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程护理在老年胆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对CRP、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调查时间选定为2022年7月~2023年12月,选择6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胆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CRP、TNF-α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血清炎症水平差异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老年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炎症反应,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全程护理 老年胆结石 腹腔镜手术 CRP TNF-α水平
  • 简介: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脑出血病人的实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究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在针对急性脑血栓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选取的是我院在过去一年内接收的因急性脑血栓住院治疗的100名病人,这些病人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共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其中的常规组采取的是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另外的研究组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针对两组病人的具体生活能力、运动功能以及整体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采取护理措施之前两组病人的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运动能力等没有明显的差别,而在采取不同的措施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出,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组病人,其整体的功能评分要优于常规组。同时,研究组病人的致残率也要低于常规族。结论,对于急性脑血栓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合理的改善病人的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同时也可以减少病人的致残率、致死率,是当前临床比较常见的应用方法,值得广泛的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70例,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较高,护理满意度较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效果好,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循证护理 结核性胸膜炎 疗效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基于双色球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恩替卡韦治疗)与实验组(30例: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HBeAg转阴率(66.67%)以及HBV-DNA转阴率(93.33%)、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较于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提升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改善肝功能。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恩替卡韦 联合治疗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1-2022.12期间我院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9.1-2020.6期间收治的56例(PDCA循环管理前)作为对照组,2020.7-2022.12期间收治的54例(PDCA循环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gA、IgG水平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明显,通过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并改善其免疫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小儿反复呼吸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造物ph值在愈合过程中变化的趋势以及创造物ph值与愈合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39例患者(59例),采用统一的药品评价、清理和交换方法,连续4周监测,定期测量不同时间点的基因ph值, 最后,根据就诊时间与第四周(推)治疗时间评分差异进行分组,差异> 2分为愈合良好组,差异≤ 2分为愈合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ph值的变化。 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和第一周的创建ph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比较两组患者在第二周、第三周和第四周的创建ph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未治愈组高于未治愈组(p < 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应用具有很高的价值,对减少遗传症状、加快遗传愈合、减少遗传疤痕、调节遗传ph值和分布菌落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促进肛门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干燥效果。

  • 标签: 创面pH值 慢性伤口愈合 影响
  • 简介:摘要:伤口敷料是现代医学护理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辅助材料,起到促进伤口愈合,保护受损组织和防止细菌渗透的作用。传统伤口敷料一般由纱布和薄纱组成,虽然能够给伤口提供一些保护,但是无法给伤口提供一个适宜的愈合环境,也无法持续递送药物,增强伤口愈合速度。因此,寻找一种既能保护伤口,又能帮助输送药物,促进伤口愈合的医用敷料是目前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常用伤口敷料的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伤口敷料 特点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发生股骨胫骨折进行手术时,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以及全身麻醉起到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在我院对股骨颈骨折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68例作为此次研究部对象,运用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34例。对照组中进行麻醉时,运用气管插管全麻方式,实验组进行麻醉时,运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形式,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中,麻醉见效的时长为(239.08±36.45)d,实验组中,麻醉见效的时长为(49.67±16.96)d,实验组的麻醉时长相对更短,数据间体现出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重症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实施重症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重症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及效果。方法:抽选2021年5月~12月期间住院治疗感染科患者82例行对比性临床研究,将21年5月~8月入院者设为对比组(n=40),21年9月~12月入院者设为实验组(n=42)。住院期间予以对比组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加强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医院感染预防护理质量评分,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医院感染预防护理质量评分(环境消毒、无菌操作、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理)高于对比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可在提升感染科医院感染预防整体护理实施质量后,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交叉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风险,保障临床治疗安全。

  • 标签: 加强护理管理工作 医院感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合断指再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难点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科于2017.01~2019.06间的通过断指再植技术进行治疗的4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总结对照组存在的护理难点上采取对策措施,包括:血糖干预、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心理干预、疾病认知及血管危象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糖尿病患者断指再植术的护理难点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成活率,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断指再植 糖尿病 血管危象 护理难点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多模式镇痛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186例上肢骨折术后疼痛,疼痛评分为中度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给予非留体抗炎药物,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耳针疗法。治疗后定时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疼痛评价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于治疗后6小时、治疗后12小时、治疗后24小时、治疗后48小时、治疗后72h,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疼痛的干预治疗,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5个时机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多模式镇痛能有效地缓解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

  • 标签: 耳针 骨折术后 疼痛
  • 简介:摘要口腔医学生培养中,实验教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牙体预备是每个口腔学生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以邻洞预备训练为例,将虚拟仿真教学与改良的实体教学深度融合,遵从"以虚辅实,能实不虚"的原则,从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口腔医学实验教学效果出发,以虚实结合实验教学的需求进行思考,启动邻洞牙体预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对应实体训练教具有望完成该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在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

  • 标签: 口腔医学 教学 虚实融合 实验教学 牙体预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量化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临床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HSAS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采用量化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关节痉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率(95.00%,114/120)高于对照组(85.83%,103/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肘关节、腕关节痉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肘关节、腕关节痉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FMA评分较训练前升高,ADL评分较训练前降低,且研究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量化康复训练治疗SHSAS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关节痉挛情况和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量化康复训练 康复效果 关节痉挛评分 神经内分泌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imodont虚拟仿真系统中虚拟涡轮机机头的辅助光照对实际操作的影响,为口腔临床技能训练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56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虚拟仿真牙科训练机的涡轮机头的辅助灯处于打开状态)和对照组(虚拟仿真牙科训练机的涡轮机头的辅助灯处于关闭状态)的学生分别使用Simodont虚拟仿真系统在不同辅助光照情况下进行练习和考核,并在临床冷光灯条件下使用玻璃板模拟临床操作,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的得分。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使用体验。结果不同辅助光照条件下,Simodont虚拟训练机操作总分(t = 1.342,P = 0.181)和临床冷光灯条件下玻璃板的操作结果(t = -0.585,P = 0.5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Simodont总分构成项中"Leeway sides(洞缘偏差)"项有光组学生分数为5.38 ± 4.69,大于无光组分数(4.32 ± 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52,P = 0.025)。结论尚不能认为Simodont系统在有辅助灯的条件下可以影响医学生的培训效果,但在有辅助照明的情况下操作可能更容易误碰到规定区域边界的侧方。问卷结果显示,Simodont虚拟仿真系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 标签: 口腔临床技能培训 虚拟现实技术 Simodont系统 辅助照明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手术流程,规范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案。方法规划手术方案,拟定管理流程,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结果按制定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案,在疫情期间开展的手术,做到手术室安全、病人安全、医护人员安全,无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结论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流程方案,保障了手术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冠状病毒感染 手术室 感染控制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从培训角度改进急诊气道管理,探讨基于临床流程为导向的急诊气道管理培训模式。方法根据以病人安全为中心的临床处理原则,结合临床实际流程,设计气道管理培训课程。课程以气道管理的CHANNEL流程为主线,重点讲述人工通气和氧疗技术,快速诱导插管技术。授课过程以临床处理流程为主线,采用实物展示、视频演示和事物联系的方法进行讲解。以自由报名或定向招生开课。课后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收集急诊气道管理课程学员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全国13个城市举办了15场培训,参加学员566名。收到反馈问卷185份,单项课程内容,学员认为较难理解的部分前三位是氧疗(48人,25.9%)、CHANNEL流程讲解与演练(48人,25.9%)、快速诱导插管流程(47人,25.4%)。课后41人(22.2%)改变了急诊气道管理的工作流程,140人(75.7%)部分改变了急诊气道管理的工作流程,4人(2.2%)依然采用原来的工作流程。结论基于临床流程为导向的急诊气道管理课程符合目前临床需求,可以更好地实现临床岗位胜任力的培训。

  • 标签: 气道管理 培训 岗位胜任力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 94 例,为本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5 月收治,按照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为 47 例,给予的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护理、综合护理,进行两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结果:试验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显著,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防范和减少并发症具有着显著性作用,可在临床中全面性的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22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0例患者以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8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9.0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3%。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6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结论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诊时以胺碘酮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快速心律失常 胺碘酮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037-01