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R.E.N.A.L.评分10分肾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6年2月至2021年3月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23例R.E.N.A.L.评分10分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7例;年龄(55.0±16.4)岁;体质指数(25.4±3.6) kg/m2。肿瘤位于左侧12例,右侧11例;肿瘤最大径(3.5±1.4)cm。完善检查后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阻断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达到"三连胜"(即同时满足切缘阴性、阻断时间≤25 min、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等。结果本研究23例中,19例手术顺利完成,4例中转开放肾部分切除术。23例手术时间中位值153(99~346)min;阻断时间中位值27(14~60)min;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6(4~11)d。术后7例出现并发症(5例出现发热,1例肠梗阻,1例术后输血同时合并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有9例(39.1%)达到"三连胜"。19例完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中位值151(99~303)min;阻断时间中位值28(18~60)min;术后住院时间6(4~11)d;术后4例出现发热;共6例(31.6%)达到"三连胜"。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2(3~62)个月,无复发或转移患者。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R.E.N.A.L.评分10分的肾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短期随访无复发,达到了最大限度保留肾单位的目的。如技术条件允许,可考虑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高度复杂肾肿瘤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高度复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参数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52例肾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308例,女144例。平均年龄56.5(15~86)岁。合并高血压病178例,糖尿病72例,冠心病42例。术前血小板参数:平均血小板数量(PLT)218.56(72~568)×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MPV)9.65(6.2~20.5)f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4.44(7.9~23.1)fl,血小板比容(PCT)20.72%(8%~49%)。选取同时期收治的253例单纯肾囊肿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40例,女113例。平均年龄58.0(9~84)岁。合并高血压病78例,糖尿病34例,冠心病20例。术前血小板参数:平均PLT 207.08(84~362)×109/L,MPV 9.50(6.9~13.9)fl,PDW 14.59(8.9~21.6)fl,PCT 19.49%(9%~36%)。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均衡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比较两组血小板参数的差异,分析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肾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基线资料匹配后,肾癌组的PLT(t=1.993,P=0.047)和PCT(t=2.396,P=0.01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癌组452例术后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395例(87.4%),非透明细胞癌57例(12.6%)。病理分期:T1~T2期325例(71.9%),T3~T4期127例(28.1%);N0期444例(98.2%),N1期8例(1.8%)。M0期428例(93.6%),M1期24例(6.4%)。Fuhrman核分级Ⅰ~Ⅱ级320例,Ⅲ~Ⅳ级99例,33例未记录Fuhrman核分级。肾癌组术前PLT升高与T3~T4期(t=3.409,P=0.001)、M1期(t=2.772,P=0.011)、Fuhrman核分级Ⅲ~Ⅳ级(t=2.859,P=0.005)有显著相关。MPV降低与M1期(t=2.981,P=0.003)有显著相关。PDW降低与T3~T4期(t=2.567,P=0.011)有相关。PCT升高与T3~T4期(t=2.722,P=0.007)、Fuhrman核分级Ⅲ~Ⅳ级(t=3.011,P=0.003)有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OR=1.007,95%CI 1.002~1.012,P=0.009)、透明细胞癌(OR=4.467,95%CI 1.574~12.679,P=0.005)、Fuhrman核分级Ⅲ~Ⅳ级(OR=5.554,95%CI2.399~ 12.856,P<0.001)是肾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肾癌患者术前PLT和PCT高于单纯肾囊肿患者,术前PLT、PCT升高,MPV、PDW降低与肾癌不良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术前PLT可作为肾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癌,肾细胞 血小板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患者,男,56岁。因膀胱癌反复复发于2021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因膀胱癌既往有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史、同步放化疗治疗史、4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史。本次入院CT检查示膀胱左侧壁膀胱癌,肿瘤分期T3期;继发左肾积水。全麻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术+完全腹腔内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顺利,患者恢复良好,术后7 d出院。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病理分期T2b期,伴左侧盆腔淋巴结转移。术后3个月复查,患者无复发表现,新膀胱功能良好,日间可完全控尿,肠道和肾功能恢复好。目前正在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辅助化疗。对于有手术史和放疗史的膀胱癌患者,根治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膀胱的手术难度高,术者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精细化特点是完成此类手术的重要前提。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癌 保留膀胱治疗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原位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前列腺癌精囊受侵影像分型对腹腔镜根治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14例pT3b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8.2±7.7)岁,穿刺前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20.20(3.45~186.30)ng/ml,穿刺Gleason评分≤7、≥8分者分别为33例(28.9%)、81例(71.1%),前列腺体积中位值为33.2(12.1~155.4)ml。由放射科高年资前列腺肿瘤专业影像医生根据前列腺癌精囊侵犯影像表现分为以下类型:Ⅰ型,肿瘤直接沿输精管侵犯精囊;Ⅱa型,肿瘤侵犯前列腺基底部包膜并侵犯精囊;Ⅱb型,肿瘤侵犯前列腺周围脂肪并逆行侵犯精囊;Ⅲ型:精囊内孤立病灶且不与前列腺肿瘤延续。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前列腺切除术。比较不同精囊受侵影像分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3b期前列腺癌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14例手术时间(229.4±62.2)min,出血量100(20~1 800)ml。术后大体病理Gleason评分≤7分17例,≥8分97例;切缘阳性56例(49.1%)。前列腺癌精囊受侵影像分型中,Ⅰ型28例(24.6%),Ⅱa型39例(34.2%),Ⅱb型47例(41.2%),无Ⅲ型患者。Ⅰ、Ⅱa、Ⅱb型精囊受侵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穿刺前PSA、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类型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20~600)ml与100(20~1 000)ml与150(20~1 800)ml,P=0.001],病理淋巴结转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例(10.7%)与4例(9.1%)与14例(27.9%),P=0.013]。Ⅰ、Ⅱa、Ⅱb型切缘阳性率分别为28.6%(8/28)、38.5%(15/39)和70.2%(3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将切缘阳性的单因素分析中穿刺Gleason评分(P=0.063)和精囊受侵分型(P <0.001)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囊受侵分型(P=0.001)是pT3b期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前列腺癌精囊受侵影像分型患者切缘阳性率存在差异,Ⅱb型精囊受侵患者的切缘阳性率明显增高;较高的阴囊受侵影像分型是pT3b期前列腺癌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精囊侵犯 切缘阳性 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肾切除术(RN)+静脉瘤栓取出术(VTTE)治疗肾肿瘤伴Mayo 0~Ⅲ级瘤栓的安全和有效,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6例肾肿瘤合并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56.9±13.9)岁;体质指数(25.8±3.5)kg/m2;肾肿瘤位于左侧12例,右侧14例;肿瘤直径(7.8±2.9)cm。瘤栓Mayo分级:0级10例,Ⅰ级3例,Ⅱ级11例,Ⅲ级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2分23例,3分3例。26例均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RN+VTTE治疗。术中根据瘤栓分级及肿瘤位置,选用不同手术方案。0级瘤栓的处理方法同RN。Ⅰ级瘤栓处理:钳夹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的下腔静脉侧壁,部分阻断下腔静脉血流后取出瘤栓。Ⅱ级瘤栓处理:使用阻断带阻断下腔静脉内血流后,切开下腔静脉壁,取出瘤栓。Ⅲ级瘤栓处理:切断肝短静脉,游离肝脏,暴露肝后下腔静脉后,余同Ⅱ级瘤栓处理步骤。结果本组26例中,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手术。中位手术时间148.5 (77.0~399.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300(10~2 000) ml。26例中2例因右侧肾肿瘤瘤栓广泛侵犯下腔静脉壁而行下腔静脉节段切除;1例因瘤栓头端残留附壁血栓,行下腔静脉截断术,斜行切断下腔静脉,保留左肾静脉回流。6例术中行肾门淋巴结清扫术,其中3例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1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Ⅱ型2例,TEF基因融合相关肾癌2例,未分类肾细胞癌1例,尿路上皮癌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1例因肿瘤侵犯同侧肾上腺而行肾上腺切除术。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7.2 (4.0~22.0)d。根据改良Clavien分级,术后并发症Ⅰ级18例,Ⅱ级8例。26例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5.5(1~11)个月,3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1例随访4个月因肝脏、腹膜后多发转移而死亡。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RN + VTTE治疗肾肿瘤伴Mayo 0~Ⅲ级瘤栓具有操作精细、创伤小、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标签: 肾肿瘤 瘤栓 下腔静脉 机器人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