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肝癌治疗中分别应用腹腔切除与经皮穿刺微波消融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从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5例,B组45例,A组行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B组行腹腔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预后效果。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中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为6.67%,同B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A组局部复发率为20.00%,同B组8.89%比较,明显较高(P〈0.05),总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年存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肝癌治疗,经皮穿刺微波消融与腹腔切除远期疗效均较好,经皮穿刺微波消融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对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癌 腹腔镜切除术 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彩超定位下的腔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SEPS)联合湿性换药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VU)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VU患者共8条C6级下肢SEPS手术联合湿性换药技术的方法和效果。术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功能不全交通支(ICPV)行体表定位,进行SEPS+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硬化剂注射,术后湿性换药技术溃疡换药。结果:超声准确定位下SEPS联合湿性换药术后所有C6级患肢VU均在短期内愈合,随访期间无溃疡复发。结论:SEPS联合湿性换药技术治疗VU术后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 标签: 静脉性溃疡 湿性换药 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继发性癫痫运用皮质脑电图监测切除癫痫病灶的疗效。方法:对13例继发性癫痫患者术前经多次常规脑电图、24h动态脑电图检查定位并联合CT、MRI等检查结果,确定癫痫病灶的准确位置。在皮质脑电图精确定位监测下手术切除致痫灶。结果:13例癫痫患者均通过皮质脑电图监测,准确定位,切除致痫灶,切除病灶后的棘波、尖波,棘、尖慢复合波减少或完全消失。结论:利用皮质脑电图监测手术切除痫灶是治疗继发性癫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癫痫 皮质脑电图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耳内下应用瑞济生物羊膜这一新型材料进行鼓膜修补的可行性,为临床鼓膜修补探索新的、更为理想的修复材料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临床筛选18例(24耳)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患者,在耳内下进行手术,修补材料应用瑞济生物羊膜作为移植材料,全部采用内植法行鼓膜修补。移植材料内外均有明胶海绵支撑,术后10天取出外耳道填塞物。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除2例(2耳)术后感染而穿孔未愈外,其余16例(22耳)全部一期愈合,鼓膜形态完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成功率97.1%。结论:内下经外耳道鼓膜成形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的优点。瑞济生物羊膜来自同种异体,成分单一,抗原少,免疫排斥小,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手术应用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可作为鼓膜修补较为理想的移植修复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耳内境 生物羊膜 鼓膜穿孔 鼓膜修补术
  • 简介:目的:研究高压氧在心脑复苏的早期应用,主要是使已恢复的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治疗效果,挽救生命。方法:采用空气加压舱加压,戴面罩吸纯氧,治疗压力为2.5ATA,稳压吸纯氧30分钟,改吸舱内空气10分钟,再吸纯氧30分钟,减压2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高压氧是治疗心脑复苏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结论:心脑复苏的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脑缺氧,甚至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为心脑复苏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高压氧 复苏术 脑缺氧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PTED)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FD)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治疗的120例单节段单侧LDH患者,其中采用PTED式治疗患者60例,作为PTED组,采用FD式治疗患者60例,作为FD组。记录两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在术后12个月时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PTED组患者在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FD组(P<0.05)。术后12个月PTED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FD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低,且与上一时间点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TED组优良率为93.33%,与FD组的9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式治疗LDH患者的疗效无差异,但是采用PTED式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在减轻术后疼痛和改善生活能力方面优于FD式。

  • 标签: 皮椎间孔镜 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腹腔行子宫肌瘤剔除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子宫肌瘤患者,单发肌瘤47例(含壁间肌瘤32例、阔韧带肌瘤7例、浆膜下肌瘤8例),多发肌瘤20例,全部在腹腔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2.3±32.6)min,中出血(58.7±39.2)ml,术后住院时间为(8.7±1)d,无中转开腹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9例在1-2a内怀孕,无腹壁粘连及子宫破裂后遗症。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生育功能。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剥除术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脑脊液分流在64例脑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院64例脑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其临床诊断均有颅内高压,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进行肿瘤切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分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颅内压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15.6%,部分缓解率为21.8%,病程稳定率为31.3%,病程进展率为31.3%。观察组分别为28.1%、31.3%、25%和15.6%。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进展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两年内复发5例,生存超过三年的17例,生存超过五年的12例。观察组术后两年内复发的2例,生存超过三年的20例,生存超过5年的15例。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病情复发率更低,生存指数更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分流在伴颅内高压或脑积水的脑肿瘤手术的使用效果显著,后期的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提高,临床上可予以更为深入的探索。

  • 标签: 脑肿瘤 脑脊液分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瓣膜置换同期实施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和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对6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和射频消融手术,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内房颤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房颤复发组(AF组)和房颤未复发组(SR组)。两组患者在性别、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和射血分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七天抽血测定血浆BNP,分析患者术后BNP水平与房颤复发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房颤复发组患者术后的BNP水平明显高于房颤未复发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NP在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上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干预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瓣膜置换 射频消融术 房颤 脑钠肽
  • 简介:目的:通过共焦显微对角膜组织细胞水平的观察,了解GM6001对兔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laser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后角膜组织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8只(共36只眼),设两只兔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兔双眼行-10.00D激光切削的LASEK手术后随机分2组,分别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组和阴性对照(negativecontrol,NC)组,分别于术后1周、0.5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共5个时间点行角膜共聚焦显微检查,将手术前后各时间段的角膜基质细胞密度、内皮细胞密度作方差分析。结果:GM6001组区角膜前部基质细胞数各时间点均较阴性对照组少(P〈0.01),而GM6001组区角膜后部基质细胞与内皮细胞数各时间点与阴性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GM6001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角膜基质的降解,能有效抑制LASEK术后角膜基质细胞的增生,减轻Haze的形成。

  • 标签: 角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 LASEK 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开胸手术单肺通气的患者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麻醉,实验组在常规麻醉增加Dex的静脉注射。记录2组平均动脉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率,对比进入手术时刻(T1),注射右美托咪定15分钟时刻(T2)、气管插管后时刻(T3)、切皮时刻(T4)、单肺通气时刻(T5)和毕时刻(T6)的生命体征,对比T1、T5、T6、T7的外周血TNF-α、IL-6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T1和T6时刻与实验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T5四个时刻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NF-α水平在T1时刻为(33.6±0.7),而实验组为(33.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1,P=0.352);实验组在T5、T6和T7时刻的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IL-6水平在T1时刻为(8.7±0.6),而实验组为(8.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9,P=0.558);实验组的IL-6水在T5时刻、T6时刻、T7时刻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改善中和术后的血流状况,同时还可以抑制炎症因子,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开胸手术 单肺通气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宫腔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和粘膜下肌瘤患者共189例,其中行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者纳入双极组(n=72),行单极电切治疗的患者纳入单级组(n=117)。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评估两组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双极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膨宫液用量显著低于单极组(P均〈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双极组患者术后1月内阴道流血、排液天数显著短于单极组(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极等离子电切除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粘膜下肌瘤具有快速、安全、有效、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膨宫液用量少等优势,并能维持患者电解质平衡,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粘膜下肌瘤 内膜息肉 单极电切术
  • 简介: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后躁动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60例因胃癌需行全胃癌根治的病人随机分为右美托嘧定组(D组)和安慰剂组(C组),每组30例。患者选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D组于毕前半小时泵注右美托嘧定0.6μg/kg,10分钟泵完。C组以同样方式泵注生理盐水。毕待患者呼吸恢复,清醒拔管。监测记录患者入室后(T0),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min(T3)、拔管后15min(T4)时的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观察患者手术后躁动的次数和程度。结果: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②C组T1,T2,T3,T4时间点MAP、HR值与T0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组各时间点较T0无明显变化,D组HR,MAP较C组明显降低(P〈0.05),③D组的拔管时间较C组长(P〈0.05)。D组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毕前半小时泵注右美托咪定(10分钟泵完)可显著减少手术后躁动的发生,减少手术后呼吸抑制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了患者术后的安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胃癌根治术 术后躁动 全身麻醉
  • 简介:目的:评价微创血肿抽吸引流在脑出血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5例脑出血合并肾功能不全进行微创抽吸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2例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的22.73%和40.91%(P〈0.01);治疗后微创组血肌酐值为107.65±22.06μmol/L,显著低于保守组139.45±22.8μmol/L,P〈0.001。结论:早期应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能迅速有效地解除脑室内高压,阻断恶性循坏而使病情得到缓解,同时也能明显改善肾功能。

  • 标签: 脑出血 肾功能不全 微创血肿抽吸术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腹腔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观察通过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期别子宫内膜位异症患者术后联合用药后完全缓解率为84.7%,半年复发率为1.9%,半年妊娠率为59.2%。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手术后联合用药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受孕率。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诊断 联合药物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与开腹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9月至到2016年8月在医院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含62例,对观察组进行腹腔辅助手术,对照组则给予开腹手术,对比两组围期疗效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4+、CD8+及CD4+/CD8+),以及两组术后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切口长度、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而CD8+水平明显上升,且术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是4.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给予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胃癌 进展期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治疗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均在显微下行肿瘤切除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术后病理证实,本组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以星形细胞瘤为主,占67.3%,手术切除以全切除为主,占61.8%,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病理分级为1~2级的患者术后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均高于病理分级为3~4级的患者,病理分级为1~2级的患者术后1年能正常工作及生活的概率高于病理分级为3~4级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创伤面积小,全切除率高,并且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更多还原

  • 标签: 脑胶质瘤 侧裂区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差异,从而为临床相关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医院临床收治的胸腰椎椎体转移肿瘤患者共计8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组)和对照组(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组),每组患者44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1d、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后的临床满意度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肿瘤的临床综合效果显著,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相比较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术 传统保守治疗 胸腰椎椎体转移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负荷量和维持量两种右美托咪定给药方案对泌尿外科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作用,研究右美托咪定用药的更优化方案。方法:将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入两组。负荷量组在麻醉诱导时10min内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维持量组从麻醉诱导开始至手术结束持续以0.4μg/kg/h的速度输注右美托咪定。采用丙泊酚(1.5-2mg/kg)和芬太尼(2-4μg/kg)进行全麻诱导。麻醉维持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记录苏醒期最大Ricker镇静-躁动评分和咳嗽的分级。记录从时间零点到对语言指令有反应的时间和苏醒期的缺氧(SpO2〈90%)、喉痉挛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在术后恢复室,记录残余镇静(入ICU时镇静-躁动评分≤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00分数字分级评分法)和恶心呕吐评分。术后24h用15项问题的恢复质量问卷评估患者。结果:负荷量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为4(3-7),维持量组为4(3-4),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47)。负荷量组停药至呼之睁眼时间为19.4±8.1min,S组为16.8±5.6min,但无统计学差异。其余指标统计学均无差异。结论:与单次负荷量注射相比,维持量泵注方案更有利于减轻后腹腔泌尿外科手术后的苏醒期躁动,且不会引起苏醒时间延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泌尿外科手术 苏醒期躁动
  • 简介:目的:探讨钬激光和经尿道电切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激光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IPSS和QOL评分及血压变化情况。分别于手术前后应用经直肠超声测量患者前列腺厚度,根据球形体积公式估算前列腺重量。结果:钬激光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电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钬激光组术后前列腺重量、IPSS评分、QOL评分及血压均低于电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治疗伴高血压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钬激光 经尿道电切术 高血压 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