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探究使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整体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11月到2020年12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等情况展开对比,以此为基础判断整体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护理质量、技能、器械管理等方面评分更高,明显更占优势(P<0.05),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对照组则为7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使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可以明显提升护理人员个人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素质,患者,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升,因此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安全性 手术室细节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有关恢复胃肠功能的情况。方法:从本院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诊治的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100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范畴,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均分到两小组内,各50例。对参照组患者,行普通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小组术后的胃肠变化。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而言,实验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更优(P<0.05);同时实验组的胃肠激素变化情况也明显更好(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病人,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恢复胃肠功能。

  • 标签: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胃肠功能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影响接受胃肠手术后患者疼痛和产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从本院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2月诊治的胃肠手术者一共200例纳入研究范畴,并以随机的方式均分到两小组内,每组各100例。对实验组,行围术期ERAS护理;对参照组,行围术期一般护理,比较分析两小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参照组而言,实验组的疼痛程度明显更低(P均<0.05);实验组在干预后心理、社会、躯体的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的评分都明显更高(P均<0.05);实验组的并发症率也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手术病患,行ERAS护理可以更好缓解术后病人痛疼,降低病人并发症率,让其术后生存质量也得到改善。

  • 标签: 快速康复 胃肠外科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防治措施教育应用在乙肝预防工作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1月间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0例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乙肝防治措施教育,研究组给予综合防治措施教育,比较不同教育措施下,两组体检者的乙肝发病率。结果:对照组的乙肝发病率为11.11%,研究组的乙肝发病率为2.22%,研究组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防治措施教育应用在乙肝预防工作中,可明显降低乙肝的发病率,控制乙肝流行。

  • 标签: 综合防治措施教育 乙肝预防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多样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21年5月~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的患者中选出46例作为实验探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2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23例观察组应用多样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在护理干预前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更优,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多样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多样性护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教学资源和设施的限制可能会制约其推广和实施。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能力也是影响体验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总之,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践,能够不断完善和推广体验式教学方法,提高护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 标签: 体验式教学 护理教学 应用现状与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高,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治疗效果 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外科大型手术患者中选择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胃肠外科大型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抽取10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选择病例时间以2021年4月开始,以2022年5月结束,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设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患者设为对照组,各组5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为82%,且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情况改善良好,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外科大型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确保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手术。

  • 标签: 个性化心理护理 胃肠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在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感染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和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治疗的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1月-12月之间。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评估治疗效果。收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有效率更高,并发症更少,自理能力恢复更快。。结论:对泌尿外科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发感染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海绵窦区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分析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贵州省20家血液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瘦组织指数(lean tissue index,LTI)水平与动静脉内瘘丧失功能(arteriovenous fistula dysfunction,AFD)的相关关系。根据是否发生AFD分为AFD组和非AFD两组,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LTI。结果发现,2 781例MHD患者的AFD发生率为30.0%(835/2 781);中位LTI水平为15.2(13.2,17.5)kg/m2。与非AFD组相比,AFD组患者LTI较低(P < 0.05)。按LTI三分位数分组中,低LTI组(LTI ≤ 13.9 kg/m2)AFD发生率最高(35.5%,334/940),高LTI组(LTI > 16.6 kg/m2)AFD发生率最低(26.3%,241/916),3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82,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LTI组(13.9 kg/m2 < LTI ≤ 16.6 kg/m2)和高LTI组发生AFD的风险均低于低LTI组(以低LTI组为参照,OR=0.800,95% CI 0.650~0.986,P=0.036;OR=0.772,95% CI 0.616~0.966,P=0.024)。提示MHD患者低水平LTI与AFD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 标签: 肾透析 动静脉瘘 危险因素 瘦组织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口腔前庭入路与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经口腔前庭入路(经口组)或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经腋乳组)机器人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口组48例,经腋乳组52例,均接受单侧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根据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和位置及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03,成功匹配两组患者各31例。经口组男性5例,女性26例,年龄(33.2±7.9)岁(范围:21~53岁);经腋乳组男性4例,女性27例,年龄(34.6±9.2)岁(范围:19~58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与经腋乳组患者相比,经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211.3±57.2)min比(126.2±37.8)min,t=6.915,P<0.01],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5.4±1.0)d比(6.4±1.2)d,t=-3.544,P=0.001],住院时间更短[(6.6±1.2)d比(7.4±1.3)d,t=-2.353,P=0.022],术后美容评分更高[(9.46±0.25)比(9.27±0.26),t=2.925,P=0.005]。两组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经过严格选择的患者中,经口腔前庭入路的手术效果与经腋乳入路相似,但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对于美容要求较高的患者,经口腔前庭入路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机器人 经口腔前庭入路 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25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现状和危险因素,为探讨真菌败血症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建立的早产儿临床数据库资料进行二次分析,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生后7 d内收入中国25家三级医院NICU的24 731例早产儿的真菌败血症发生现况。根据早产儿是否发生真菌败血症分为真菌败血症组和未发生真菌败血症组,分析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和病原。使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出生胎龄、不同出生体重和不同NICU早产儿真菌败血症发生率。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真菌败血症组和未发生真菌败血症组早产儿预后。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144例真菌败血症组早产儿和288例无真菌败血症组早产儿,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发生真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24 731例早产儿中166例(0.7%)发生真菌败血症,真菌败血症早产儿出生胎龄为(29.7±2.0)周,出生体重为(1 300±293)g,其中87.3%(145/166)为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越低,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越高(均P<0.001)。极早产儿和超早产儿真菌败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0%(117/11 438)和2.0%(28/1 401),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中分别为1.3%(103/8 060)和1.7%(21/1 211)。3家NICU无真菌败血症发生,其余22家NICU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范围为0.7%(10/1 397)~2.9%(2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66例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150例(90.4%),其中白色念珠菌有59例、非白念珠菌有91例,非白念珠菌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41例)为主。真菌败血症早产儿发生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调整OR=1.52,95%CI 1.04~2.22,P=0.030)和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调整OR=2.55,95%CI 1.12~5.80,P=0.025)风险增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调整OR=2.50,95%CI 1.50~4.17,P<0.001)、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调整OR=1.05,95%CI 1.03~1.08,P<0.001)和长时间使用全肠外营养(TPN)(调整OR=1.04,95%CI 1.02~1.06,P<0.001)均是发生真菌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国NICU早产儿真菌败血症主要病原为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真菌败血症早产儿发生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风险增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和长时间使用TPN可增加早产儿发生真菌败血症的风险。后续需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以降低NICU真菌败血症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婴儿,早产 真菌
  • 简介:摘要  对医院管理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分别进行了阐释,对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数据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能与制度建设、数据管理理念与实施维护以及数据管理的应用。对数据治理中的主数据管理、数据内容管理、数据安全与权限管理、数据隐私保护、数据获取的便捷性、数据整合与数据质量、数据治理软件体系架构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了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用PDCA闭环管理建设正反馈机制,对医疗健康数据提出了大数据分析利用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数据管理  数据治理  PDCA闭环管理  数据中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规律透析且病情稳定的441例非住院的MHD患者,使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测量患者的四肢骨骼肌质量,使用握力计测量握力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测试4 m步速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并收集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441例MHD患者中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生率是16.55%(73/441),年龄>60岁的发生率为28.91%(61/21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213,95%CI 0.099~0.458,P<0.01)、Karnofsky活动指数(OR=9.661,95%CI 3.850~24.244,P<0.01)、主观全面营养评估(OR=0.491,95%CI 0.250~0.965,P=0.039)、血磷(OR=0.422,95%CI 0.204~0.875,P=0.020)、体质量指数(OR=0.754,95%CI 0.609~0.935,P=0.010)为MH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年龄较大、体力活动减少、营养不良的MH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发生率较高,临床对于这类患者应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肌肉衰减综合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CUSEAL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闭塞后无法建立有效血管通路的患者利用吻合口残腔作为长期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可行性。方法1例罕见的肱动脉-右心房ACUSEAL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术建立血管通路闭塞后,利用人工血管吻合口残腔建立扣眼穿刺作为长期血管通路的使用及相应护理方法。结果目前患者ACUSEAL人工血管吻合口残腔穿刺规律透析32个月,钝针穿刺23个月。结论肱动脉-右心房ACUSEAL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一种罕见的血管通路手术,作为患者自体血管资源枯竭的一种新型通路方式疗效并不确定,与传统移植血管手术不同,一旦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将导致内瘘闭塞失去功能,通过介入或手术方式再次开通的风险和难度极大,因此闭塞后利用吻合口有限残腔作为长期血管通路以延长人工血管使用寿命是一种具有挑战性同时也是合理的方法。

  • 标签: ACUSEAL人工血管内瘘 闭塞 吻合口残腔 扣眼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中青年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正念与知觉压力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9月选取在上海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350例IB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AMOS 22.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最大似然法对数据进行拟合、修正,采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92.57%。结果中青年IBD患者知觉压力总分为(27.81±3.86)分;社会支持、正念与知觉压力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6、-0.220,P<0.01);社会支持在正念与知觉压力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55.13%。结论中青年IBD患者知觉压力水平较高,不容乐观。正念通过社会支持影响中青年IBD患者的知觉压力。临床工作者需重视患者的正念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降低其知觉压力。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正念 社会支持 知觉压力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出生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出院预后及其3年变化趋势。方法应用“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所建立的早产儿前瞻性队列数据库的研究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纳入25家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在出生7 d内入院的27 192例出生胎龄<34周早产儿,并排除严重先天畸形者。根据出生胎龄和入院时间分组,计算不同出生胎龄住院早产儿出院时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采用Cochran-Armitage检验和Jonckheere-Terpstra检验分析3年间早产儿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3年间早产儿出院预后的差异。结果27 192例早产儿出生胎龄(31.3±2.0)周,出生体重(1 617±415)g。自动出院率9.5%(2 594/27 192),总病死率10.7%(2 907/27 192),完整治疗患儿病死率为4.7%(1 147/24 598),完整治疗患儿死亡或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6.2%(6 452/24 598)。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由高至低分别为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6.0%(4 342/27 192)、败血症11.9%(3 225/27 192)、重度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6.8%(1 641/24 206)、确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6%(939/25 762)、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1.5%(214/13 868)。研究期间3年总病死率下降(P<0.001),败血症、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也均呈下降趋势(均P<0.001)。完整治疗存活早产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3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校正混淆因素后,研究第3年总死亡风险显著低于第1年(调整OR=0.62,95%CI 0.55~0.69,P<0.001),完整治疗患儿死亡或主要并发症、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败血症和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风险也均低(均P<0.05)。结论2015—2018年NICU住院早产儿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呈现降低趋势,但死亡或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需持续开展针对性质量改进,进一步提高救治质量、改善早产儿预后。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婴儿,早产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1月3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和实验室检查情况。采集鼻咽拭子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扩增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ab基因和N基因。采集血液样本检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水平。结果38例患者中输入性病例35例(92.1%),其中美国输入20例(57.1%)。36例(94.7%)患者接种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其中末次接种后≤1个月发病者占5.7%(2/35),>3个月发病者占65.7%(23/35)。3例为无症状感染者。35例确诊患者中,咳嗽31例(88.6%),咽痛14例(40.0%),发热13例(37.1%),鼻塞10例(28.6%),流涕8例(22.9%);入院时白细胞计数正常者33例(94.3%),降低者1例(2.9%);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者19例(54.3%);C反应蛋白升高者18例(51.4%);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者35例(100.0%);降钙素原升高者10例(28.6%);D-二聚体升高者6例(17.1%);ALT升高者1例(2.9%);血钾降低者10例(28.6%)。ORF1ab基因循环阈值(Ct值)为22.15±6.00,最低值为14.22,N基因循环阈值为21.86±5.72,最低值为13.04。2019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水平为0.46(0.21,1.12) AU/mL;IgG抗体水平为126.55(8.31,289.85) AU/mL,其中20例患者IgG抗体>100 AU/mL,12例IgG抗体>200 AU/mL,最高达414.48 AU/mL。结论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咽痛、发热、鼻塞,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且病毒核酸水平较高,需注意防护。

  • 标签: 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