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尿中2-噻唑烷-4-羧酸(TTCA)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尿样以盐酸酸化,加过量氯化钠作盐析剂,用乙酸乙酯萃取尿中TTCA,经反相C18色谱柱梯度条件洗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工作曲线定量。结果尿中TTCA在0.03~10.00 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08 mg/L,最低定量下限为0.027 mg/L。尿中TTCA浓度为0.8、2.0和8.0 mg/L时,方法的批内精密度为0.9%~1.4%,批间精密度为1.3%~3.5%,加标回收率为85.0%~92.7%(n=6)。结论该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二硫化碳接触人群尿中TTCA低浓度含量的测定。

  • 标签: 二硫化碳 2-硫代噻唑烷-4-羧酸 尿 色谱法,高效液相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 收集银川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文献复习。结果  5例均为女性,年龄41-75岁,中位年龄64岁,平均年龄60.8岁,肿瘤直径0.5-4cm,平均1.8cm,5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病理组织学表现为灰白色结节状、界清、质中略软,细胞形态一致、呈圆形、卵圆形,细胞异型性较轻,部分可见菊形团样结构,乳头结构不明显,实性增生的细胞巢可见纤维血管轴心。 其中4例体检发现,1例以乳头溢液就诊。5例患者免疫组化均强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阴性,部分病例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CGA、CD56)呈阳性表达,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约5%~15%,平均10.4%,5例巢内肿瘤细胞P63和SMMHC均阴性,2例巢周肌上皮部分阳性,3例外周肌上皮阴性。5例患者随访8~25个月,平均17.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类好发于老年人的特殊组织学亚型乳腺癌,免疫组化通常表达雌孕激素受体,部分病例可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组织学分级常为I-II级,分子分型通常为Luminal A型,生物学行为大多数为低度恶性,易误诊为非典型增生或普通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依据巢团外周有无肌上皮,分为原位型及浸润型,常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必须诊断明确。

  • 标签: 乳腺癌 实性乳头状癌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rader-Willi综合征(PWS)患儿的诊治及婴幼儿期营养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4日,因"生长发育迟缓"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儿科门诊就诊,之后确诊为PWS的1例女性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婴幼儿期营养管理要点等。同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PWS患儿婴儿期营养管理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一般临床资料:患儿为女性,G1P1,出生胎龄为38+4周,经剖宫产术娩出,出生体重为2.6 kg(同胎龄新生儿第7百分位数)。②临床诊断及基因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包括生后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有特征性面容,被疑诊为PWS患儿。根据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MS-MLPA)基因检测结果为父源性15q11-13区域基因杂合缺失,被进一步确诊为PWS患儿。③采取精细化营养管理策略干预后,患儿体重、身长保持在同年龄段儿童第25~75百分位数,但是头围偏小(同年龄段儿童第3百分位数),运动、智力发育落后,2个月龄后对其开始康复治疗。④文献检索结果:共计检索到9篇涉及191例PWS婴儿的营养管理研究文献报道,提示早诊断,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策略,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预防生长发育迟缓及改善幼儿期肥胖结局。结论肌张力低下及喂养困难是PWS患儿在婴儿期主要表现。早诊断,制定针对性营养管理策略及康复治疗方案,可改善该病患儿在婴幼儿期的生存质量。

  • 标签: Prader-Willi综合征 基因测定 营养疗法 营养支持 治疗结果 生长和发育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分析妊娠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妊娠结局及相关护理方法 。 方法: 选取 文献调查数据分析 在 2015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内收治的 妊娠抗磷脂综合征 患者 28 例,按照抗磷脂抗体( ACA )性质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 14 例, ACA 阳性)、对照组( 14 例, ACA 阴性),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优质治疗护理办法对疗效的影响。 结果: 实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对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对实验组采取相应优质护理之后,患者 ACA 阳性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妊娠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 不良结局与患者的 ACA 阳性率有着较大关联,通过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的降低 ACA 阳性率,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 标签: 妊娠并抗磷脂综合征 妊娠结局 优质治疗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美两国“千禧一”大学生因个人隐私泄露而遭遇诈骗的问题凸显。敏感数据是个人隐私保护的核心领域。为探索中美大学生对敏感数据的感知及其异同,文章归纳出92个国家和地区定义的全部30种敏感数据类型,并以中国H省和美国I州为例,分别调查两国大学生对这些数据类型的敏感度感知情况,运用T值检验作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大学生认为身份证号、财务信息最为敏感;其次是家庭住址、通话内容、生物特征识别信息、手机短信、GPS定位细节、性生活等;认为个人所属民族(种族)等数据最不敏感。(2)美国大学生认为财务信息、通话内容、手机短信、身份证号、电邮内容、GPS定位细节等较敏感,而认为工作经历与表现、姓名、教育背景等不敏感。(3)中美大学生感知的高敏感度数据类型较为一致;中国大学生感知到的平均敏感度高于美国大学生;美国大学生感知的电子邮件内容敏感度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文章运用卡斯特的“网络社会价值观趋同论”对相同点做了分析,不同点则折射出双方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法律规制之差异。隐私法规中分类的“敏感数据”与“千禧一”大学生感知的“敏感数据”存在一定悖论,法规需不断修订完善,隐私研究也应与时俱进。

  • 标签: 中美大学生 千禧一代 敏感数据 网络社会价值观 文化背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D19异构体对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治疗的反应,进一步探讨BiTE治疗无效的相关机制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1例CD19+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BiTE治疗前后CD19异构体mRNA表达量的情况,Sanger测序对相应的异构体序列进行分析,流式细胞术及转录组测序分析治疗前后谱系特异性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患者初诊时即存在2号外显子缺失型CD19异构体的表达,BiTE治疗后患者未缓解,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D19抗原表达转阴,但2号外显子缺失型CD19异构体的表达量并无增加,且细胞表型及转录组测序均未见谱系转化的发生。外显子可变剪接引起的缺失型CD19异构体的表达及谱系转化并非该患者CD19抗原表位缺失的机制。该例患者在疾病进展退出BiTE治疗组之后,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自主研发的CD22及CD19 CAR-T序贯治疗后完全缓解。结论该例患者CD19抗原-缺失导致BiTE治疗无效,其缺失并非由可变剪接或谱系转换所致,更换为CD22、CD19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有效。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 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 表位缺失 异构体 C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