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电力行业和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火力发电中热能动力装置是主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不断提高,电力工程工艺和装备的需求也在逐步发展和提高。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发电模式是以热能为动力,而作为关键的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其安全稳定运行对降低运行费用、提高发电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有效维护和检测热能动力装置对保证其高效、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火电厂 热能动力 检测维护
  • 简介:摘要:计量数据作为一个企业效益的灵魂,从原料的购进,到装置物料的进出,再到产品的销售,每一步都离不开计量,石化企业能拥有良好的管理水平,创造更多的效益,更离不开真实有效的计量数据,所以做好计量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对于维护企业自身利益,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字基础,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进行至关重要,而油品计量管理水平是一个企业是综合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有效落地的重要表现。

  • 标签: 计量管理 信息化 企业发展
  • 简介:摘要:湖北交投三江文旅康养发展有限公司所属项目鲟龙湾旅游文化项目在经过建设期后,即将全面运营,对专业管理人才需求量大,基于管理岗位胜任模型研究而应用于岗位招聘,开展人才选拔需求工作较为迫切。

  • 标签: 模型研究 人才招聘 发展
  • 简介:摘要:永明煤矿选煤厂位于陕西省延安子长市境内,地处陕西省黄土高原腹地,主洗3#、5#煤层,属于优质配焦煤,原煤灰分50%左右。选煤厂设计生产能力1.2Mt/a,选煤厂原系统采用不脱泥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煤泥重介+煤泥浮选联合分选工艺,尾煤泥水经两段高效浓缩机两段浓缩两段回收,洗水闭路循环,环保节能,属于典型的炼焦煤选煤厂。

  • 标签:
  • 简介:摘要:某型号方舱大板防弹钢的使用和大板骨架横梁的特殊设计造成超重和刚度降低,特别是立舱起吊作业,若采用原有的起吊作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安全无法保障。为此技术人员针对其起吊进行了工艺优化,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优化前后的起吊方法所产生的变形和应力,证明了工艺优化的合理性,并为实际的方舱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防弹钢 超重 有限元仿真 变形和应力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4.0布局,许多老旧的生产工装需要进行改进和革新。文中从方舱生产中蒙皮吊运达到更快速、更安全的要求出发,在项目改造时对蒙皮板吊运夹紧器进行了设计,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方舱 蒙皮吊运 受力分析 强度校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Delta样典型Notch配体3(DLL3)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进而探索其在脑胶质瘤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数据库(CGGA)的两套mRNA测序数据集及其匹配的临床数据,其中数据集1包含325例样本,数据集2包含693例样本。应用R软件分析DLL3在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不同分子分型脑胶质瘤的表达模式,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方法验证DLL3蛋白在不同WHO级别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DLL3不同表达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脑胶质瘤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因素。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与DLL3表达相关的基因。采用功能富集分析方法分析与DLL3表达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在数据集1中,DLL3的表达随着WHO级别的升高而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LL3在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患者中的表达量高于IDH野生型患者(P<0.001);DLL3在IDH野生型患者中的表达量低于IDH突变型且染色体1p/19q共缺失患者和IDH突变型且染色体1p/19q非共缺失患者(P<0.001);DLL3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患者中的表达量高于非甲基化患者(P<0.00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验证DLL3表达随着WHO级别的升高而下调(P<0.01);DLL3的上述结果在数据集2中得到相似结果。在两个数据集中,DLL3高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均长于低表达组患者(均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O分级(WHO Ⅲ级:HR=2.861,95%CI:1.910~4.287;Ⅳ级:HR=4.655,95%CI:3.010~7.199)、染色体1p/19q共缺失(HR=0.439,95%CI:0.293~0.657)以及DLL3高表达(HR=0.593,95%CI:0.427~0.823)均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01)。与DLL3表达相关的基因有661个(|r|≥0.4,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DLL3可能与脑胶质瘤患者的轴突发生、突触组织、负向调控神经系统发育等功能相关。结论随着脑胶质瘤病理学级别的升高,DLL3的表达水平下调;DLL3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和治疗靶点。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基因表达 预后 Delta样典型Notch配体3 突触功能
  • 简介:摘要:文章以吊装工程总包单位的平面布置图为出发点,然后协商确定停放位置,随之将设计图纸送至基坑设计单位,来实现建筑基坑的稳定性。进而来确保后期吊装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实际施工现场情况为准,吊装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由上至下依次进行钢柱、次梁的吊装,随后由西向东对折架进行依次安装,文章主旨在于探究吊装工作的实际应用,以期为后期工作奠定基础。

  • 标签: 建筑工程 吊装技术 问题分析
  • 简介:摘要: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施工企业走出去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海外施工管理经验的不足,海外机械设备管理便是其中之一。机械设备是企业承包工程任务进行机械化施工的重要生产工具,机械设备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是海外项目管理人员的必修课。本文以我公司在哥伦比亚公路项目三年多设备管理实例,浅谈海外工程项目设备管理。

  • 标签: 哥伦比亚 海外工程 设备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当代建筑工程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更好地满足建设项目的多样化需求,建设项目的测量技术也在不断的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中。在各种建筑工程勘察的实际操作中,GPS技术也有着较为普遍的应用,并不断发挥其重要功能。 GPS虽然是一项新技术,但其实际操作具有简单、通用、高精度的特点。它受到热烈欢迎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具体准确的测量过程中,准确测量员工是关键。基于此,文章对GPS技术在建筑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及精度进行了研究,志芬提出了一些建议,供相关领域参考。

  • 标签: 工程测量 GPS技术 应用 精度分析
  • 简介:摘要:在土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运用钢结构技术,能够确保建筑的整体安全性,更保障了工程的质量,为企业创造了高效的价值。土木建筑工程对我国的城市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钢结构施工技术较强的优势使得其在土木工程施工实践中得到普及和应用,其不仅增强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稳定,还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钢结构,施工技术,土木工程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有效渗透,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实现精细化管理,是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率,并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本控制等提供有利条件的关键所在,需要引起建筑企业、施工单位以及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Delta样典型Notch配体3(DLL3)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进而探索其在脑胶质瘤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数据库(CGGA)的两套mRNA测序数据集及其匹配的临床数据,其中数据集1包含325例样本,数据集2包含693例样本。应用R软件分析DLL3在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不同分子分型脑胶质瘤的表达模式,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方法验证DLL3蛋白在不同WHO级别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DLL3不同表达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脑胶质瘤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因素。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与DLL3表达相关的基因。采用功能富集分析方法分析与DLL3表达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在数据集1中,DLL3的表达随着WHO级别的升高而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LL3在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患者中的表达量高于IDH野生型患者(P<0.001);DLL3在IDH野生型患者中的表达量低于IDH突变型且染色体1p/19q共缺失患者和IDH突变型且染色体1p/19q非共缺失患者(P<0.001);DLL3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患者中的表达量高于非甲基化患者(P<0.00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验证DLL3表达随着WHO级别的升高而下调(P<0.01);DLL3的上述结果在数据集2中得到相似结果。在两个数据集中,DLL3高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均长于低表达组患者(均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O分级(WHO Ⅲ级:HR=2.861,95%CI:1.910~4.287;Ⅳ级:HR=4.655,95%CI:3.010~7.199)、染色体1p/19q共缺失(HR=0.439,95%CI:0.293~0.657)以及DLL3高表达(HR=0.593,95%CI:0.427~0.823)均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01)。与DLL3表达相关的基因有661个(|r|≥0.4,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DLL3可能与脑胶质瘤患者的轴突发生、突触组织、负向调控神经系统发育等功能相关。结论随着脑胶质瘤病理学级别的升高,DLL3的表达水平下调;DLL3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和治疗靶点。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基因表达 预后 Delta样典型Notch配体3 突触功能
  • 简介:【摘 要】洗胃是进行催吐或将胃管从鼻腔或口腔插入经食管到达胃内,先吸出毒物后,再将含有一定成分的液体灌入胃内,混和胃内容物后再抽出的急救方法。通过如此反复多次的灌洗以达到消除毒物的目的。本文通过小儿洗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洗胃的时机、洗胃液的选择、胃管的选择、胃管插入深度、洗胃方法、洗胃的操作流程等七个方面对小儿洗胃急救护理的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中毒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儿 洗胃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对皮肌炎(DM)肺间质病变进展的预测价值。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并接受[18F]FDG-PET/CT检查的DM患者,分析肺部标准化摄取值(SUV)对肺间质病变是否具有预测价值。共纳入DM患者67例,其中典型DM者45例,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者22例。所有合并快速进展肺间质病变(RP-ILD)者红细胞沉降率(ESR)、肺部SUV高于合并缓慢进展型肺间质病变(C-ILD)者(P<0.05)。所有合并RP-ILD者,肺部SUV与年龄、病程、ESR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1、0.361、0.293,均P=0.000)。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对所有合并肺间质病变者,肺部SUV≥2.25时,诊断RP-ILD的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72.8%。高龄、长病程、低肌酸激酶、ESR增快及肺部SUV高对预测DM相关肺间质病变具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皮肌炎 肺疾病,间质性 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8(ABCC8)在不同类型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中516例胶质瘤患者的ABCC8 mRNA数据及患者相应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组织病理类型、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1p/19q缺失状态及分子病理分型]、总生存期等,比较不同类型胶质瘤患者间ABCC8 mRNA的表达差异,以及不同类型胶质瘤患者中ABCC8 mRNA高表达(≥54.50)与ABCC8 mRNA低表达(<54.50)患者间总生存期的差异。结果(1)原发性胶质瘤患者的ABCC8 mRNA表达明显高于复发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枝胶质细胞瘤患者的ABCC8 mRNA表达最高,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次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最低,不同组织病理类型胶质瘤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HO Ⅱ级胶质瘤患者的ABCC8 mRNA表达最高,WHO Ⅲ级患者次之,WHO Ⅳ级患者最低,不同WHO分级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H突变型胶质瘤患者的ABCC8 mRNA表达明显高于IDH野生型患者,1p/19q缺失胶质瘤患者的ABCC8 mRNA表达明显高于1p/19q不缺失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及胶质瘤母细胞瘤患者中IDH突变型患者的ABCC8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IDH野生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所有胶质瘤患者以及原发性、复发性胶质瘤,少枝胶质细胞瘤、星形胶质细胞瘤,WHO低级别(Ⅱ级)、WHO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IDH突变型、IDH野生型胶质瘤,1p/19q缺失、1p/19q无缺失胶质瘤患者中,ABCC8 mRNA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均明显长于ABCC8 mRNA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BCC8 mRNA表达是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HR=0.747,P=0.025,95%CI:0.579~0.963)。结论胶质瘤患者中ABCC8 mRNA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且其可以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8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形成蛋白2(BMP2)mRNA在不同类型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生存期的关系,明确其作为胶质瘤预后评估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中692例脑胶质瘤患者资料,比较不同组织病理类型、不同性别、年龄、原发或复发状态胶质瘤患者及不同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1p19q杂合性缺失状态、分子分级胶质瘤患者中BMP2 mRNA表达差异,以及不同分类胶质瘤患者中BMP2 mRNA高表达量患者与低表达量患者生存期的差异。结果(1)不同组织病理类型胶质瘤中BMP2 mRNA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92,P=0.000)。少突胶质瘤亚型BMP2 mRNA表达最高,其次是星形细胞瘤亚型,胶质母细胞瘤中最低。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间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78±0.65、11.26±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岁组及≥43岁组患者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51±0.81、8.37±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与复发胶质瘤患者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9±0.62、10.90±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O Ⅱ~Ⅳ级胶质瘤患者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98±1.12、12.88±0.88、5.18±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0.912,P=0.000)。IDH1野生型与突变型患者间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3±0.16、17.47±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p/19q无缺失与1p/19q缺失患者间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02±0.36、25.28±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及胶质瘤母细胞瘤患者中IDH1突变型患者BMP2 mRNA表达量均高于IDH1野生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原发胶质瘤患者及复发胶质瘤患者中,BMP2 mRNA高表达(≥4.68)患者生存期均明显长于低表达(<4.68)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75,P=0.000;χ2=12.810,P=0.000)。结论BMP2 mRNA表达量可以作为预测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指标,高表达者患者生存期更长。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骨形成蛋白2 分子分型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100钙结合蛋白A11(S100A11)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中31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转录组测序结果。根据患者的病理学特征,评价S100A11在不同分组中的表达特征。同时选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RNA测序数据库中的611例脑胶质瘤患者对其进行验证。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判断S100A11表达量对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评估S100A11表达量是否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法获得与S100A11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判断S100A11参与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可能机制。结果在CGGA数据库中,S100A11的表达量随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的升高而增加(Ⅱ、Ⅲ、Ⅳ级依次为:-0.78±0.69、-0.12±0.80、0.62±0.84,F=96.250,P<0.001);S100A11在间质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型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更高(均P<0.001);在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S100A11在IDH野生型低级别胶质瘤和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中均具有较高的表达(均P<0.001)。S100A11高表达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0.05)。S100A11的上述表达特征在TCGA RNA测序数据库中得到相似的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100A11高表达是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27,95%CI:0.963~1.538,P=0.014),可用于判断预后。S100A11可能与脑胶质瘤细胞的免疫反应、细胞外基质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有关。结论S100A1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量与其恶性程度相关,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参与脑胶质瘤的恶性进展;S100A11可能成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及治疗靶点。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基因表达 预后 S100钙结合蛋白A1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感染性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水平,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科收治的110例感染性骶髂关节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主要临床表现、伴随症状、治疗反应)、实验室检查[包括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HLA)-B27、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布鲁菌凝集试验]、血培养(包括细菌、真菌、抗酸杆菌、布鲁菌)、磁共振成像及病理学特点。结果110例感染性骶髂关节炎患者,男性44例,女性66例,年龄15~58(29.4±10.8)岁,病程10 d~60(5.7±13.2)个月。其中化脓性骶髂关节炎71例,结核性骶髂关节炎24例,布鲁菌感染骶髂关节炎15例。107例(97.3%)患者骶髂关节受累为单侧,10例(9.1%)为分娩后出现的感染性骶髂关节炎。83例(75.5%)患者以臀区痛为主要临床表现,77例(70.0%)有发热。11例(10.0%)HLA-B27阳性,100例(91.0%)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升高。110例患者中103例患者行骶髂关节穿刺活检明确感染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7例未行骶髂关节穿刺活检者2例血培养布鲁菌阳性;5例布鲁菌凝集试验阳性明确诊断。化脓性骶髂关节炎和结核性骶髂关节炎MRI示骨髓水肿和骨侵蚀较布鲁菌感染骶髂关节炎更明显。结论感染性骶髂关节炎易与脊柱关节炎相混淆,但本病女性患病较高,病程时间较短,HLA-B27阴性为主,并伴有发热;多为单侧骶髂关节炎;骶髂关节MRI见活动性炎症病变较明显,炎症范围多超出骶髂关节解剖结构,并有骨侵蚀的表现。因此了解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可降低误诊率。

  • 标签: 骶髂关节炎 感染 脊柱关节炎 影像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