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早期干预治疗肺炎合并脓毒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及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器官衰竭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96/100),高于对照组的77.0%(7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5,P < 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均改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5、-34.56、-3.77,均P < 0.001)。观察组住院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分别为(4.23±0.89)d、(3.21±0.58)d,均短于对照组的(8.96±1.58)d、(7.26±0.2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8、-64.52,均P < 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2.0%(2/100)、1.0%(1/100)、2.0%(2/100),均低于对照组的18.0%(18/100)、20.0%(20/100例)、10.0%(1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80、19.20、5.67,均P < 0.05)。结论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早期干预治疗肺炎合并脓毒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器官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

  • 标签: 肺炎 脓毒症 多巴酚丁胺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治疗结果 呼吸功能 试验 住院时间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不同血压昼夜节律的高血压病患者夜间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符合本研究入组标准的61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PSG监测时同步对其行夜间连续无创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监测。采用频域分析方法,以低频率/高频率来间接反映交感神经活性。根据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昼夜节律减弱组(夜间血压下降率为0~10%),夜间血压增高组(夜间血压下降率≤0)。分析比较组内及组间CPAP治疗前后的睡眠呼吸紊乱参数,血压参数,交感神经活性等。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CPAP降压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间的睡前收缩压,OSAHS疾病严重程度,嗜睡评分,入睡前清醒期交感神经活性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CPAP治疗后的整体睡眠期血压水平出现了微弱的下降[收缩压下降4.6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2.4 mmHg;均P<0.001]。亚组分析发现,夜间血压增高组收缩压较基线值平均下降11.1 mmHg,舒张压下降4.9 mmHg(均P<0.001),而正常昼夜节律组及昼夜节律减弱组的血压水平在CPAP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三组睡前清醒期交感神经活性无差异,而睡眠期交感神经活性呈递增趋势。夜间血压增高组CPAP干预后的睡眠期交感神经活性较基线水平降低(P<0.001),而其他亚组在干预前后无差异。在控制年龄等基线资料后,回归方程显示,睡眠期血压下降幅度与夜间血压增高型血压节律(收缩压:β=0.548,P=0.002;舒张压:β=0.454,P=0.013)及夜间平均脉氧饱和度的改善程度密切相关(收缩压:β=0.410,P=0.046),而与OSAHS疾病严重程度,日间嗜睡,基线血压值均无相关性。结论对于合并高血压病的中重度OSAHS患者,夜间血压增高型血压节律是预判其可从CPAP治疗中获得降压作用的有效指标。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血压昼夜节律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都江堰地区HIV抗体确证试验即免疫印迹法(WB)条带阴性和不确定的样本,进行HIV病毒核酸检测并追踪,对比分析追踪前后WB和核酸结果,以期减少WB的假阴性和不确定条带产生的假阳性。方法对都江堰地区2021年1至10月收到的286份初筛“HIV感染待确定”的样本,通过WB检测HIV抗体,再对WB结果阴性和不确定的样本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结合流行病学史和病毒载量结果对患者进行了追踪,对追踪前和追踪后的结果进行比对。结果286份初筛样本经过确证试验,WB阳性213份(74.48%)、WB阴性37份(12.94%)、WB不确定36份(12.58%);37份WB阴性样本追踪到10份;36份WB不确定样本追踪到18份。WB阴性和不确定的样本追踪前检测到病毒核酸的17份,追踪后WB均转阳;追踪前未检测到核酸的追踪后排除HIV感染。结论此次追踪到的研究对象中,WB阴性存在2例假阴性,WB不确定存在3例条带假阳性,WB阴性和不确定的样本应立即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追踪。

  • 标签: 免疫印迹法 假阴性反应 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的日间嗜睡与高血压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确诊的OSAHS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时,同步对其行夜间连续无创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监测。采用频域分析方法,以低频成分/高频成分(LF/HF)来反映交感/迷走张力的平衡比值。根据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及血压水平将受试者分为4组:(1)单纯OSAHS组(30例):ESS评分<10分且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2)OSAHS+高血压病组(23例):ESS评分<10分且血压≥140/90 mmHg;(3)OSAHS+嗜睡组(26例):ESS评分≥10分且血压<140/90 mmHg;(4)OSAHS+嗜睡+高血压病组(24例):ESS评分≥10分且血压≥140/90 mmHg。分析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及睡眠呼吸紊乱相关指标,并通过回归方程分析OSAHS患者发生日间嗜睡及高血压病的共同危险因素。结果OSAHS+嗜睡+高血压病组LF/HF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3.2%(2.6%,4.2%)比1.4%(1.2%,1.6%),2.2%(1.8%,2.9%),2.5%(1.6%,3.1%),均P<0.05],OSAHS+高血压病组及OSAHS+嗜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9),但均高于单纯OSAHS组(均P<0.05)。与其他睡眠呼吸紊乱指标相比较,LF/HF与夜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0%的睡眠时间占比(T90)最为相关(β=0.201,P=0.00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F/HF与ESS评分、睡眠期收缩压水平均显著相关(r=0.536、0.456,均P<0.05)。逻辑回归方程显示LF/HF与OSAHS患者同时罹患日间嗜睡及高血压病密切相关(β=0.164,95%CI:1.018~1.364;P=0.028)。结论交感迷走失衡是OSAHS患者发生日间嗜睡及高血压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日间嗜睡 高血压病 交感迷走失衡
  • 简介:摘要呼出气一氧化氮作为备受瞩目的反应气道炎症的生物标志物,除被用于传统的变应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等的诊疗外,近几年关于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肺高血压病、肺部感染(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肺癌等的研究也在陆续展开。本文搜集了相关文献,就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各个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检测价值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肺肿瘤 呼出气一氧化氮 肺高血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减少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查找国内外涉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临床研究,检索时限截至2020年9月30日。由两名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文献质量,分别提取二分类变量和连续型变量数据,并采用Stata 14.1软件和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57篇文献,包括10 979例研究对象,其中重症患者3 306例,非重症患者7 673例。重症患者的分组标准包括入院时临床分型(重型或危重型)、进入ICU、使用机械通气、发生ARDS以及死亡。二分类变量的meta分析共纳入21篇文献,结果显示重症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人数较非重症患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1,95%CI:1.93~3.26,P<0.001),研究结果间存在异质性(P=0.003,I2=49%)。连续型变量的meta分析共纳入48篇文献,结果显示重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水平较非重症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24.60,95%CI:-30.98~-18.22,P<0.001),研究结果间存在异质性(P<0.001,I2=65%)。亚组分析结果提示病情较重和预后不佳的亚组人群血小板水平均更低。结论重症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更易发生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可作为一项临床监测指标用于实际工作中。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meta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ECOPD患者210例(AECOPD组),同时期于该院被诊断为COPD稳定期的患者108例(COPD组)和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18名(健康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比较3组血清胆红素、炎症指标水平的差异。收集AECOPD患者相关资料并研究胆红素、C-反应蛋白(CRP)与各因素间的相关性。探索胆红素的临床意义。结果AECOPD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最低,健康对照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AECOPD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NE)、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RP水平最高,其次为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ECOPD患者TBIL与CRP呈负相关(r=-0.225,P<0.01)。间接胆红素与NE%、CR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呈负相关(r=-0.145、-0.333、-0.160,P值均<0.05),与氧合指数呈正相关(r=0.136,P=0.049)。CRP与NE、N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住院天数呈正相关(r=0.347、0.313、0.145、0.185,P值均<0.05),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146,P=0.0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是COPD及AECOPD的独立保护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性别、吸烟状况、吸烟指数、TBIL、CRP、NE%多因素诊断COPD的曲线下面积为0.888(95%CI:0.845~0.932,P<0.001),TBIL单独诊断COPD的曲线下面积为0.663(95%CI:0.593~0.734,P<0.001)。TBIL、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NE%多因素诊断AECOPD的曲线下面积为0.975(95%CI:0.961~0.989,P<0.001),TBIL单独诊断AECOPD的曲线下面积为0.672(95%CI:0.611~0.732,P<0.001)。结论正常生理范围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在COPD患者中降低,在AECOPD患者中更低,与炎症指标相关,可能是COPD及AECOPD的独立保护因素,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胆红素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
  • 简介:摘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蔓延至全国各地及国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临床一线对COVID-19患者的救治,争议最大的莫过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本文旨在从COVID-19的发病机制探讨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时机与方法,以期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糖皮质激素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脉氧下降率与血压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方法入选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打鼾患者,对其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同步行整夜连续无创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监测。根据PSG结果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重度OSAS患者86例。将受试者按照门诊血压测量值分为高血压组(44例)及血压正常组(42例)。分析在呼吸暂停事件发生后,氧减事件中每秒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的百分比作为脉氧下降率。比较两组睡眠监测相关指标,使用多元回归方程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脉氧下降率与血压的关系及可能机制。结果高血压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呼吸相关微觉醒指数(RERAs)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69.8±18.2)比(56.5±13.9)次/h;(40.5±17.4)比(30.2±14.6)次/h](均P<0.01)。另外,高血压组低氧暴露较血压正常组更为严重,尤其是脉氧下降率[(0.45±0.14)%/s比(0.33±0.10)%/s,P<0.001]。回归方程显示在排除年龄、性别、颈围、腹围、吸烟、饮酒影响因素后,仅有脉氧下降率与OSAS患者日间、夜间血压水平存在相关性(β=0.473、0.478,均P<0.01),相关性方程提示脉氧下降率与日间、夜间交感-副交感失衡有关(r=0.367、0.337,均P<0.01)。结论重度OSAS患者的脉氧下降率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而潜在的机制可能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所致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血氧测定法 脉氧下降率 血压
  • 简介:摘要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面临着严峻挑战。这种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对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多个方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为防止COVID-19患者治疗期间长期卧床休息、活动量小、药物不良反应等导致的各类并发症,保证患者全方位的康复并及早回归社会,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使用呼吸康复手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经验教训,探讨肺康复在COVID-19中的运用和时机,以期为COVID-19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康复 介入时机
  • 简介:摘要隐球菌病是一种全球分布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众多的研究表明地理位置、环境暴露、宿主遗传因素及免疫状态等都会增加隐球菌病发生的风险。了解隐球菌病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隐球菌病,降低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隐球菌病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隐球菌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常见气道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临床特征不同,但都有炎症机制的参与,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浸润气道,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ILC2s可产生IL-5、IL-13等Th2型细胞因子,在人类气道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ILC2s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气道疾病的认识,可能为ILC2s介导的气道疾病提供新的靶向治疗思路。本文将总结ILC2s的发育、调控机制、可塑性及其在气道疾病发病机制的作用和临床价值的最新进展。

  • 标签: 哮喘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2型免疫 气道疾病 过敏性鼻炎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疫情后蔓延至国内的其他地区乃至境外。目前涉及全球200多个国家,构成全球大流行。针对暴发的疫情,我国相继发布了多个版本的诊疗方案。本文旨在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关注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案的变迁,并分析其推荐药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循证医学 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