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作者: 孟英豪 李宇 邵成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胰腺病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医学科,上海 200433;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医学影像科,青岛 266000,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医学影像科,青岛 266000,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医学科,上海 200433
  • 简介:摘要胰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准确定性对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纹理分析可以通过分析图像中像素或体素灰度间的分布和关系而对肿瘤的异质性进行客观定量评价,有助于放射科及临床医师鉴别肿瘤良恶性、预测治疗效果及评估患者预后。

  • 标签: 纹理分析 胰腺 肿瘤 良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浆液性囊性肿瘤(SCN)伴胰管扩张影像学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21例胰腺SCN伴胰管扩张患者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25~74岁,年龄(57.4±13.4)岁。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影像学特征、误诊情况。结果21例患者临床主诉为腹痛11例、腰胀1例、黄疸1例、消瘦1例、乏力1例,体检发现6例。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行胰体尾切除术,2例行胰腺节段切除术,1例行全胰腺切除术。肿瘤位于胰头11例、胰体尾10例。肿瘤长径23.0~92.0(45.8±17.8)mm。21例患者均为SCN上游胰管扩张,下游胰管不扩张,扩张胰管内径4.0~11.0(7.1±2.0)mm。13例T1加权成像呈低信号,18例T2加权成像呈明显高信号,13例弥散加权成像无受限。11例CT诊断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5例、胰腺SCN 3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胰腺癌1例、胰腺囊肿1例,CT误诊率72.7%(8/11)。18例MRI诊断为IPMN 9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3例、胰腺SCN 3例、胰腺癌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例,MRI误诊率83.3%(15/18)。结论胰腺SCN伴胰管扩张影像学易误诊为IPMN或胰腺实性肿瘤,肿瘤下游胰管不扩张可与IPMN相鉴别,T2加权成像呈明显高信号和弥散加权成像无受限可与胰腺实性肿瘤相鉴别。

  • 标签: 胰腺肿瘤 肿瘤,囊性,黏液性和浆液性 误诊 胰管扩张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肿瘤(IOPN)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经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为胰腺IOPN的12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胰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回顾性分析该12例胰腺IOPN患者的临床资料(一般情况、主诉症状、肿瘤相关指标、既往病史),CT和MRI表现,手术方式,病理结果。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例胰腺IOPN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范围)为(54.0±13.0)岁(31~75岁)。主诉症状为腹痛3例,黄疸1例,余8例为无症状经健康体检发现。血清糖类抗原19-9升高3例,癌胚抗原升高2例。1例胰腺IOPN患者有胰腺炎病史,3例胰腺IOPN患者有糖尿病病史。病变部位位于胰头部6例,胰体尾部5例,全胰腺1例。分支胰管型5例,主胰管型2例,混合胰管型5例。10例胰腺IOPN患者呈囊性或囊实性肿块,肿瘤最大径(范围)为(50.3±31.1) mm(28~127 mm),6例患者囊壁增厚,9例患者囊内有强化壁结节或实性肿块,均未向囊壁外生长;2例患者呈实性肿块,位于囊状扩张的胰管内,肿瘤最大径(范围)为(25.5±0.5) mm(25~26 mm);实性肿块的CT平扫检查表现为稍低密度,MRI的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稍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呈弥散受限,CT和MRI增强扫描后均呈轻度强化。11例胰腺IOPN患者的主胰管扩张,主胰管内径(范围)为(10.5±8.1) mm(3~28 mm)。4例胰腺IOPN患者胰腺实质萎缩,4例患者发生钙化,1例患者胰周淋巴结肿大。12例胰腺IOPN患者均无周围血管、器官侵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胰体尾加脾脏切除术4例,全胰腺切除术2例。病理级别为IOPN伴浸润癌7例,伴重度异型增生4例,伴轻度异型增生1例。结论胰腺IOPN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影像学多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肿块,胰管扩张,实性肿块位于囊状扩张的胰管内,未侵犯周围组织。

  • 标签: 胰腺 导管内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