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描述了乳菇属2新种:高山毛脚乳菇Lactariusalpinihirtipes假脆乳菇L.pseudofragilis。该2种生于中国西南亚高山带针叶林栎林下,其盖表皮为菌丝球囊型,孢子具网纹。高山毛脚乳菇与原初描述自中国毛脚乳菇L.hirtipes为姊妹种。假脆乳菇以暗褐色子实体近似于北美的L.fragilis欧洲L.serifluus及L.subumbonatus。文中提供了该2新种外观显微特征描述及与相近种形态对比ITS序列。

  • 标签: 外生菌根菌 盖表皮 莲座细胞群 红菇科 分类学
  • 简介:匍柄霉属(Stemphylium)重要无性丝孢真菌类群,多数种菌难以诱导产生适宜形态学分类研究分生孢子。以新西兰匍柄霉(Stemphyliumeturmiunum)为材料,经适宜培养后(PDA培养基,25℃培养3—4d),将双玻片斜插入生长适量菌丝平板,延续培养3—4周后,进行玻片制作和显微描述,结果发现双玻片插片诱导培养处理后,匍柄霉种菌易产生充分发育产孢细胞、产孢梗及适量无性分生孢子。该技术方法简便易行,避免了选择性培养基诱导产生缺陷,适宜于匍柄霉及其近似属若干难以产生无性分类特征分类研究,为系统开展该类真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 标签: 双玻片插片法 新西兰匍柄霉 分生孢子 菌丝挑取制片法
  • 简介: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由科技部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为庾石山研究员于德泉院士。实验室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人选3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 活性物质 功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
  • 简介:报道了内蒙古白粉菌4新记录种,分别是寄生在白桦Betulaplatyphylla上桦木白粉菌Erysiphebetulina、大果榆Ulmusmacrocarpa上榆白粉菌原变种Erysipheulmivar.ulmi、刺果茶藤Ribesburejense上醋栗单囊白粉菌Podosphaeramors-uvae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上栾树叉钩丝壳Sawadaeakoelreuteriae。其中,白桦Betulaplatyphylla刺果茶蔗子Ribesburejense为上述白粉菌国内新记录寄主,文中提供了详细形态描述线条图。引证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 标签: 白粉菌目 新记录种 分类 内蒙古
  • 简介:在对山东青岛城阳三标山、东营黄河三角洲、烟台昆嵛山真菌采集鉴定中,发现了扁孔腔菌属幻Lophiostoma3中国新记录种:芦竹扁孔腔菌Lophiostomaarundinis、黏扁孔腔菌Lophiostomamucosum半离扁孔腔菌Lophiostomasemiliberum。文中对该3种进行形态描述、图示讨论。

  • 标签: 真菌分类 座囊菌纲 扁孔腔菌科 形态特征 种类鉴定
  • 简介:为研究桦褐孔菌菌质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影响,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Sevag法脱蛋白后透析,再经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柱进步分离纯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桦褐孔菌菌质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影响。试验结果得到3多糖纯化组分JZP1、JZP2、JZP3;粗多糖(JZPC)、精制多糖(JZPJ)纯化多糖(JZP3),能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最大增殖率分别为59.04%(1000μg/mL),44.58%(20μg/mL),39.76%(20仙g/mL)。JZP1JZP2在1000μg/mL时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15.66%13.25%。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粗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强于纯化多糖,不同多糖组分表现出不同免疫学活性,并且其免疫活性与其浓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桦褐孔菌菌质 多糖纯化 淋巴细胞 增殖作用
  • 简介:报道了核菌纲(Pyrenomycetes)炭角菌目(Xylariales)炭角菌科(Xylariaceae)炭墩菌属(Kretzschmaria)3种:焦里炭墩菌K.deusta,亮色炭墩菌K.lucidula垫状炭墩菌K.pavimentosa。其中前两种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根据国内采集材料对其宏观微观特征进行了描述及图示。

  • 标签: 炭角菌科 形态学 分类
  • 简介:研究了杀灭鳞翅目类害虫农药灭幼脲对镰刀菌(Fusariumsp.)、疣孢漆斑霉(Myrotheciumverrucaria)、粉红黏帚菌(Gliocladiumroseum)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4种真菌菌丝生长影响。将灭幼脲按浓度梯度加入到PDA培养基中,接菌后采用十交叉法每7d测量1次菌落直径,并计算抑制率,当空白组长满培养皿时终止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对4种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不同浓度灭幼脲对不同真菌菌丝生长影响程度不同。当灭幼脲浓度为800mg/L时,对镰刀菌疣孢漆斑霉抑制率均为100%;对粉红黏帚菌抑制率为95.24%;对蛹虫草抑制率为99.49%。由此表明灭幼脲不仅能杀灭鳞翅目类害虫,且对真菌菌丝生长也起到抑制作用。

  • 标签: 镰刀菌 疣孢漆斑霉 粉红黏帚菌 蛹虫草 几丁质 抑制率
  • 简介:报道分离自中国云南、青海、福建3省土壤单格孢属(Monodictys)3新种:珠芽状单格孢M.bulbiliformis、黄河单格孢M.huangheensis厦门单格孢M.xiamenensis,并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讨论。文中提供了中国土壤中单格孢属16已知种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及活菌种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 标签: 土壤真菌 暗色丝孢菌 分类
  • 简介:报道了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专性寄生真菌163种变种。其中白粉菌1科48种,黑粉菌4科21种,锈菌5科94种,包括内蒙古新记录种3:银色柄锈菌Pucciniaargentata、点叶薹草柄锈菌P.caricis-hancockianae早熟禾柄锈菌P.poarum;白粉菌国内新记录寄主10种:渐狭早熟禾Poaattenuata、大黄柳Salixraddeana、锐裂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simplexvar.affine、绿花山芹Ostericumviridiflorum、山黧豆Lathyrusquinquenervius、沙蒿Artemisiadesertorum、多裂叶荆芥Schizonepetamultifida、地蔷薇Chamaerhodoserecta、库叶悬钩子Rubussachalinensis西伯利亚还阳参Crepissibirica。文中列出了每种真菌种名、常用异名、寄主植物名称、采集地点及标本号。引证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赛罕乌拉自然博物馆。

  • 标签: 白粉菌目 黑粉菌纲 微球黑粉菌目 锈菌目 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