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鳞癌根治术后缺损的解剖基础及临床效果。方法在10具新鲜尸体上进行双侧旋浅动、静脉的解剖测量。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的口腔鳞癌术后缺损患者,术前使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探查标记穿支位置,根据口腔内缺损组织的面积设计旋动脉穿支皮瓣,制备皮瓣并转移至口腔,显微镜下吻合动、静脉。术后随访6~30个月,观察皮瓣的存活情况及口腔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0具新鲜尸体完成双侧解剖,共获得20侧旋浅动、静脉的解剖数据。旋动脉直径为(1.94±0.30) mm,浅支直径为(0.94±0.25) mm,深支直径为(1.25±0.27) mm。至少有2条来自深支的肌皮穿支穿过缝匠肌[(2.15±0.37)条],肌皮穿支直径为(0.75±0.15) mm。旋浅静脉直径为(1.72±0.14) mm。浅支动脉蒂长度为(6.5±1.2) cm,深支动脉蒂长度为(8.5±1.9) cm,静脉蒂长度为(9.2±2.1) cm。共选择16例口腔鳞癌术后缺损患者,男14例,女2例,年龄31~70岁,平均48.8岁。切取旋动脉穿支皮瓣面积6 cm×4 cm~12 cm×6 cm,血管蒂动脉平均长度约6.8 cm,静脉平均长度约7.6 cm。1例术后出现皮瓣静脉危象,皮瓣坏死,其余患者皮瓣均存活良好。2例出现供区淋巴瘘,拔管延迟。16例术后随访6~30个月,1例9个月时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未发现复发或转移;供区未见并发症,患者对口腔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旋动脉穿支皮瓣厚薄适中,质地柔软,血管蒂直径及长度恒定,血供稳定,供区瘢痕隐蔽,是修复口腔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缺损的良好选择。

  • 标签: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旋髂浅动脉 解剖学 口腔癌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联体双侧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8月-2017年2月,对41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即刻或二期应用游离联体双侧血管蒂DIEP行乳房重建,患者年龄27~49(34.5±2.7)岁。22例为一期乳腺癌术中即刻乳房再造,19例为乳腺癌术后二期乳房再造。术后规律定期门诊随访。结果本组共切取移植41例游离双侧血管蒂DIEP,包括12例外侧支型、9例内侧支型和20例内、外侧型,皮瓣长(24.5±0.5)cm、宽(10.8±2.8)cm、厚(5.5±0.4)cm,血管蒂长度为(12.5±0.6)cm。皮瓣平均重量为565(365~1 050)g。受区血管组合包括:①胸廓内血管近远端18例。②胸廓内血管近端加胸外侧血管11例。③胸廓内血管近端加胸背血管8例。④胸背血管加胸外侧血管4例。为进一步促进皮瓣静脉回流,有3例额外将腹壁浅静脉与受区胸肩峰静脉吻合。所有皮瓣均一期顺利成活,无边缘坏死或感染发生,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良好。本组获随访平均15.8(12~5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腹部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受限,腹直肌肌力5级。结论游离联体双侧血管蒂DIEP是一种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安全可靠且效果满意的选择方案。

  • 标签: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乳房重建 乳腺癌 联体穿支皮瓣
  • 简介:摘要2020年5月14日,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1例37岁女性单侧乳腺癌患者,对其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双侧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重量为305 g)游离移植再造乳房。术中将右侧腹壁下血管蒂与右侧胸廓内血管近端吻合、左侧腹壁下血管蒂与右侧胸廓内血管远端吻合,见皮瓣通血良好,将腹部皮瓣供区创面直接拉拢闭合。手术历时9 h。术后第1个48 h皮瓣显示轻度灌大于流,未见明显水肿或水疱,皮瓣温度与周围皮肤一致,引流管引流量仅40 mL。术后3 d皮瓣血运完全恢复正常,皮瓣存活良好,供区切口无明显张力,愈合顺利。随访2个月,腹部供区切口完全愈合,仅遗留线性瘢痕,重建乳房外形自然,患者计划进一步行乳头重建和对侧乳房悬吊术。该病例提示在特定情况下可选用双侧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进行自体乳房再造,以最大限度减少供区损伤。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皮瓣 乳房成形术 显微外科手术 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中,与受区胸廓内血管吻合方式的选择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游离DIEP皮瓣移植即刻或延期再造乳房的病例资料。所有皮瓣都只携带一侧腹壁下血管蒂,皮瓣4区远端全部去除,全部单纯选择胸廓内血管作为受区血管。根据皮瓣血管蒂和胸廓内血管的具体解剖情况选择相应的吻合方式,包括:(1)两端法;(2)近端1支法;(3)近端2支法;(4)近端主干及属支法;(5)远端1支法;(6)近端端侧吻合法。术后对皮瓣成活情况、乳房形态、乳腺癌有无复发,以及供区伤口愈合情况进行随访。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0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8.7±3.5)岁,范围27~65岁,其中即刻乳房再造有109例,二期乳房再造99例,切取DIEP皮瓣质量为295~640 g,平均410 g,皮瓣长(23.9±0.8) cm、宽(12.2±0.5) cm、厚(4.3±0.4) cm,血管蒂长度为(10.9±0.3) cm,其中194例DIEP皮瓣血管蒂有2支伴行静脉,14例血管蒂有1支伴行静脉。173例有1支胸廓内静脉,35例有2支胸廓内静脉。血管吻合方法:采用两端法89例,近端1支法49例,近端2支法35例,近端主干及属支法25例,远端1支法7例,近端端侧吻合法3例。208例中有2例皮瓣术后坏死,包括1例两端法和1例近端1支法,原因分别为血管蒂扭转和静脉回流障碍,都予以直接去除坏死的皮瓣,1例采用假体置入再造乳房,另外1例受区直接闭合,其余206例皮瓣完全成活,再造乳房外形可,弹性好,无皮瓣挛缩变形;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影响。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2.6个月,1例发生脑转移,进一步接受内科治疗,未出现乳腺癌复发病例。结论根据DIEP皮瓣血管蒂和胸廓内血管的具体解剖情况灵活选择血管吻合方法,可以确保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手术的安全性,并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外科皮瓣 胸廓内血管 动静脉吻合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乳房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