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科技部查处通报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特征规律,探讨加强医学科研诚信治理的对策。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国家科技部公开通报的20批次555例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通报为研究对象,对涉案论文情况、地区分布、科研失信行为以及惩戒措施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数据造假为最常见的科研失信问题,占47.39%。山东省为通报案例最多的省份,占50.81%。27.67%的通讯作者受到5项惩戒措施,26.28%的第一作者受到6项惩戒措施,惩戒措施中,停报各项科研项目的比例最高,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受到此项惩戒分别占87.60%和91.42%,停报年限为5年的通讯作者占全部年限的49.24%,第一作者占57.48%。结论推动医学科研诚信治理要加强医学期刊监督、促进地区交流,鼓励主动纠错,完善科研诚信数据库建设。

  • 标签: 科研诚信 治理 科研诚信案件 惩戒措施 科技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文本挖掘厘清我国科研诚信政策的变迁特征及演变规律,为医学科研诚信治理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COST-CM6和SPSS软件,采用共词分析、社会语义网络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02—2021年国家颁布的297份科研诚信政策文本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我国科研诚信政策经历了学术道德建设期(2002—2008年)、科研诚信建设期(2009—2015年)和学术环境优化期(2016—2021年)3个发展阶段,政策数量和质量均得到快速发展,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逐步明晰,追责机制不断完善,失信惩戒措施更加有力。科研诚信建设已形成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多部门协同治理的合力格局;科研失信事件和公众关注加速了科研诚信政策体系的完善;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成为科研诚信治理的工作指南。结论应通过强化医学诚信教育、增强自律意识;完善监督机制、强化过程管理与医学成果查重;"严惩"与"善治"双管齐下等措施,不断提升医学科研诚信治理效能。

  • 标签: 科研诚信 政策变迁 数据挖掘 医学伦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