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008年和2018年广州市1~5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学调查结果。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08年和2018年在广州市随机抽取1~59岁常住人口进行乙肝血清流行学调查。结果2008年调查1~59岁人群4 989名,2018年3 980名。2018年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9.50%(95%CI:7.34%~11.66%),较2008年(12.45%,95%CI:10.58%~14.33%)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02,P=0.075);下降主要为7~16岁人群,2018年HBsAg阳性率为0.88%(95%CI:0.35%~1.42%),较2008年(4.54%,95%CI:2.71%~6.36%)下降8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44,P=0.000)。2018年1~59岁人群抗-HBs阳性率为72.30%(95%CI:69.56%~75.04%),较2008年(64.93%,95%CI:61.65%~68.22%)升高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8,P=0.001);升高主要为17~59岁人群,2018年抗-HBs阳性率为71.93%(95%CI:68.90%~74.96%),较2008年(63.77%,95%CI:60.16%~67.37%)升高1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22,P=0.001)。2018年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48.10%(95%CI:43.20%~53.00%),较2008年(62.27%,95%CI:59.11%~65.44%)下降2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138,P=0.000);其中1~、7~和17~59岁人群HBV感染率分别为4.58%、5.13%和56.56%(降幅分别为81.83%、85.91%和18.47%),高流行区域人群HBV感染率为48.87%(降幅24.70%),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HBV感染率为28.81%(降幅38.75%)。结论自2008年以来,广州市乙肝防控效果显著,儿童HBV感染率达到WHO消除乙肝2020年的目标,但仍属于高流行区,降低乙肝死亡率的目标任务相当艰巨,需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和成年人的监测筛查工作。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免疫接种 抗体 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学特征。方法收集两种传染病流行期间确诊病例的一般情况、流行学及临床等相关资料,广州市SARS的资料来源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档案,包括疫情统计报表、疫情简报等(纳入分析病例的时间为2003年1月2日至5月11日);武汉市新冠肺炎来源于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官网公布的疫情资料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纳入分析病例的时间为2019年12月9日至2020年3月11日)。对两种传染病流行的时间特征、年龄特征以及发病例数、基本再生指数、医护人员感染比例、粗病死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广州市SARS疫情纳入研究病例1 072例,男女发病比为1∶1.26,年龄中位数为35岁;报告死亡43例,病死率为4.01%,年龄中位数为56岁;早期医务人员感染比例为29.04%(88例)。武汉市新冠肺炎纳入研究病例为49 978例,男女发病比为1.04∶1,年龄中位数为56岁;报告死亡2 423例,病死率为4.85%;早期医务人员感染比例为30.43%(42例)。结论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发病强度高、罹患人群广等特征,但疫情回落迅速,防控策略需适时调整。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需重视院感防控。

  • 标签: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特征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