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社区心理治疗的价值。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6月期间,选取围绝经期焦虑症患者52例当作本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社区心理治疗。对比组间干预前后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之间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症患者的社区心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其焦虑症状,同时对提升其生活质量有利,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心理治疗 围绝经期 妇女 焦虑症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评价模拟情景教学在眼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评价目标均为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入的护理专业学生,合计60名,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0月。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分组,均分为参照组和评价组,其中参照组(n=30名)实施常规眼科护理带教内容,而评价组(n=30名)实施模拟情景教学,对比两组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以及技能考核成绩。结果:评价组理论考核成绩(86.2±7.3)分优于参照组理论考核成绩(74.9±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组技能考核成绩(89.3±4.1)分优于参照组技能考核成绩(82.6±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护理带教实施的过程中,选择模拟情景教学其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各项成绩,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 标签:   模拟情景教学 护理带教 理论考核成绩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连续选取 2022 年7月-2024年7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HFpEF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化随机表随机分为达格列净组30例和对照组组30 例,达格列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达格列净片10mg qd。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左心房容积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12个月实验组NT-proBNP水平、左心房容积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为均为阴性,差异存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实验组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率(3.33%)和死亡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再住院率(23.33%)和死亡率(13.33%),差异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采取达格列净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心脏衰竭情况,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达格列净 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半枝莲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运动功能及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制备动物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只,观察组给予半枝莲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周后对比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情况、氧化应激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日常活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 hs-CRP、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SH-Px、GSH等氧化应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枝莲用于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运动、生活能力,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 标签: 半枝莲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共情共赢护理模式对自杀性药物中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考察了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00名试图通过药物自杀的个案,将其均匀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位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共情共赢护理模式,对比患者的情绪与依从性。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情绪与依从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自杀性药物中毒患者采取共情共赢护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提升患者依从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共情共赢护理模式 自杀性药物中毒患者 焦虑 抑郁情绪 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研创一体化模式对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23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苏州某高校医学专业本科生400名,以是否接受学研创一体化模式教学分组,实验组200名,对照组200名,对比两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各项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科研究创新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研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 标签: 学研创一体化模式 医学 本科生 科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骨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在遭受强烈的外界因素而引起的,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关节功能严重受限甚至致残,因此本文探析青少年创伤后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特点及保髋手术治疗对提升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治疗的青少年创伤后股骨头坏死患者,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及保髋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青少年创伤后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行走困难和活动受限,保髋手术治疗是治疗青少年创伤后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P<0.05 具有可比性。结论:针对青少年创伤后股骨头坏死采用保髋手术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青少年 创伤后股骨头坏死 临床特点 保髋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育龄夫妻孕前检查联合婚前检查对优生优育起到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200对(400名)育龄夫妻为研究对象,行单一婚前检查为对照组,行婚前检查联合孕前检查为研究组,各组100对育龄夫妻,比较优生优育情况。结果:疾病检出率更高的小组为研究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育龄夫妻群体,接受婚前检查联合孕前检查,可实现优生优育目标,提升疾病检出率,保障产妇的整体妊娠质量,降低新生儿存在机体缺陷的概率,值得运用。

  • 标签: 育龄夫妻 婚前检查 孕前检查 优生优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在差错事件的减少和工作人员考核成绩的改进方面。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2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利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工作流程优化,观察PIVAS差错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工作人员的考核成绩变化。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实验组的犯错率(9.00%)明显低于对照组(27.00%)改进幅度显著(P<0.05)。工作人员考核成绩平均提高了12分,其中最高提升达到15分,最低提升为9分,显示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能有效防止差错事件的发生,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质量与考核成绩,对提高调配中心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模式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连续选取 2022 年7月-2024年7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HFpEF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化随机表随机分为达格列净组30例和对照组组30 例,达格列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达格列净片10mg qd。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左心房容积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12个月实验组NT-proBNP水平、左心房容积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为均为阴性,差异存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实验组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率(3.33%)和死亡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再住院率(23.33%)和死亡率(13.33%),差异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采取达格列净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心脏衰竭情况,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达格列净 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标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效果及家长满意度的提升效应。方法:本项研究涉及2022年至2023年间接受静脉输液的118名儿童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每组各5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优化的高质量护理措施。两组在穿刺疼痛程度、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中,疼痛评分达到(2.21±0.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8±0.23)分(P<0.05)。此外,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也超过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标准护理可以显著增强小儿静脉输液穿刺的首次成功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优质护理 输液穿刺 护理满意度
  • 作者: 王定梅 罗庆梅 通讯作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5-25
  • 机构: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邮编401420
  • 简介:摘要: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老年慢性疼痛问题日益凸显。这种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并发症。因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护理策略对于改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状态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针对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以期提升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老年 慢性疼痛患者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疗环境中,护理管理面临着诸多风险,如患者安全风险、医疗错误、法律纠纷等。这些风险不仅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还可能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经济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效的风险控制与防范在护理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护理管理中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策略以及实际操作中的防范措施,以期为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管理 风险控制 防范
  • 简介:摘要: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老年慢性疼痛问题日益凸显。这种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并发症。因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护理策略对于改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状态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针对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以期提升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老年 慢性疼痛患者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当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耐多药食源性沙门氏菌成为公共卫生隐患时,对其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给疫情防控带来挑战,因此对其基因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探讨耐多药食源性沙门氏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为微生物检验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多药耐药性 食源性沙门氏菌 毒力相关基因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通过对8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措施,并监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策略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患者满意度。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 标签: 护理风险 管理 心血管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开展致病性病原体研究和检测等实验活动的重要技术平台,生命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造成生物威胁。本文就生物安全实验室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为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提供技术建议。

  • 标签: 生物安全实验室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建立反馈制度后不合理处方的变化,以期为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合理、规范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对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处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一年期间医嘱审核处方总计145,870张,其中2023年第一季度有36,452张,第二季度有36,100张,第三季度有36,608张,第四季度有36,710张。通过建立持续性的反馈机制,定期分析并反馈处方错误情况,由药师和临床医师共同讨论处方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在引入反馈机制后,发现不合理处方共计842张,不合理率为0.57%。2023年第一季度不合理处方率为0.68%,至2023年第四季度降至0.48%。结论:通过引入针对性的反馈机制,并加强药师与医师之间的互动,可以显著改善处方质量,降低不合理处方率。这一做法能有效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增强处方的经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提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用药安全和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反馈制度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建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图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收录2023.1——2023.12期间于我科接受诊治的疑似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70例,入组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以后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70例疑似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确诊63例,动态心电图检出59例,检出率为93.65%(59/63),与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结果一致性较高,P>0.05。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阳性预测值为98.31%(58/59),阴性预测值为54.55%(6/11),诊断灵敏度为92.06%(58/63),特异性为85.71%(6/7),准确性为91.43%(64/70)。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诊断工作中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其检出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一致性较高。

  • 标签: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动态心电图 检出率 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