及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可推广.

  • 标签: 肝病护理 个性化护理模式 一般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分数 满意率
  • 简介: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污染正成为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诞生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福音,本文主要对食品微生物相关的检测技术进行阐述,同时对新型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食品微生物 传统检测技术 现代检测技术
  • 简介:目的对三七的药理学作用、真伪药材的鉴别进行研究.方法对中药三七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分析,依据三七性状,对其展开真伪鉴别.结果三七的主要的功效是止血、抗血栓、补血、抗炎等,在对其实施鉴别的过程中,可对其性状进行观察,并选择显微观察等方式进行鉴别.结论三七的药理作用广泛,因此,对其进行真伪鉴别意义重大.

  • 标签: 三七 药理作用 真伪鉴别 临床应用
  • 简介:荧光光谱法是目前我国药物分析的主要方法,在我国各科研机构的应用广泛,具有一定的优势.荧光光谱法能够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分析药物的分子的相互作用,在药物分析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荧光光谱法的主要原理,是根据不同物质在光照下的不同反射颜色和强度为主,根据反射光分析物质的原理.本文主要对荧光光谱的传统分析方法、新型分析方法以及与其他方法之间的联用三个部分进行分析,总结荧光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并做发展展望.

  • 标签: 荧光光谱法 技术分析 未来展望
  • 简介:机械制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使制造品质明显提高,机械制造效率显著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初步探讨了自动化及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展望了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自动化技术 机械制造 发展趋势
  • 简介: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七氟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情况的测量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在麻醉后10分钟内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后10分钟到20分钟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 简介:随着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上的生物资源不断地减少甚至消失,世界各国认为生物中有着大量未开发的遗传资源,对于提高目生物的品质有着而不可代替的作用,纷纷将目标定在生物遗传资源上.为了实现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达国家以其自身的科技优势,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物遗传资源进行抢夺.本文从保护生物遗传资源的必要性出发,接着阐述了遗传资源在保护利用以及惠益分享中的原则和制度.

  • 标签: 遗传资源 惠益分享 保护利用 国家主权 事先知情同意
  • 简介:目的:比较并评价涂片抗酸染色法(涂片法)、L-J培养法和基因芯片法在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1例需查抗酸杆菌的临床标本,采用涂片法、L-J培养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分枝杆菌,3种方法检测结果存在分歧的标本再进行DNA测序,以培养鉴定结果阳性或DNA测序得到分枝杆菌序列为确诊标准。结果:241例标本,涂片法、L-J培养法和基因芯片法的检测阳性率依次为18.7%、12.0%、15.8%,经卡方检验三者阳性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灵敏度依次为85.4%、70.7%、93.0%,经卡方检验三种方法的灵敏度总体来说有差别(χ2=7.24,P〈0.05),涂片法L-J培养法以及涂片法基因芯片法的灵敏度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基因芯片法的灵敏度高于涂片法(χ2=6.61,P〈0.05);检测特异性依次为95.6%、100.0%、100.0%。38例基因芯片检测阳性患者中有28例为结核分枝杆菌,10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结论:涂片法及培养法相比较,基因芯片法能够鉴别分枝杆菌菌种,同时具有快速、可靠、准确度高的特点,在分枝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抗菌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分枝杆菌 涂片法 L-J培养 基因芯片
  • 简介:生物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结合了生物学知识现代医学知识,对人类身体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飞跃,对于生物学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当前生物医学的发展趋势,并简单分析了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征.

  • 标签: 生物医学 发展趋势 特征
  • 简介:本文对108个绿茶样品的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茶样品中霉菌总数的中位数为180CFU/g,菌落总数的中位数为560CFU/g,大肠菌群的检出率为26.85%,并进一步探讨了茶叶中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和应对措施.

  • 标签: 绿茶 菌落总数 霉菌 大肠菌群
  • 简介:随着制药技术的进步,口服速释固体制剂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十分常见的药剂形式,这种药剂的出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使用效果.但是,随着医学技术和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口服速释固体制剂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口服速释固体制剂技术的研究来阐明其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 标签: 口服速释固体制剂技术 研究 进展
  • 简介:高校电学实验设计在现代高校电学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实验设计对于学生理论掌握的积极作用,并保证学生对于相关电学原理的准确掌握,就需要在加强对实验设计的优化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对学生思维转向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知识的实践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电学实验的设计学生思维转向意识的培养问题展开分析探讨.

  • 标签: 高校 电学实验设计 思维转向意识 培养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复方山豆根颗粒剂的生产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复方山豆根颗粒剂中的山豆根、黄芪、鱼腥草.结果生产工艺具有可行性,质量可以控制且有保证.结论实验研制出的复方山豆根颗粒剂生产工艺检验方法,可靠性高,可控制产品生产质量.

  • 标签: 复方山豆根颗粒剂 制备与质量 控制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被研究出来并且广泛地运用,纳米材料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新型材料,它的出现使很多领域中的难题得到了解决.纳米作为一种直径极小、灵敏度以及选择性超高的特殊材料,已经被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发当中,本文将对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传感器的研制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纳米材料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 简介:现如今的科学技术,不但向纵深发展,而且更加趋向多学科横向、交叉的综合融合发展.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领域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完善和成熟,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和快速提高,尤其是在我国国家层面于2015年年初全国“两会”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信息融合更被信息管理和研究部门关心和重视.本文作者结合本高职院校现实工作实际情况,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融合的意义、发展思路及方法,以供图书馆业界对信息融合感兴趣的研究者予以参考.

  • 标签: 图书馆 网络信息资源 融合“互联网+”思想 方法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中酞酸酯类浓度肾透析的相关性,探究肾透析患者体内酞酸酯类的暴露情况.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内科透析室接收并治疗的肾透析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钛酸酯类浓度跟肾透析的关系.结果:每次透析时长为2h,3h和4h所测得的酞酸二丁酯(DBP)浓度分别为(1.05±0.13)x103ug/L、(1.06±0.12)x103ug/L和(1.05±0.11)x103ug/L,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每次透析时长为2h,3h和4h所测得的酞酸二辛酯(DEHP)中位浓度分别为(3.35±0.06)x103ug/L、(5.05±0.01)x103ug/L和(4.65±0.23)x103ug/L,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肾透析患者体内酞酸酯类主要有酞酸二丁酯(DBP)和酞酸二辛酯(DEHP),其中酞酸二辛酯(DEHP)浓度肾透析每次的时长存在相关性.

  • 标签: 血清中 酞酸酯类浓度 肾透析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