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008年和2018年广州市1~5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学调查结果。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08年和2018年在广州市随机抽取1~59岁常住人口进行乙肝血清流行学调查。结果2008年调查1~59岁人群4 989名,2018年3 980名。2018年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9.50%(95%CI:7.34%~11.66%),较2008年(12.45%,95%CI:10.58%~14.33%)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02,P=0.075);下降主要为7~16岁人群,2018年HBsAg阳性率为0.88%(95%CI:0.35%~1.42%),较2008年(4.54%,95%CI:2.71%~6.36%)下降8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44,P=0.000)。2018年1~59岁人群抗-HBs阳性率为72.30%(95%CI:69.56%~75.04%),较2008年(64.93%,95%CI:61.65%~68.22%)升高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8,P=0.001);升高主要为17~59岁人群,2018年抗-HBs阳性率为71.93%(95%CI:68.90%~74.96%),较2008年(63.77%,95%CI:60.16%~67.37%)升高1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22,P=0.001)。2018年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48.10%(95%CI:43.20%~53.00%),较2008年(62.27%,95%CI:59.11%~65.44%)下降2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138,P=0.000);其中1~、7~和17~59岁人群HBV感染率分别为4.58%、5.13%和56.56%(降幅分别为81.83%、85.91%和18.47%),高流行区域人群HBV感染率为48.87%(降幅24.70%),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HBV感染率为28.81%(降幅38.75%)。结论自2008年以来,广州市乙肝防控效果显著,儿童HBV感染率达到WHO消除乙肝2020年的目标,但仍属于高流行区,降低乙肝死亡率的目标任务相当艰巨,需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和成年人的监测筛查工作。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免疫接种 抗体 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筛选我院2005年-2010年76例确诊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感染者,用涂片法、培养基培养法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口腔念珠菌的诊断,采取积极治疗糖尿的基础上,利用肌内注射胸腺肽联合两性霉素B、碳酸氢钠进行综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率为78%,好转率20%,无效率2%,总有效率98%。结论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全身或局部因素诱导下容易发病,肌内注射胸腺肽联合碳酸氢钠漱口、两性霉素B调糊涂于患处,能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感染。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口腔念珠菌病感染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唾液胃蛋白酶对胃食管反流食管外表现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消化内科确诊为胃食管反流(GERD)食管外表现的患者15例(E组)及无明显反流症状的健康志愿者15例(C组)。所有受试对象均经胃食管反流量表(GerdQ)评分、咽喉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咽喉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及24 h多通道食管腔内阻抗-pH监测(MII-pH)确诊。所有受试对象分别于晨起空腹、午餐后2 h、晚餐后2 h、症状时4个时间点收集唾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法测定胃蛋白酶的浓度。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比较分析组间、组内各时间点唾液胃蛋白酶浓度的变化。结果C组、E组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分别为(63.59±14.34)ng/ml、(128.98±17.28)ng/ml,E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对比C组、E组间各时间点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发现各时间点E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均明显高于C组,(P<0.05。对比C组、E组内不同时间点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发现C组内不同时间点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无显著差异;E组内晨起空腹、午餐后2 h、晚餐后2 h及症状时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分别为(124.28±17.50)ng/ml、(143.54±12.60)ng/ml、(122.00±15.77)ng/ml、(126.10±12.60)ng/ml。不同时间点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午餐后2 h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最高,将晨起空腹、晚餐后2 h、症状发生时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与午餐后2 h比较,(P<0.05)。而E组其他时间点之间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唾液胃蛋白酶对诊断胃食管反流食管外表现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该类患者各时间点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均明显升高。其中,午餐后2 h的唾液标本的诊断价值最高。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外表现 唾液胃蛋白酶 诊断
  • 简介:摘要报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内分泌科1例2型糖尿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应用司美格鲁肽优化糖脂代谢同时改善肝脏脂肪沉淀的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64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血糖控制不佳1个月”入院,既往有脂肪肝、高血脂、痛风性肾病史,曾因口服他汀类药物出现肝酶、肌酶升高遂停用。患者入院前降糖方案为甘精胰岛素14 U联合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缓释片,血糖控制不佳,体重上升。入院后予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患者糖脂代谢渐平稳达标,体重指数、内脏脂肪下降,肝功能好转,肝脏脂肪沉淀减少。司美格鲁肽应用于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治疗后血糖不达标的成人2型糖尿,兼具有效调节代谢和改善肝脏组织学的获益。

  • 标签: 糖尿病,2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司美格鲁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